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直接内驱力。它作为一种认知性的动力因素对课堂教学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活动,使他们能够经常地处于更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关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成学习需要
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的需要,学习动机是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因此,学生有无学习的需要以及在这方面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学习动机的性质及其发展水平。学习需要对学生学习活动激励作用在于,使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处于持续的、稳定的兴奋状态。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需要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它还与社会宣传、社会舆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和班集体的学习心理气氛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课堂教学活动对学习者学习需要的激励更主要地表现在,为学习者提供揭示奥妙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条件与机会;使学生在所从事的学习活动中有所收获,当然这种获得应当是通过学习的努力来实现的。
(二)明确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意义和结果的反映以及认同,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活动的巨大动力。概括性的学习目的对课堂学习固然起着深远的作用,但具体到某一课堂学习,直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乃是这一节课的具体目的,它是学生更容易捕捉到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虽是当前的,效能是短暂的,但它所能引起的兴奋强度常常是较高的,使学习者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处于积极状态。一般来说,明确学习目的,常常被认为是一种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
(三)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抱负水平
学习的抱负水平是学生成就性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它在唤起学习欲望,使学习者的学习指向更为集中和具体化都有着主要作用。无疑,抱负水平与学习积极状态之间存在正相关,但是应该看到只有在学生基于原有的学习成绩水平,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接近抱负水平时,抱负水平的这种激励作用才具有现实性。
(四)学习成绩反馈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及时正确地反馈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也为他们在学习成就方面的自我评价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不过,学习成绩反馈的具体实施必须考虑到个体的个性特征和原有的学习水平,否则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会挫伤学习积极性。至于反馈形式,可不拘一格,例如象对学生课上回答问题的评语。小测验和作业成绩等都是常常采用的。
(五)合理而巧妙地运用某些激励手段
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以及学习的竞赛都可被看作是一种激励手段。但是,这些手段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任何一种单一、片面的做法,都会降低它们的效能。没有表扬和奖励,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鼓舞:没有相应的批评与惩罚不足以严肃学习活动和校正那些不良行为倾向。当然,学习竞赛也有其内在的辩证规律。它的作用将在于要激发竞赛者的积极性,而不在于选拔出谁是优胜者;竞赛不是激励的终结,而是奖赏的开始。总之,只有辩证地看待这些手段,我们才有可能全面地发挥它们的激励作用。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技能以及不断地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的产生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学生阅读有兴趣为书籍,作有兴趣的作业或研究有兴趣的问题,都会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的配合和支持,学习活动就处于乏味状态,其积极性就不会得到充分发挥。只有正确而明确的学习动机与浓厚的兴趣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发展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从情绪上推动着人们追求真理,发展才干,创造未来。那些不能引起学习兴趣的学习,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状态。由此看来,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维持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影响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教学技艺
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艺会使学生对学习活动越来越感兴趣,把学习活动当成一件愉快的事。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指向了学习活动的结果,同时还指向了学习活动过程本身。教师的教学技艺其含义之一,系指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本身能使学生处于肯定性的情绪兴奋状态。任何否认学生对学习过程兴趣的观点与作法,必将导致学生在枯燥、乏味、易疲劳、易分心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活动,其效果不言而喻。当然片面强调过程性兴趣也是不恰当的。例如,有经验的教师从学习的初始就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从而为教师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们有时开宗明义、单刀直入、以旧拓新;有时巧设疑难,恰当比喻,妙趣横生;有时激起想象,推设悬念,错中识真;有时又自言自语,引而不发,探讨设问。诸如此类,使学习产生了磁铁般的引力,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总之,教师的教学技艺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
