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 趣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并能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它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与反映现实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动力。当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活动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不仅能充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还能唤起积极地思索和深入地探究该职业的热情,使人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兴奋状态。
兴趣的形成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关于兴趣的实质,心理学和教育学界众说纷纭,但是可以归纳出几个共同点: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素;兴趣是主体指向一定事物的自我活动;兴趣含有情绪因素。这种由活动后果的意义引起的兴趣叫间接兴趣。
(二)兴趣的功能
1.对未来活动的准备性作用
学生早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将来从事某种专业学习和职业活动的兴趣。如达尔文从小酷爱大自然,热心收集生物标本。有一次,他两手各抓住一只甲虫,突然发现第三只,他舍不得放走,便把右手里的甲虫放在嘴里,腾出右手去捕捉,但含在嘴里的甲虫分泌出一种极辛辣的液体,刺激他的舌头,他仍舍不得吐掉。正是由于达尔文对生物兴趣的如此浓厚,对其以后从事生物学研究,成为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具有重要的准备作用。这是兴趣的倾向性作用的结果。
2.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推动作用
例如,一个人在从事某种技术活动时,如果对这种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使他更加积极地从事这种活动,并且推动这种活动进一步发展。这是兴趣的情绪因素的作用结果。
3.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
活动的创造性态度表现在经常寻找最完善的方式来进行活动。兴趣推动人的活动不仅包含有活动性质的倾向性,还包含了取得活动的成就,因此随着活动的进行与发展,必将推动人们向更新、更深、更高层次的活动发展,这就是活动的创造性态度。这是兴趣中的活动成就需要作用的结果,是兴趣推动人的活动向深层发展的结果。
兴趣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三)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这是指兴趣指向了什么内容,表现出了一个人具体的偏好内容,显示了个体偏好意义上的差异,即对什么感兴趣。
2.兴趣的广度
这是指兴趣的范围而言。具有广泛兴趣的人,就会经常注意多方面的新问题。马克思在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中曾引用了一句古希腊格言:“人类的一切东西对我都不是陌生的。”这反映了马克思对广泛兴趣和渊博知识的重视。
广泛的兴趣应该在正确倾向指导下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马克思是具有广泛兴趣的人,但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则始终是他的中心兴趣。
3.兴趣的稳定性
也叫持久性。兴趣应持久而稳定。对某一职业工作专心致志、兴趣稳定,可以使人长久保持旺盛的劳动热情,不懈地研究本职工作。人在中心兴趣上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对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都是不利的。
4.兴趣的效能
这是指一个人的兴趣对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大小而言,根据兴趣的效能水平可以区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消极的兴趣只限于“心向往之”,不能成为实际活动的动力,因而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应。积极的兴趣是有效的兴趣,有些人的兴趣一旦形成,马上付诸行动,成为活动的心理动力,表现了兴趣的效能性。
5.兴趣对活动进程的指向
兴趣可以指向活动过程本身,也可以指向活动结果。前者称为直接兴趣,即活动过程本身引人入胜;后者称为间接兴趣,即活动过程本身不能引人入胜,甚至枯燥乏味的,但此活动的结果却引人入胜,使人产生兴趣。在人们的职业学习和职业活动中间接兴趣占有更大的优势,它是推动人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二、态 度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态度是在特殊情境下以特定方式反应的内部准备状态,它不是由实际反应本身构成的。例如,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倾向歧视(回避、排斥)成绩差的学生,但是这种倾向性并不一定转化成外显的反应。
从行为特征来看,态度往往表现为趋向与回避、喜爱与厌恶、接受与排斥等。态度是学习的结果。有几种态度可以列为必要的学校学习的目标:第一,与人交往活动的态度。例如:容忍、帮助别人等等。第二,对学科的态度,以至更为一般的对学校、对学习的态度。第三,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态度,如热爱祖国、关心社会需求和目标等等。
(二)态度的特性
1.态度的对象性
任何态度都是针对某一对象或事物而产生的。平时我们说到态度时,必须同时提起态度的对象。如对学科的态度,对领导者的态度、对职业的态度等等。
2.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活动中由于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取得一定的经验所习得的。人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会逐渐形成社会性需要和社会认知,并表现出对人对事物的喜爱或厌恶、赞成或反对的倾向,逐渐形成社会生活的种种不同的评价态度。
3.态度的稳定性
态度形成之后,总要持续相当的时间,对一定的对象表现出前后一致的比较稳定的反应倾向,因而形成习惯性的反应。这是因为态度的稳定性与相应的价值观有直接关系。但在态度形成初期,由于构成态度的结构还不稳定,比较易受新的经验或刺激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4.态度的内隐性
