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原山地,地貌成为民俗地域性的主要原因。地貌对民俗的主要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影响通过坡度、海拔、岩性对民俗产生作用,间接影响通过高原山地的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土壤、交通等对民俗产生折射作用。
一些地理学家在很早以前就研究过山地村落的垂直分布规律。在地形倾斜的坡地,人们就地势在向阳坡建起“吊脚楼”“千脚楼”,既省工、省料,又防潮湿、防水患。草原牧民在倒场放牧时,冬天一般住在温暖挡风的低洼地,并有积雪可以供给牲畜饮用;而到夏季则搬到海拔较高的丘陵山坡顶部,既通风、凉爽、干燥,又可防止蚊虫叮咬。在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区,气候条件随海拔高度不同发生明显的变化,农业生产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平原地带以种植水稻为主,在丘陵下部则开垦成梯田种植玉米,在丘陵中部种植茶树,而在丘陵顶部则栽种马尾松、杉木等经济树木,做到了因地制宜,合理安排。
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崎岖而交通不便,于是形成了开凿栈道、架设溜桥、索桥、藤桥、铁索桥等交通习俗。由于地形条件不同,对外联系交往程度不一样,封闭的山地地区多出现同姓村落,而开阔的平原地区则多为亲族村落和杂居村落。在宽广坦荡的草原地带,出现了浑厚、舒展、婉转起伏的“长调”等民歌形式,而在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的黄土高原,则形成了高亢、明快、抑扬顿挫的“爬山调”“信天游”等民歌形式。
以云南高原为例,地貌影响十分明显。云南十八怪(见表4)中“火车没有汽车快”、“袖珍小马有能耐”“石头长到云天外”都与地貌有关。火车爬坡性能不如汽车。爬坡时,为了降低坡度,铁路要延伸线路距离。加上新中国成立前云南修建的是窄轨铁路,使用的是小型机车,更显得缓慢。山道崎岖,山区饲养条件较差,滇马小巧,既能适应当地饲养条件,又可攀登崎岖的羊肠小道,深得群众欢迎。“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跟仙境赛”是岩溶地貌的奇观。以路南石林为代表,有的如一柱擎天,有的如古塔群立,有的如灵芝菌集,有的如屏风隔扇,有的如高墙垣立。热带岩溶,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洞内钟乳、石笋,琳琅满目,神奇莫测。严格地说,“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跟仙境赛”是自然景观,不是典型的民俗。然而,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在石林间、仙洞前“阿细跳月”,伴着明快的芦笙,联袂把臂,宛转盘旋,翩翩起舞,就是绚丽多姿的民俗画卷。“老奶爬山比猴快”则是长期的山地生活锻炼的结果,人们在这种“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的地理环境自然练就了一双“飞毛腿”,城市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走山路的功夫也比不过云南当地六七十岁的老太婆。
表4 云南十八怪与地理环境(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胡兆量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略有改写。
云南高原地貌与衍生的四季如春气候相结合,对经济生活和民风民俗有一系列烙印。“鲜花四季开不败”“常年都出好瓜菜”“茅草畅销海内外”说的是云南丰富的农林资源。“蚂蚱能做下酒菜”“好烟见抽不见卖”具有明显的民俗色彩。云南好水好土栽好烟,好烟是云南第一经济支柱,行销全国。过去,当地只有头头面面人物通过专门渠道才能得到上等云烟。山深林密草茂,昆虫个大体肥,蚂蚱油炸后,焦黄酥脆,是下酒佳肴。“竹筒能做水烟袋”“摘下草帽当锅盖”“鸡蛋用草串起来”都是充分利用云南当地林草资源的举措。竹制水烟筒既可保持旱烟香醇,又能过滤尼古丁,提神健身。用草编成的锅盖,盖得严实,还能给食物增添青草香味。鸡蛋是易碎商品,加之地形崎岖运输携带都不方便,用草串起来是独具一格的包装方式。
地形对云南民俗的影响远远超过“十八怪”的范围。云南民俗中有两绝:一是丽江永宁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女儿国”;二是怒江傈僳人的原始共产主义性质的“君子国”。这两例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活化石能够保存至今,主要原因是崎岖的山地阻隔了与外界的联系。摩梭人盛行走婚制,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担任家长,组织全家生产、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傈僳人家族村社组织内,土地伙有,共同耕作,互助盖房,共负债务,杀猪共食,煮酒共饮。在傈僳人生活的地区,如果你带的东西过重,可以把它先挂在树上,或者放在路边,只要在上面压一小块石头做标记,回来再取没问题。从云南马店的一些禁忌中,反映当年马帮生活的艰辛与危险,和沿海渔民与海洋搏斗有关的禁忌有相通的地方。在马店里,摆在桌上的饭甑和菜碗,不能挪动,不可端起菜碗倒汤,否则中途有翻驮的麻烦;不能用双手扶门框,不能踩门槛,卡住“财门”,进不了财,还可能遇上土匪。正是这种闭塞的地理环境、落后的交通状况,才使得古风古俗得以保存长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