(二)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
学习活动的结果能解答学生的“未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满足了主体的成就性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肯定性的情绪体验,进而转化为积极的情绪性动力,即学习兴趣。此外,随着学习的不断提高,学生对学科的性质、研究领域和发展前景等问题逐渐也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也就更容易产生对某学科的兴趣。显然,这种认识兴趣不仅指向明确,而且有稳定持久的动力作用
总之,学习活动的不断收获和成绩的不断提高是学习兴趣产生和稳定的基础。否则,往往会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
(三)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职业技术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学生格外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因此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某种程度的生产实际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这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自己的才干,使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再则,是因为它与学习活动的直接目的相吻合,满足了学习的需要。
三、注意的激起、维持和转换
在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科学地掌握注意心理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使受教育者的注意力沿着预定的方向激起和维持,在需要时又能迅速及时地转换,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以保证受教育者的学习活动得到应有的成效。
为了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中具有良好的注意状态,教师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它的产生和保持不依赖于人的自觉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是唤起学生有意注意的有效手段。
影响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刺激的相对强度
凡是相对强烈的刺激都能引起无意注意,如:在安静的教室中教师用较小的音量讲课,也足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此同时一本书掉在地板上的声音也可以分散学生的注意。
2. 刺漱的运动性
不断摆动的仪表指针自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总是身不由己地随着教师的指示棒的移动观察图形、教具、黑板的书写内容。其道理是这些刺激均具有运动性。
3. 刺激的变化性
抑扬顿挫的讲课最能吸引听众,单调不变的语气易使听众困乏;课堂上教学活动形成的变化能够吸引学生;演示实验时学生的注意状态一般好于听课。这都是因为变化因素在起作用。
其中变化的突然性在教学中尤为重要。适时出示挂图、教具,学生必然注意它们,这是运用突然出现的规律。教师突然中止讲课,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的学生则停止活动,同时观看教师,这是突然消失刺激而引起的注意。
4. 刺激的对比度
即刺激与环境的差异性。对比度越高,越能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在白色的板书中为数不多的颜色粉笔字样或符号,往往是学生观察首先指向的对象,之所以挂图和教具的着色必须考虑教学内容,道理就在于此。
5. 刺激的新异性
这是由注意的实质所决定的。如新颖的模型、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室中新的装饰物,以至新同学、校外听课者、教师的新异服式、发式、饰品等,都是学生最容易注意的对象。
6. 主体的个性倾向性
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意向、需要、兴趣等因素的倾向性一致时,这些客体也可以引起主体的无意注意。由此看来,无意注意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
由于无意注意的发生与维持更多地依赖于客体本身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具有两重性,恰当地运用,可使学生的注意集中于教学活动,相反或在干扰因素的作用下又可使学生偏离教学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为了获得系统而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自觉的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人应该注意什么,不应该注意什么,不能仅依赖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或个人的兴趣、欲望,更主要的是应由人预先确定的目标和活动的任务来决定。有意注意不仅指向了人们乐意做的事,而且指向了人应该去做的事。如果学生在课上缺乏有意注意的能力,不能排除干扰,他就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就不会取得好的成绩。为了系统而深入地获得科学知识,掌握全面的操作技能技巧,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有意注意力的培养。其要点如下:
1.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及其重要意义
如果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任务清楚,对其活动意义又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就会在意志的支持下把注意指向集中于预定的方向和内容。