态度是一种内隐的反应倾向,但它或多或少、或迟或早会在外部行为(表情、言语、举止)中得到显露。所以,通过间接途径,态度可以了解和测量。
(三)态度的构成与功能
1.态度的构成(www.xing528.com)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的。
(1)认知成分 它是个人对事、对物、对人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评价意义的部分。
(2)情感成分 它是指个人对一定对象的喜爱或厌恶、尊敬或蔑视、同情或冷漠。人对喜爱的事物或活动,一般会持有积极的态度,而对厌恶的事物或活动,会持有消极的态度。在态度的构成中情感比认识更重要。
(3)行为倾向成分 它是指态度与行为相联系的部分。态度的行为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一定的对象作出反应的意向。
这三种成分可以从考入职业师范院校的学生身上看到。任何一个职业师范生入校后都会对其专业抱有一定的态度。如果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很可能是由于他认识到职业师范教育担负着为祖国建设培养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师的崇高任务,于是对于本专业课程、学校本身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事物怀有特殊的情感,同时决心认真学习与主动参加各种为使自己成为优秀职业师范生的教育活动。这里所谈的认识、情感与决心构成了相互协调的态度的三种密不可分的心理成分。态度的三种成分有时也有不一致的表现,如有的学生对职业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在理智上是有所认识的,但在情感上不喜欢这个专业,因而缺乏行为的意向。
2.态度的功能
(1)态度决定着人对外界对象的判断和选择。心理学家拉姆伯特 (W.E.Lambert)曾经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些英裔和法裔大学生听录音,然后仅凭声音来判断说话者的个性特征。录音带上录有十个人朗读同一篇文章的声音,其中5人用英语,5人用法语。而实际上只有5人在朗读,即每个朗读者都用两种语言,只不过被试不知道。当时英裔加拿大人的社会背景优于法裔加拿大人,大学生们对英裔加拿大人的态度也优于对法裔加拿大人的态度。正因如此,实验结果显示出两种有趣现象:对同一朗读者,使用英语时比对使用法语时评价好。说英语时被判断为高个、风度好、聪明、可靠、亲切,有抱负;而说法语时则被认为有幽默感;法裔学生比英裔学生更高估计朗诵英语者的特征。这个实验清楚地说明,一般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态度一经形成,便会对对象产生或强或弱的固定看法和情感体验,成为人们的一种定势。
(2)态度影响着人的学习效率。美国琼斯曾作过实验研究。他们选择美国南部两组白人大学生为被试。第一组大学生对黑人和白人分校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第2组大学生对黑人和白人分校持赞成态度。实验过程是这样的:让被试分别朗读十一篇内容为反对黑人和白人分校的文章。然后请被试将读过的文章内容尽量完整地写出来。结果第一组学生成绩优于第二组。研究者认为,第一组被试的态度与学习内容的观点一致,因而就容易被吸收、同化、记忆;第二组态度与学习内容不一致,则容易被阻止或歪曲。所以说,态度对学习效率是有影响的。
(3)态度预定着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态度作为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会潜在地决定人按什么方式对特定事物采取行为。心理学家朗格在研究“反应时”的实验中发现,被试如果特别注意自己即将作出的反应(即当被试心理上对自己需要的反应有所准备),具备某种态度时,则他所作出的反应就会比其他被试作出的反应要快。由此可见,态度能够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这也是一种定势,反应时只是定势的外部表现。这种功能与第一个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质在于以固定的方式对待特定的事物。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对某种事物形成这种模式,在态度上便表现为固定的看法或成见,随之在行动上表现为被反应模式所局限。
三、 兴趣、态度与教育
(一)兴趣与教育
在学校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教育必须服从于教育性,是为完成职业学习任务、适宜职业活动和发展个体才智服务的。无数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的实验和成功的教育经验证明了兴趣在完成教育与教学任务中的重大作用。正如孔子指出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迷之者。”这是因为兴趣能增强皮层活动的兴奋性、延缓疲劳的出现。所以兴趣总是与积极态度、注意、情绪联系在一起,促使创造性的发挥。
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应从需要的培养入手。强烈而稳定的需要是兴趣产生的基础,兴趣的识向性正是出自于相应的需要,兴趣作为一种情绪因素推动活动,其结果恰恰满足了相应的需要。因此脱离了需要而培养兴趣,其结果将失去更多的自觉性成分。
第二,将学生引入相应的活动中。兴趣选择了人的活动倾向,同时兴趣也是在相应的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参加活动可以亲身体验到该活动的意义、实质及其乐趣所在,参加职业活动尤其如此。虽然这些内容可以借助外界传播有所了解,但是总不如亲身体会更加真切,尤其兴趣中的情绪体验只有活动者在活动中方可获得。
第三,使活动者获得活动成就。活动成就是激励兴趣的强化刺激物。因为这不仅满足了从事该活动本身的需要,而且通过获得成就显示了个体的才智,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性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又促进和发展了兴趣。
第四,尊重个性差异,重点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差生也不例外。兴趣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存在事业型、求知型、运动型、艺术型、迷恋娱乐型等兴趣类型。各种类型并非独立存在,在学生身上往往表现出多层次的复杂性。因此,教育工作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又要培养他们的专业中心兴趣。在培养广泛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特长、专长,使广泛兴趣围绕专业中心兴趣发展。
