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之间利用总线相连接进行信息传递。总线由系统中多个模块分时共享,具有公用性特点,可同时挂接多个部件和设备。对于连接到总线上的多个设备而言,任何一个设备发出的信号可以被连接到总线上的所有其他设备接收,但同一时间段,多个设备中只能有一个设备主动进行信号的发送,其他设备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因而总线的特点主要在于其公用性和分时性,即它为多个模块或设备分时共同使用。
1.总线的分类
(1)按传送信息的性质分类
按传送信息的性质分类,可以把总线分成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①控制总线。控制总线是专供各种控制信号使用的传输通道,主要用来传送控制信号和时序信号。控制信号中,有的是微处理器送往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接口电路的,如读/写信号,片选信号、中断响应信号等;也有的是其他部件反馈给CPU的,比如:中断请求信号、复位信号、总线请求信号等。其中,控制其他部件的部件称为总线主控或主控,被控部件称为从控。
②地址总线。地址总线用于传送地址信号,通常用A0~An表示。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它的寻址范围,如8086地址总线为20位,其可寻址空间为220=1MB。由于地址只能从CPU、总线控制器或DMA等传向外部存储器或I/O端口,所以地址总线总是单向三态的。
③数据总线。数据总线是传输数据信息的通道,通常用D0~Dn表示。数据总线是双向三态形式的总线,它可以把CPU的数据传送到存储器或I/O接口等部件,也可以将其他部件的数据传送到CPU。数据总线的位数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与微处理器的字长相一致。例如:8086微处理器字长为16位,其数据总线宽度也是16位。
(2)按物理层次及位置分类
按物理层次及位置分类,可以把总线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局部总线、外部总线。
①片内总线。片内总线是连接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用来连接各功能单元的信息通路,如CPU中的ALU寄存器和控制器等功能单元之间的相互连接。片内总线一般在制作CPU大规模集成电路时已制作好,用户一般接触不到。
②系统总线。系统总线又称为I/O通道总线,为主机系统与存储器、I/O接口等功能部件之间的通信通道,是微型计算机内最重要的总线。在系统板结构微机的主板上,系统总线表现为与扩展插槽相连接的一组逻辑电路和导线。系统总线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以便按标准设计各类适配卡,如ISA、EISA、MCA、VESA、PCI、AGP等系统总线。
③局部总线。局部总线用于主机内部特定子系统之间的紧密连接,是在片内总线和系统总线之间的一级总线。设置局部总线是为了提高CPU与高带宽占用部件(如显卡)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如PCI、VESA、AGP都为局部总线。
④外部总线。外部总线又称通信总线,是微机系统之间或微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仪器、仪表、控制装置等)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通路,其数据传输可以是并行的,也可以是串行的。外部总线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传输率低于系统总线,且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标准,如IDE、SCSI、USB等。外部总线本质上应该算作主机与外设的接口。图10-1所示为微机系统的总线。
图10-1 微机系统的总线
2.总线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由以下几个方面衡量:(www.xing528.com)
总线宽度:指一次能够同时传输的数据位数。位数越多,则一次传输的信息量就越多。如16位总线可以同时传输16位数据,32位总线可以同时传输32位数据。
总线频率:指每秒能传输数据的次数,是总线工作的最高频率。时钟的频率越高,则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就越大。
总线传输速率:总线传输速率又称为总线带宽,指在单位时间内总线可传输的数据总量,是总线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指标。总线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是每秒兆字节(MB/s)。总线传输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总线传输率=(总线宽度/8位)×总线频率
例如:PCI总线宽度为64位,总线频率为33MHz,则其数据传输率为264MB/s。
负载能力:指可连接的扩充电路板的数量,反映了总线的负载能力。
3.总线标准
总线标准包括四个方面内容:机械特性、功能特性、电气特性和时间特性。
(1)机械特性
机械特性是指总线的物理连接方式,它规定总线模块尺寸、总线插头、插座和边沿连接器以及安装尺寸统一的规格和位置等。
(2)功能特性
功能特性规定每个引脚信号的名称、功能以及工作过程,对它们相互作用的协议进行说明。通常用时序和状态描述信息交换的方式与流向的管理规定。
(3)电气特性
电气特性定义总线的每根信号线的电压有效值,规定信号的逻辑电平、最大负载能力和信号线传输方向。
(4)时间特性
时间特性定义了每根信号线的时序,也就是每根信号线在什么时间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