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分析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分析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所叙述各种精神现象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或意识。对人的心理实质作出科学的、唯一正确解释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人的心理现象“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列宁这个关于人的心理实质的科学命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明。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分析

一、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即精神现象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恩格斯把它誉为“地球上最美好的花朵”。社会生活告诉我们,只要人们生活着和活动着,人的心理现象就会经常不断地在个人的头脑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

当我们从事实践活动的时候,就会通过头脑的活动,产生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或整体的反映,这就是感觉或知觉,合称感知。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感知当前的事物并在头脑中保留其映象,而且还能回忆过去经历过的有关事物,这就是记忆。在感知和记忆的基础上,人能想出从未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想象。为了进一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掌握它的规律,就得利用感知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思考活动,这就是思维。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不会无动于衷,而是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态度和相应的内心体验,这就是情感。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预定的目的,必须制定行动计划并实现这个计划,这就是人的意志活动。人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都有一种普遍的特性,即指向性和集中性,这就是注意。人们正是凭借着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才能不断地进行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从而能动地改造世界。此外,人的心理活动还有明显的差异性,即在实践活动中,不同的阶级和个人又有鲜明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观点、理想、世界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以上所叙述各种精神现象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或意识。

二、人的心理实质

心理现象虽然是人所熟悉的,但是它与物质的关系怎样?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对这个心理实质问题的理解,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对立的观点。对人的心理实质作出科学的、唯一正确解释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人的心理现象“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这就是说,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列宁这个关于人的心理实质的科学命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明。

(一)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脑是心理的器官

列宁曾经指出,人的心理、意识是人脑这块“按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的高级产物”。这就是说人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这些早已被日常生活和临床实践千百次证明了,例如,人在睡眠或酒醉时,心脏活动并无异常,而心理活动则大不相同。曾有过先天无大脑的婴儿,在脑腔里只有一腔浆液,别说他们将能有什么复杂的心理,就连维持生命都极为困难,出生或出生后几天就死了。苏联曾发现一个同体异头的双生子(只活了四岁),他们有一个完好躯体,但却有两个头,其中一个头叫玛莎,睁眼不眠,不爱讲话,喜欢安静,而另一个头叫卡嘉,总爱睡觉,喜欢讲话,易发脾气,两个头有时自言自语,有时相互畅谈。切断胼胝体的癫痫病患者的裂脑人,由于协调人的统一心理活动的大脑被破坏成为互无联系的两半,于是在他一个人身上形成“两个意识中心”,俨然象两个人一样。现代科研事实也证明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如脑电图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心理活动会引起不同的节律:正常成人在觉醒状况下基本脑电图波形主要是α波(即每秒8~13次的高幅慢波)和β波(即每秒14~30次的快波),在困倦时脑电图呈现θ波(即每秒4~7次的慢波),深睡时呈现δ波(即每秒1~3.5次的慢波),由安静状态转入开始解算术应用题时,α波受阻抑而出现β波。

以上科学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充分表明,人脑是人的心理的器官。人脑之所以能成为人的心理的器官,则是由于人脑的复杂结构和具有特殊的反映机能决定的。

2.人脑的结构和机能

人脑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神经元的结构可分为细胞体(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部分(图2-1 )神经元延长的轴突外面包裹着髓鞘,通常叫做神经纤维,许多平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称作神经,分布于人体的全身,组成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图2-2)。

图2—1 神经元模式图

图2—2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它包括脊髓和脑。其中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包括脑干(又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几个部分(图2-3),各部分的功能与生理和心理活动有关。

图2—3 人脑各部位图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而复杂的结构,分为左右两半球,中间由胼胝体相连结。两半球的表层叫大脑皮质,由大约140亿个神经细胞所组成,平均厚度约为2.5毫米,面积约为2200~2600平方厘米,其表面有无数的皱褶,凸起部分叫做回,下凹部分叫做沟或裂。大脑皮质由三条显著的沟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分成四大区或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图2-4)。