强调兴趣在教育和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否认艰苦努力。兴趣不仅是艰苦、勤奋的动力,也是艰苦、勤奋的结果。不能把兴趣绝对化,仅凭个人兴趣对待学习,以免学生在兴趣海洋里沉沦。兴趣的表现水平有高、低、雅、俗之别。教师应该鼓励高尚、积极的兴趣,改造消极兴趣。不良兴趣往往是学生犯罪的起因,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二)态度与教育
态度的教育问题,将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两方面加以阐述。态度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态度的发生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对人对事本无好恶态度,只是后来由于直接或间接的学习经验,才产生某种态度,这是态度的形成问题;另一种情形是当个人已具有对某种对象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时,由于新的经验的影响,而使原来的态度发生改变,这是态度的改变问题。
1.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或变化的三个层次。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 C.Kelman)认为,态度的形成或变化经过三个阶段,即:顺从、认同和内化。这是态度形成的三种不同层次。
顺从:是表面上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顺从受奖惩的影响,因为顺从可以得到奖励,不顺从则遭受惩罚。这一层次的态度是由外在压力形成的,如果外在情境发生变化,态度也会随之改变。
认同:自愿地接受某人或某团体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规范,使自己的观点、信念同某人或某团体接近。认同不受外界压力的影响,认同多含有态度的情感成分。
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界想观点相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成为自己个性的一部分。因而,这种态度是不易改变的。
(2)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信息或知识:态度的形成受个体在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有关信息或知识的影响,个体对某种职业态度的形成,是以个体对该职业活动所获得的全部知识为基础的。然而职业态度的形成,并非单纯受外来知识的影响,因为个体在获取某些知识和信息时,都力求把新的知识与原有的态度协调起来,或者改变原有的认知系统,形成新的态度。
需要:个人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或能够帮助自己达到目的的对象,一般采取趋近或形成喜爱的态度;而对于阻碍自己的需要和达到目的的对象,则多半表示回避或形成厌恶的态度。
团体的期望与规定:一般说来,个人的态度总要与个人所属团体的期望或要求相符合,这样可以满足人的归属性需要。如同属一个家庭、学校的人,他们的态度较类似,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他们获取的信息相同,或受团体规范的制约,或无形中受到集体舆论压力的缘故等。应该说这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
2.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有两个方面,即方向的改变和强度的改变。如学生对某一专业的看法由赞成变为反对,这是方向的改变;从略加赞同改变为完全赞同,这是强度的改变。有时二者同时发生变化,在方向的改变过程中也渗有强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和方法:
(1)态度改变的参照系 态度的改变依个人在特定情境中构成的参照系为转移,这种参照系包括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经验、欲望、智力水平、气质、性格等特性。外在因素是指个人所处的社会情境中的人、事、物。从内在因素来看,已形成了相应的习惯性反应倾向(即定势)的人,态度不易改变。从外在因素来看,个人的态度受社会环境和团体规定的影响。团体规定有时比单纯的劝说更能获得改变态度的良好效果。但如果把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结合起来,个人对团体规定有了充分的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内部需要,这样的参照系对态度的改变更有利。
(2)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能引起态度的改变。个人的态度,可以随人所属的群体、活动和担任的角色的变化而改变。个人初加入一个新的团体、组织机构时,由于理解不够,态度上处于观望状态;以后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和同学相互接触担任一定工作(如小组长等),由于个人在团体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和发挥角色的作用,他的态度转变为主动的状态,并具有比较强的责任感。
(3)信息的沟通 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必须使活动的双方在思想情感上相互沟通,沟通的手段就是利用信息的传播或宣传。要使信息的传播达到说服的效果,应注意以下问题:
信息来源的可信性:信息是否可信是改变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传播信息与信息为提供者有关。信息提供者有无权威性常常影响说服的效果。其威信性既表现在专业性上,也表现在可信性上。如对某专业为评价倘若出自一位专家之口,就会比普通人更有说服力。
信息的内容与组织:由于内容与组织上的不同,对态度的改变有不同的影响。对信息接收者提供有争论内容的资料时,宣传者可以采取单方面论证,也可以采取正反两方面论证。单方或双方面论证对态度改变的效果,随不同对象的特点而有不同。根据霍夫兰(C.I.Hovland)的实验研究说明,当对方不同意自己的意见时,正反两方面的论证比单方面的论证有效;而对那些与自己的意见有一致方向的对象,则单方面论证有效。
(4)认知和失调:认知失调论是社会心理学家弗斯廷格( L.Festinger)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此理论认为,人在多数情况下对某件事的态度其认知成分(看法)与行为成分是一致的,因此心安理得,态度也将维持而不会改变;倘若二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有某种与原来的认知及行为相反的看法,或者偶尔做了一件违背初衷的事,这对人的认知就失去了协调,产生了不舒适或紧张的心理状态。后者将迫使认知去恢复协调,一种办法是改变原有的认知与其一致的行动(即态度改变),另一种办法是维持原先的态度,但必须加上一种辩护的理由(新的认知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