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村落、民宅的形成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村落、民宅的形成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原地区,村落一般较集中、规模较大,而在被包围的孤立山丘和易受水淹的河流两岸、湖滨滩地或盆地中心洼地,往往成为聚落的空白地区。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村落、民宅的形成

关于地理环境对中国村落的影响等课题,著名人文地理学家金其铭先生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在《农村聚落地理》一书中,对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进行过分析论述。下面我们分别就气候、地形、地表水等自然地理要素对村落的影响进行一些分析说明。

气候影响:如各地降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房屋的建筑形式,这在农村很明显。一般来说,降水多的地方,屋顶坡度较大,以利泄水,反之屋顶坡度较小。在气候特别干旱的地区甚至屋顶都是平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表2中不同地区的屋顶坡度与年降水量的对应关系看得更加清楚:

表2 屋顶坡度与降水量

续表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民宅屋顶坡度与我国降水量分布的相关性。

有趣的是,民居中形形色色的屋顶与气候关系十分密切。在房屋的各种形态中,屋顶是最引人注目的轮廓。屋顶的形态深受当地气候的影响,它直接承担着应对雨雪、风力和日照等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的职能。在多雨或多雪的地区屋顶坡度陡,在少雨干旱的地区屋顶平缓,甚至是平顶屋。例如:在北欧冬季积雪厚重的地区,屋顶多呈45度以上的斜面,以免大量积雪压垮屋面。在西欧多雨地区常见金字塔屋顶,以利雨水迅速下泄。在中亚干旱无雨、少雨地区,常见平顶建筑。在雨水较少的地中海沿岸,屋顶坡度较小,屋檐几乎不向屋身外延伸。在日本雨多、风强的地区,屋顶呈人字形,坡度较陡,房山向房身外伸出较长,以利挡风避雨。比利牛斯山中巴斯克人的屋顶大而缓,而且两侧不对称,向雨的一侧伸出较长,而另一侧较短。我国东南季风区域多人字形屋顶,夏秋多雨季节,较陡的人字形屋顶利于双面泄水;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楼屋顶四边倾斜、形态较大而陡,被称为“孔明帽”,以适应常年多雨的环境;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许多房屋仅在一侧有倾斜的屋面,称为单面倾斜屋顶(有“房屋半边盖”之说)。

此外,我们还不难发现,我国南方屋顶出檐较长,可以使屋顶过多的雨水下泄时“射程”远,有利于保护墙面不被雨水冲蚀;北方屋顶出檐较短,因为它们无雨多之忧。从屋檐口看,南方屋檐口向外挑出许多,这既有避雨(水)、又有遮阳之功效;而北方屋檐口向外挑出较少,也因无多雨(水)之患。

再就合院式民居而言,我国北方多为分散式,南方多为聚合式,这主要是因为东北、华北的气候寒冷,冬天日照角度小,为了争取较多的阳光,故分散房屋,加大院子,以增加阳光接触,延长日照时间。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光热充裕,夏季炎热,为了减少日照,故合院采用聚合式,中庭比较狭小,以便遮阳。长江三角洲地区,民居为适应该地潮湿炎热气候的需要,房屋建筑采用敞厅、天井、通廊等开敞通透的布局,墙的外壁多抹白灰,以减少对阳光的吸热效应。

我国西南地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虫蛇较多,民居建筑多采用木竹架空式即“干栏式”结构,如贵州苗族吊脚楼、云南傣族的傣楼等,使居室脱离地面,人居其上,畜养其下,在通风、消暑、避潮、防洪与防避虫蛇侵扰等方面十分有效。

我国东北气候严寒,民居以保温、防寒和采暖为特色。住房外墙很厚,朝南的窗户开得很大,朝北基本不开或开小窗,楼房窗户还常安装双层玻璃。房屋之间相隔的距离较大,以便于争取较多的日照。房屋设有火墙火炕,对室内起着增温作用。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极大,终年风强雨少,故多采用土石造的平顶厚墙建筑,白天利用厚墙吸热,到了夜晚厚墙散热,恰可增温祛寒。

顶尖、墙厚、窗小的阿拉伯式建筑,顺应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旱的特点,尽量减少白天太阳热量通过屋顶、墙壁传导进入房间或通过窗户流通进入房间,力求保持夜间凉爽的气温。

在欧洲,从英国南部、荷兰、比利时,到德国、波兰、立陶宛,再往东到俄罗斯,房屋墙体的厚度不断增加,是为了抵御冬季气温越来越低而带来的严寒。

地形影响:如山区的居民,多依山建筑居民点,高矮参差,成为一种山村或山区集镇。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即傍山而筑,整个楼房的前房的前半部是用木柱撑在斜坡上,铺以木板,再在上面建造住宅,远远看去好像悬空一般,整个村寨显得雄伟险峻。而且山区的许多住宅,多用石料建筑,就地取材,形成一种特有的聚落外观。山区村落一般较分散、规模较小。平原地区,村落一般较集中、规模较大,而在被包围的孤立山丘和易受水淹的河流两岸、湖滨滩地或盆地中心洼地,往往成为聚落的空白地区。同时,由于受地形的影响,聚落在几何形态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www.xing528.com)