2.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一个人对活动结果的兴趣。稳定持久的间接兴趣对维持有意注意有很大的作用。学习活动中,尤其是课堂学习中不可能全是趣味横生的活动,只依靠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即直接兴趣)是不足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所以必须靠间接兴趣的支特。例如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言,理论课给他们带来的直,接兴趣较生产实习课更少一些。但理论知识将保证他们合理的操作,这一结果是支持他们努力学习理论课的因素之一,即间接兴趣。这种间接兴趣稳定地得到发展,是课堂学习以及职业技术基本功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予以培养。
3.利用实际操作
智力活动和实际活动的结合,对于保持有意注意有很大的作用,例如,亲自动手解剖动物,借以领会授课内容,会使有意注意保持更长时间。这是由于活动可以使注意的指向更加稳定,使智力活动便于集中在某一对象上。(www.xing528.com)
4. 严格要求,使学生能自觉地排除内外干扰
干扰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正因如此,才需要有意注意的存在。如音响、室温、饥饿、病痛、疲劳都是注意的外部干扰因素。而对这因素的厌烦、急躁情绪,则是干扰注意的内部因素,因为这种干扰的产生,其实质上是使注意指向了这些外部因素,产生了注意的分散,自己的心理活动干扰了自己的注意。
排除干扰主要依靠个体的意志品质,使主体得到良好的自我控制。但这与教学活动的外部管理也有密切关系,如严格的纪律明确的课堂常规等,都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控制。此外,适当的自我提醒也是排除干扰的手段之一。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各有利弊,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交替使用,使学生们在生动活泼的积极气氛中努力学习。
(三)把握住学生注意的转换
学生课上的注意指向必须随着教学活动进程转换,这样才能完成全部学习活动。否则,从教学要求上而言就是产生了分心。
使学生在课上有良好的注意转换,首先取决于前一学习活动完成的充分程度,前一学习活动结束得越完善,越有利于转换到下一个活动。第二,教学指令的明确性和肯定性。明确而肯定的指令,会使学生感到注意转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借助有意注意的功能即可使他们获得及时的注意转移。第三,取决于教师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技巧。
四、积极思维的启发
课堂学习活动能否内化,使学生获得知识,一个主要的关键在于学生思维活动是否处于积极状态,这不仅是教育理论观点的问题,也是评价教学活动组织的标准之一。不过,应该清楚,只有学生学习的积极状态溶于思维活动时,它才真正具有教学的价值。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解决问题结为一体,学生的思维活动必处于主动状态。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由教师代替学生提出问题逐渐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过渡;由学生提出较为浅显的问题逐步过渡到提出内容更加复杂、更深入的实质性问题。这一过程不是自发的过程,它是教师不断鼓励和培养的结果。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
良好的教学活动组织在于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让学生独立检验结论的正确性。求异思维是进行独立思考的重要手段。求异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它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不苟安于传统的、现成的答案,力求创新,使其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必须予以鼓励,尽管其方法和结论有时不尽完善。
(三)教会学生掌握自学和善于思维的方法
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而且还要研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形成自学的能力。不仅要在课上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还要让学生学会思维,尤其是本学科的逻辑思维规律。让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以保证其思维活动本身的合理性。
(四)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
人们在运用所学知识时,一方面往往因为感到知识的重要和不足,而产生或加强了探究知识的欲望;另一方面必然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因为知识的运用绝不是某些结论的照搬,而是多项结论或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因此,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将促进学生进行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提供机会必须具有既无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又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运用已有知识可以寻得答案的性质。
五、 记忆效率的提高
能否提高课上学习的记忆效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一个指标。这就是说,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如果忽视学生的记忆效果,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思维受阻、注意焕散、师生关系不协调,甚至中止预定的教学活动,使其失去控制。可见,没有知识的巩固,便失去了教与学的意义。为此提出两点建议:
(一)科学地运用记忆规律