图2—4 大脑半球背外侧面

许多心理活动的高级中枢就位于这些区或叶中(图2-5 )。人的大脑及其皮质是一个处理信息的机能系统,大致可分为感觉、运动和联合三个机能系统。第一是脑的感觉机能系统,它包括各种感觉的中枢部分和传导部分。第二是脑的运动机能系统,包括位干额叶中央前回的躯体运动区及锥体系统(支配随意活动)和锥体外系统(协调肌肉运动、维持正常姿势和习惯动作)。第三是脑的联合机能系统,可分为调节紧张度和觉醒状态的第一联合区,即指大脑皮质与脑干网状结构之间的机能系统;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的第二联合区,位于大脑皮质后部;规划、调节和控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第三联合区,位于大脑皮质的前部。人的大脑皮质上还有言语机能联合区:额下回后部有言语运动区;颞上回后部有言语听觉区;顶枕叶交界处有言语视觉区;额中回后部紧靠手的运动区有言语书写区,但是,人类大脑皮层上的不同机能区或机能定位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它还有前面所讲的机能联合区,特别是近年的研究发现大脑的机能也具有补偿作用。

图2—5 大脑皮层重要中枢

(2)周围神经系统

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前者传递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信息,后者传递躯体的感觉和运动信息。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叫自主神经系统,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活动。分布于全身的各种周围神经系统都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进行传递信息,从而保证了中枢神经系统与全身内外的各种器官的联系,协调大脑产生心理活动。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

3.脑的反射活动

(1)反射和反射弧

什么是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一定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实现反射的神经通路或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 或环节)所组成(图-6)。其反射过程为:客观环境的各种刺激作用于感受器,经传入神经进入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达到效应器作出反:。

现代研究表明,反射弧并不是由感受器开始到效应器终止的单向神经通路。任何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实际上都是在传入和传出以及高、低级中枢之间经过往复多次传递的结果。当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时,神经中枢本身的变化也返回到感受器,叫做返回联系;当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时,效应器本身的变化也返回到中枢,叫做返回传入或反馈。这说明反射弧的神经通路是一种反射环。有了返回联系和反馈,就保证了有机体对外界的精确反映和对自身的准确调控

图2—6 反射弧的模式图

(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又叫非条件反射,它是指动物和人生来就有的、不学自会的、比较稳固的一种反射。例如,奶头塞进新生儿口里就引起他的吸吮动作,强光刺激眼睛就会眨眼,摸到烫的水就将手缩回等,都是无条件反射。(www.xing528.com)

无条件反射是凭借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脑干和脊髓实现的。维持动物生存的基本的和复杂的无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性反射三种。无条件反射可以形成连锁反射,这种连锁反射经过动物世世代代的遗传固定下来,就成为本能。

②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反射。巴甫洛夫(И.П.ППaвлoв )以狗的唾液分泌作为条件反射实验的研究对象。他给带有“唾液漏”的狗吃一定的食物,狗便有唾液分泌出来,这是食物性非条件反射。如果只用铃声刺激狗,则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活动,因为铃声对唾液分泌来说是无关刺激(即中性刺激)。如果每次给狗喂食物之前(或同时)出现铃声,这样经过若干次以后,再用铃声刺激狗,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时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由于多次与食物重合,就成为进食的“信号”,亦即转化为信号刺激或叫条件刺激,这种在条件刺激物的影响下所引起的反射就是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主要是借助于大脑皮质来实现的,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是在大脑皮质上所形成的暂时种经联系(参看本节(3)与图2-7 )

③条件反射的系统性。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并非单一的条件反射,而常常是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即条件反射的系统。

第一,动力定型。这是指定型化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简称动型。它是在外界一些经常按照一定顺序、系统地重复出现的刺激物的影响下,在大脑皮质上形成的一些稳固的、刻板的条件反射系统。以后只要有相应刺激物的出现,这个系统的反应就会依次地产生出来。

第二,两种信号系统。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可知,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活动。因此,条件反射系统又叫做信号系统.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和大脑进化的程度,可将作用于人的各种刺激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刺激物或叫第一信号:另一类是语言和文字或叫第二信号。凡是由第一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它是由具体刺激物作为信号刺激在皮质上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凡是由第二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它是由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在皮质上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例如吃过酸梅的人,看见酸梅就会分泌唾液,这主要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当别人提起酸梅这个词时,也能分泌唾液,这主要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而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对第一信号系统起调节作用。

④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大脑皮质是支配机体全部活动的调节器,它的机能活动通常称为高级神经活动。高级神经活动有两种基本过程,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其运动的基本规律则是扩散与集中和相互诱导。

