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诞生已经有40余年历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Intel系列微处理器从4004/8008、8080、8086/8088、80286、80386、Pentium逐步发展到Pentium-II、Pentium-III、Pentium-4、Intel Core 2 Duo、Core i3、Core i5、Core i7等。按其处理信息的字长,可分为4位、8位、16位、32位以及64位处理器。
从微处理器发展看,微处理器大致可分为五代:
第一代微处理器是1971年和1972年Intel公司分别推出的4004和8008,采用PMOS工艺的4位和8位微处理器,只能进行串行的十进制运算,集成度达2300个晶体管/片。
第二代微处理器始于1974年,Intel公司推出的8080/8085等。它们是采用NMOS工艺的8位微处理器,集成度达到1万个晶体管/片,具有较完整的指令系统和较强的功能,存储器容量达64KB,配有简单的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www.xing528.com)
20世纪70年代末,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投入使用,出现了第三代微处理器—Intel公司的8086/8088,时钟频率为5~8MHz,采用HMOS高密度工艺,集成度达2~6万多个晶体管/片。20世纪80年代以来,Intel公司又推出了高性能的16位微处理器80186及80286,与8086/8088向上兼容。80286是用于多用户和多任务系统的微处理器,速度比8086快5~6倍,处理器本身包含存储器管理和保护部件,支持虚拟存储体系。
1985年,第四代微处理器80386问世,集成度达45万个晶体管/片。它们是32位微处理器,时钟频率达40MHz。1989年推出了80486,标志着第五代微处理器的诞生。
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处理器发展进入第五阶段。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随后推出了Pentium II、Pentium III、Pentium 4、Intel Core 2 Duo、Core i3、Core i5、Core i7等更高性能的32位及64位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出现是一次伟大的工业革命,从1971年到2011年,在短短40年的时间里,微处理器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难以置信,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