科学地运用记忆规律首先应该体现于全面理解和恰当地使用记忆规律。记忆的规律很多(前有介绍,此不赘叙),各个方面协调一致地构成了一个记忆活动总体,片面地强调任何一个侧面都将导致失败。例如重复和意义加工都是提高保持效果的重要因素,二者分别从记忆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两个侧面来保证信‘息储存的巩固程度。表现在学习的复习活动中既不是单纯的重复性诵读,也不是单纯的加深理解,而是两种活动的结合。其次,是把记忆活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记忆活动其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结果的贮存性操作。脱离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记忆便无法进行。虽然为了提高记忆的效果必须在上述认知活动之后进行单独的记忆活动,但是课堂教学从总体上说绝不是单纯进行记忆的场所。因此教师不能把提高记忆效率寄托于单一的记忆活动,只有把提高记忆效率的因素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单一的记忆活动才具备了提高记忆效率的可能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学生的记忆品质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内部因素,它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记忆的敏捷性
识记的敏捷性是指识记的速度。这一品质常常做为衡量记忆好坏的第一个标准,但不能当成唯一标准。
2.保持的持久性
保持的持久性指记忆信息在脑中保留时间的长短。有的人记得快也忘得快,有的人记得慢忘得慢,有的人记得快忘得慢。这种差异有时也表现在同一人对不同材料的记忆保持中。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往往在于对识记材料记忆加工深度的不同。
3.记忆的精确性
记忆的精确性是指再现记忆材料是否正确。精确性是记忆的一个重要品质,它表明了记忆的质量。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很不精确,其他品质就会失去意义。
4. 记忆的准备性
记忆的准备性是指及时地从贮存的记忆信息中提取所需要的内容。它以再现的速度为指标,它保证了那些借助记忆信息所进行的心理活动顺利进行。
以上四方面构成了人的记忆品质的有机统一体。人的记忆品质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应注意抓住以下几点:
(1)明确记忆的目的和任务,以提高记忆活动的随意性,使其成为主动的认知操作活动。
(2)增强记忆的信心,以发挥情绪动力作用,使记忆活动伴有较强的肯定性情绪。
(3)保持身心健康,去除恶化记忆的因素。健康的身心是记忆的基本条件。良好的记忆需要健康的身心,特别是以脑的健康状态做保证。疾病、疲劳、睡眠不充分、焦虑不安、脑神经功能障碍、注意涣散都将导致记忆效果不佳。
(4)掌握一套良好的记忆方法。根据记忆内容的特点和识记规律,结合个人特点,运用良好的记忆方法可以从技术手段方面保证提高记忆的效率。
六、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学活动是在师生的交往中进行的,师生关系的性质和程度决定了这种交往的形式及其特点。师生的情感交流是课上交往的一部分,它为课堂教学活动创造出学习的心理气氛,从情绪因素上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课上师生的情感交往应建立在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无私、负责、关心和热爱的基础上,换言之,即建立在尊师爱生的观念和表现的基础上。
课上师生情感的交流借助情感的感染性而实现,在此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以自己的情感表现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最终构成课上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师生在一个积极、热情的情境中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在此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充沛的热情进行教学(这又可称为教学“激情”)
教师在教学中对课业本身的深厚的理智感表现、热衷于教育事业的表现都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刺激物。因此教师在课上不能是绝对客观的知识传授,冷漠无情的讲述。当然,教师的教学“激情”也需要受到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热情的鼓舞。学习的情绪气氛就是在二者之间的相互渲染中形成的。
(二)充分表现出对学生的爱
这种爱应含有殷切的关心、认真负责、热情期待等因素,总之它是一种教育的爱。这种爱的表现必须是真挚的,能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而且促使产生良好结果的爱。它的作用在于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要适时而明确地显现出自己的情绪
情绪表现是人对事物采取态度的外显形式之一,它可以对情绪行为倾向予以调节和控制:实质上是对学生行为和情绪倾向的表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的情绪表现是一种有力的强化刺激物,有效地促进或制止某种倾向的持续。应该明确,在必要的时候,教师的否定情绪必须表现于众,以明确自己的态度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学生个人和集体的真正的关心和热爱。当然,这种表现必须注意方式、方法以及时机的选择,以保证其教育效果。
(四)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其表现
这是出自于教育的需要,教师的情绪表现必须服从教育者的理智。一方面,不利于教学与教育的情绪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表露;另一方面教师的情绪表现必须控制到适当的程度,无论是肯定性情绪,还是否定性情绪,一般不表现或发展为激情,这是教师这一角色和课堂这一特定环境所决定的,它体现了一名教师的教育素养。
结合上述几点可以看出,教师在课上的情绪表现要十分慎重,否则有可能破坏和谐心理气氛的建立。
(五)正确现察和判断学生的情绪及其变化
教师可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样教师的情绪也受学生情绪的影响。为了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情绪受到应有的感染(不是干扰),教师必须在表现自己情绪的同时观察并判断学生的情绪。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由于相互感染,难免使学生的情绪处于偏高的状态,这是不利于教学的情绪状态,为此教师必须通过观察,迅速得出确切的判断,以便施以必要的调节措施。
综上所述,课上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组织和控制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它要求教学人员在课上既是教师,又是演员,既进行着传授知识的工作,又进行着艺术表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