第一,兴奋和抑制。兴奋是大脑皮质引起或加强相应器官、腺体、肌肉活动的神经过程;抑制是大脑皮质制止或削弱相应器官、腺体、肌肉活动的神经过程。同兴奋过程一样,抑制过程可以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大类。非条件性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或叫被动抑制,它又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两种。外抑制是指额外刺激物的出现对正在进行中的条件反射的抑制;超限抑制是由于刺激过强、过多、单调或作用时间过久,导致神经细胞的疲劳而产生的抑制,又叫保护性抑制。条件性抑制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又叫内抑制或主动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分化抑制则是指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对与其类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而使类似刺激受到抑制的抑制。

第二,扩散与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大脑皮质上任何区域产生的兴奋或抑制过程都不会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在皮质上或近或远地向周围部位蔓延和扩展,这就是神经过程的扩散;当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逐渐向原发部位靠拢和聚集,这就是神经过程的集中。研究表明,弱的或过强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易于扩散;中等强度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易于集中。

第三,相互诱导。它是指当大脑皮质的某一部位发生一种神经过程时,就会引起或加强其邻近部位的另一种神经过程。大脑皮质某部位的兴奋引起或加强其邻近部位的抑制,这种现象叫做负诱导;大脑皮质某部位的抑制引起或加强其邻近部位的兴奋,这种现象叫做正诱导。正诱导和负诱导都可以是同时性的,即发生在不同部位;又可以是继时性的,即发生在相同部位。

(3)心理活动与反射的关系

继17世纪法国学者笛卡儿提出“反射”(只把不随意活动看成反射)概念之后,19世纪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进一步发展了反射概念,并用反射学说说明人的各种活动。他在其《大脑反射》一书中指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一切活动,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全部心理活动毫无例外都是凭借反射发展起来的。”谢切诺夫将反射活动分为“以感觉兴奋为始端,以一定的心理活动为中继,以肌肉运动为未端”等三个主要环节,亦即开始、中同和终末三个环节。他曾以“喜悦”为例说明,“这一过程的始端——感觉神经的兴奋;中继部分——神经中枢的活动,即喜悦;末端——肌肉的收缩。”很明显,谢切诺夫在此指出了心理活动就发生在中继部分,即反射的中间环节。俄国的另一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经过长期的精密实验研究,不但证实了谢切诺夫的反射论,而且进一步创立了以上所介绍的“条件反射”学说,探索和揭露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理解作为人的心理器官的脑的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兴奋和抑制过程的扩散和集中以及相互诱导的作用。当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同时作用于有机体时,在大脑皮质上引起两个兴奋点,由于扩散的作用,这两个兴奋点联系起来,通过重复,兴奋向一条通路扩散,其它部位被抑制,这样就在两个兴奋点之间形成了一条暂时神经联系通路,建立起条件反射(图2-7)。因此,巴甫洛夫认为,从神经运动的角度来看,条件反射是生理现象,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它同时又是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例如,上课铃声响了,在铃声的“刺激”和走进教室的“反应”之间(即反射的中间环节),发生了脑的神经运动,相应地也就产生了“铃声”的“知觉”和“走进教室”的“意志”,以及还有许多其他的思想活动。这些现象就是中枢神经在反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所以我们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的反射活动,是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有机统一。但是,人脑本身并不能单独产生心理,它只是产生心理的物质基础,它只有在客观现实的影响下才能产生心理活动。

图2—7 条件反射示意图

(二)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一种高级反映形式

反映是物质相互作用而留下痕迹的过程。它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普遍属性。但是由于物质的发展水平不同,其反映形式的水平也就各异,无生命的无机物只有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映形式。在无机物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了有生命的有机物,于是随之产生了生物的反映形式一一感应性。这是有机体对直接的、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物的反映形式,如植物受光照而变绿,单细胞动物(变形虫)碰到异物则伸出假是将其“抓住”。但这些还不是借助神经系统所进行的心理反映。

当物质由有生命的植物和单细胞动物发展到了多细胞动物阶段,特别是低级神经组织的出现(环节动物),有机体才获得了最原始、最简单的心理反映形式——感受性,即感觉萌芽阶段。此后,随着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发展,直到脊椎动物出现了管状神经,并在一端发展成脑,才出现了高一级的心理反映形式——知觉。这是有机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复合刺激和事物的整体反映。当脊椎动物发展到高等哺乳动物阶段,由于大脑半球及其皮质的进一步发展,心理的反映形式越来越复杂,水平也越来越高。例如,猿猴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就有了具体思维。可见,动物的心理随着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化,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思维萌芽阶段。

