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值观
(一)价值观概述
价值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内化了的知识和经验,是客观事物在人们眼里所具有的效益意义。内化过程往往与个体评价,选择过程分不开。选择与评价的原则是以对自身有益、有利。价值是“指导”人的行为表现的内在因素。这种“指导”作用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价值作为社会心理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效用特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客观事物价值的观点与信念。它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个体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观念与对客观事物效益意义的评价相联系。作为衡量事物价值的基本价值标准是最关键的。价值标准与人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也与人各自的需要、利益、志趣、知识等个性特点有关。在一定价值标准的基础上,各种价值在个体心目中确定了自己的主次地位及大小等级,从而形成了个体的价值体系。价值体系的形成,为个体对事物价值的衡量提供了内在参照,也使个体的价值观念趋于成熟与稳定。
价值观是个性倾向心理的成分之一,并决定个性心理结构其他成分的特点。决定人心理的发展,尤其是智力和学习活动发展的特点,决定个体的态度、意见与行为。所以,可以把价值观看作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成分。
(二)价值观体系的结构
价值观体系是由许多价值观念以一定的形式和联系建立起来的综合体。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其价值观念体系在结构上可能是紧密的或松散的,是一致的或有矛盾成分的。
从内容差异来说,价值观念体系中具有与外界客体有关的认知价值观念、有与人生意义有关的人生观、有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同他人相互交往的行为准则有关的道德价值观念。
从形式上来说,一方面上述几种价值观念是互相联系的,在发展中是互有影响的。例如,对人性的认知所获得的“人人平等”的认知价值观念可能影响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尊重别人如同尊重自己”。另一方面,由于个体的经历和需要不同,各种价值观念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类型。
(三)价值观的类型
1.实际是习惯在起作用的价值观
属这一类价值观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趋于重复与家庭生活相联系的那些习惯了的行动,倾向于维持他们与成人和同伴间已形成了的令他们感到满意的那些相互关系。
2.认识活动的价值观
是指学生认识他们周围的现实对象和现象的倾向性。
3.学习活动的价值观
这类学生表现出对学习过程、对学习活动的属性,对完成教师所要求的行动感到兴趣。
4.人际关系价值观和交往价值观
这类学生对人的关系、情感、行动方面感到兴趣。这些学生特别关心周围人们之间这样或那样的相互关系,在成人和同伴的互相关系圈子里寻找自己行为的榜样。
二、理想与世界观
(一)理想
1.什么是理想
理想是个人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理想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理想是对未来的设想,往往不与目前的行动产生直接联系,它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渴望。理想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现实中的某些对象和现象符合个人的需要,与个人的世界观相一致,这些现实的因素就会以个人的理想形式表现出来。理想总是对现实事物的重新加工,舍弃其中某些成份,又对某些因素给予强调的过程。(www.xing528.com)
2.理想的类型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理想有不同类型,这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区分。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四类:
(1)对理想的认识模糊、肤浅,目标不明确。这类学生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打算,只想自由自在打发光阴。
(2)对未来向往,但有时动摇,自觉性差。这类学生会记住家长、老师的鼓励,但一遇到困难又有些泄气。
(3)把理想只限于职业。这类学生日常所想主要是学好自己的专业,愿意自己有一技之长,以便将来找到满意的工作。
(4)初步树立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有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愿望。在行动中不怕困难,严格要求自己。这类学生认识水平较高。
从认识角度可将理想的形式分成三种发展水平:一为较初级水平,是具体形象理想;二为综合形象理想;三为比较高水平的概括性理想。
(二)世界观
1.什么是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与态度。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它是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在对世界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积极态度,和为其坚定信念而奋斗的决心与意志行动。人的理想、信念组成一定的体系,就成为人的世界观。
对世界观的研究,心理学不同于哲学。心理学是从个体的角度去研究世界观的。它研究个人的世界观在各种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世界观的心理结构及它在一个人身上的形成规律等问题。
2.世界观的心理结构
依据苏联心理学家的研究,世界观由认识、观点、理想、信念四个基本因素组成。
(1)认识是世界观形成的前提或基础。人们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是通过认识活动获得的。同同样地通过认识逐步形成关于精神和物质、意识和存在的一般概念体系,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观点和理想。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不是为认识而认识,而是根据认识,以一定标准,对客观事物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表明一定的态度,形成自己的观点。人们根据认识和一定的观点,设计着自己的未来,形成一定的理想。可见观点和理想不仅仅依存于认识,以认识为基础,而且在认识之中掺入了某种主观态度,染上了一定的情感色彩。同时它总是指导着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观点、理想结合起来,这就比认识进了一步。世界观就是一种观点、信念的体系,而理想的持续追求,必然导致信念的形成,因此,理想的形成常常是世界观形成的起点。然而,理想与观点不是同一层次的东西,理想可以直接根据认识确立,例如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也可以在观点确立后,在观点、信念的指导下产生,例如概括性的社会理想的产生亦如此。所以在世界观的形成中,它们的关系是交叉起作用的。
(3)信念在世界观的结构中,处于较高的层次。信念就是坚信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的正确性并且以巨大的热情来维护它的一种心理倾向。信念是观点的进一步“升华”,信念组成一定的体系就是世界观。当然,信念也可以直接由认识形成,信念的形成又给认识以一定的指导,坚定业已形成的相应的观点和理想。
三、 价值观、 理想、 世界观与教育
在一个人价值观的主观内容中,一方面有对自身实际形象和生存价值的认识、评价和观点,另一方面又含有对自身理想形象和未来生活意义的预测和估量。所以它直接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同时,价值观将具体地表现在人们的理想和世界观中,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各组成因素中。比如,有的人追求美、追求知识,有的人追求社会地位、追求物质享受。这些个性倾向都是与他们价值观相一致的。因此,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实际是借助个性倾向性其它因素进行的。
从学生理想的类型中,我们看到第一类学生理想目标不明确,因此他们容易产生偏激情绪,对当前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教育时应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第二类学生自觉性差,他们接受了家长、教师和英雄人物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主流是健康的。教育时应使他们自觉抵制社会环境的某些干扰,以免产生泄气念头。对第三类学生的教育,应使他们将个人奋斗目标和国家的前途、祖国利益结合起来。但是,一般地讲,升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初步确定了今后的职业,理想具体化且富现实性。他们愿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但又怕别人不理解自己的专业和看不起他们的学校,从而刺激他们对职业的自尊心。因此教育时应强化他们对职业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并引导他们把自尊心转化为行动。另外,有些职业技术学校不包分配,采取择优录用的办法。在被录用之前,学生总有一种就业的不安全感,这种方法实际上为学生的成功展开了一种竞争。所以,应教育他们在竞争中树立远大理想,为社会作更大贡献。也要教育他们克服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
科学的世界观是自觉学习的结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在各种教学中,在系统的团、队、班级的活动中培养正确的观点,诸如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观点等,并且力求使学生把这些认识转化成信念和理想,从而逐渐培养科学的世界观。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有强烈的独立生活的渴望,但他们又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也缺乏自制力。因此,在他们的内心中常常产生人生观、世界观的矛盾,表现出对事件的评价和行为上的不彻底性。因此,教育时应通过学校、家庭和各种社会实体,对那些与人生观、世界观相联系的问题,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耐心疏导、予以帮助,让他们正确思想占上风,从而逐渐建立自己的科学的世界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