到了人类,人脑特别是大脑皮质又发生了新的质变,不仅重量增加,体积膨大,结构复杂,而且有动物所没有的语言中枢,于是产生了最高级的反映形式——抽象思维

2.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一种高级的反映形式。那么,作为心理器官的人脑所反映的内容是什么呢?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指存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面存在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其中的“水”、“鱼”、 “山”、 “鸟”等自然环境就成了“知”与“识”的来源。而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城市乡村、街道房屋、工具厂房人际关系等,则是人的心理的更重要的源泉。如果一个人与世隔绝,不与他人交往,就不会具有正常人的智慧、能力、兴趣、爱好、脾气、性格等心理品质。世界上曾先后发现多个由狼、熊、虎、豹之类的猛兽抚养过的孩子.由于自幼脱离了社会生活环境,都变成了“兽孩”,他们有嘴不能讲话,有脑不能思考。由此可见,人的心理源泉是客观现实,而其中的社会生活条件在产生人的心理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的心理现象,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映象,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它的副本。但是这个映象、副本跟反映的对象是相似的、相符的。例如,我们看见一棵树,在头脑中就有了这颗树的映象,这个映象虽不是树的本身,但它同这颗树是相似的、相符的。因此,正如马克思、列宁所说,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 “是在人脑中变了位、变了形的物质”,是物质世界的“复习、摄影、模写、镜象”。

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人的心理按其产生的方式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因为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它又是主观的,因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总是受人们的年龄特征、生活经历、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实践条件以及个体的、态度、需要、心理品质、世界观等主观因素的制约,都是同他当时的心理状态相联系的。因此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对同一外界影响的反映可能不完全相同。例如同一个班的同学同看一部电影或听一堂课,各人的理解和可能激起的情感体验都不会完全相同。这就说明,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

正常人的心理的主观性或主观反映决不是人的心理的弱点,恰恰相反,它正是人的心理的能动性的体现。它保证了人的认识、反映的不断深入、经验的不断积累、心理现象更加丰富多彩。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反映客观现实的时候,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同过去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反映进行检验、修正或补充,使主观映象更符合于它所支配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表现在人能利用客观规律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活动,能动地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改造现实。由此可见,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不是象镜子和照相机那样机械地、刻板地反映物象,也不同于动物那样主要是适应环境,而是一种主观的、积极能动的反映。

4.人的心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意识产生的基础。人类发展和意识起源的研究都说明了人的心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也是由于劳动,原始人的脑才发展成为现代人的脑。所以,不仅是人的心理,连同人脑的本身也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实践活动应作广义的理解,即除了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外,还应包括各种学习、工作、娱乐、游戏及人们之间的交往等等。脱离这些活动,孤零零地进行的心理活动是没有的。例如,前面提到的“兽孩”中有一例“狼孩”卡玛拉,是1920年在印度被发现的,七八岁被带回人间时,由于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没有从事人的实践活动,她有嘴不能说话,只会嚎叫,吞食生肉;有腿不能直立行走,全靠四肢爬行;有脑不会思考,只相当于三个月婴儿所具有的心理水平,等等。后来通过辛格夫人的精心培养,两年后才学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行走,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学习语言很困难,四年内只学会三个词,只能听懂别人几句简单的话,七年时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说几句话;她到十七岁临死时,也只具有四岁儿童的心理水平。以上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实践活动不仅是心理产生的基础,而且是实现外界客观现实和主观心理活动统一的桥梁,人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客观世界互相作用才能产生心理活动。例如,通过对机体的解剖,认识它的内部结构;通过科学实验,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性。同时人的心理在实践中一经产生,又对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支配调节和指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人的各种活动都是根据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情况而进行的。

人的心理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并支配、调节着实践活动,同时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并受实践的检验。例如一个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的水平,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情绪、性格等都是通过他的各种实践活动表现出来。而且正是这些实践活动的成败,证明了人脑反映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并巩固了正确的反映,校正了不正确的反映。因此,我们不但通过实践了解人的心理,也以实践结果作为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是否正确的标准。

总之,要认识心理的本质,必须从人脑、客观现实、主观反映和实践活动等各方面去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人的心理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脑的机能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