地表水影响:聚落的位置必须有方便的且较洁净的生活水源。在我国广大的干旱地区,聚落的分布与水源的关系显而易见,即使是在我国广大的湿润地区,聚落的分布也明显受到用水的影响。在水网稠密的地区,聚落比较集中,且规模较大。在水网稀疏的地区,聚落比较分散,且规模较小。在河流易渡之地,较先发展成村落,如黄河中游的风陵渡、大禹渡、茅津渡等。在江南丘陵山区,村落一般分布在山麓和开阔的河谷平原,这与居民用水等有关。山上的孤村或寺院也多建筑在泉水出露处。长江三角洲的水乡地区,河网密布,村庄之间多靠舟楫往来,很多村庄皆沿河湖分布,临水建筑,不少民居面街背水而建,可谓“人家尽枕河”。民居临水挑出一段靠背栏杆,是夏季纳风凉、冬季晒太阳的好地方。沿河筑有台阶码头,便于淘米、洗菜、洗衣和乘船(见图17)。

图17 人家尽枕河——江南水乡

在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和村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和特色,这些风格和特色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可谓“地域环境的一面镜子”“地域文化的结晶”。我国民居的外观虽然种类繁多,但大致可归纳为合院式(如四合院、三合院)、干阑(栏)式(用竹、木等构成的底层架空的楼居)、碉房(青藏高原的住宅形式,用土石砌筑形似碉堡的房屋)、毡包式住房(如蒙古族蒙古包哈萨克族的毡房、藏族的帐房)、阿以旺(新疆维吾尔族民居,多为平顶土屋,房屋连成一片,平面布局灵活,庭院在四周)等。中国民居建筑颇具特色的有北京的四合院、广东客家的围龙屋、福建的土楼、皖南的徽派风格民居、西南地区的吊脚楼与傣楼、黄土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碉楼、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等(见图18)。

这里仅就我国代表性的几种民居的主要特色略作介绍:

图18 各具特色的民居

资料来源:曹诗图等著:《旅游文化与审美》(第3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四合院和院落住宅:中国传统居室多采用院落式构造,建筑布局规矩方正。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四合院的具体形态千差万别,但都呈对称布局。封闭式的外观,使整个院落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天地,幽静宜人,舒适安全。四合院朝向南或南偏东,这与我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在季风区有关。朝南,有利于接受阳光。朝东南,夏季东南季风盛行,有利于空气流通,消减暑热。坚实的后墙朝北,可有效地抵御寒冷冬季风的侵袭。北方四合院是四面由房屋闭合而成院落,故称四合院。严密的构筑,厚实的后墙,既可防盗窃,又能保温、隔热、避寒,适应北方冬寒夏热、春季多风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自然条件。江南院落住宅也呈封闭状结构。为了减少太阳辐射,院落东西宽而南北较窄,围墙高大而多漏窗,以适应温暖潮湿的气候特点。江南民居一般布局紧凑,院落占地面积小,以应对人口密度高、要求住宅少占耕地的特点。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称“天井”,具有采光、排水、透气等功能。

干阑(栏)式民居:居住在云南、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由于当地气候炎热多雨,地面潮湿,为了使住宅能通风、防湿、防兽,采用下部架空的干阑(栏)式构造。一般用当地的竹料、木料搭成小楼,上层住人,下层作畜圈、碾米场、储藏室、杂屋等。上屋前部为宽廊及晒台,是家族的公共活动和接待客人的场所,后部是堂屋、卧室、火垅屋(火塘)。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哈尼族等居住的传统高脚竹楼,是一种高楼式的干阑(栏)建筑。除屋顶外,柱子、椽子、围壁、门窗、楼板、楼梯都由竹子制作。竹楼用几十根竹子支撑,外形像一顶巨大帐篷支架在高柱上。顶上盖着茅草编的草排。在离地2米多处铺楼板或竹箅。楼的四周用竹、木围住。竹楼下部架空,上层住人,既可隔潮,又能防虫、蛇、野兽。随着傣族等地区经济发展,新建的砖木结构的瓦房和钢混结构的楼房不断增多,但仍保持传统高脚竹楼的某些建筑元素符号

毡包式住房:如蒙古包等,蒙古包是蒙古族居住的一种毡包式住房。这种住房多呈圆形尖顶,上面覆盖羊毛毡子,包顶上留圆形天窗,可通气、透光、排烟,遇有雨雪或寒风则关闭。蒙古包四周围有木条做成的墙体骨架,并留出朝南的门口。用细木椽子组成伞骨形圆顶,墙体和帐顶覆盖羊皮或毛毡,并用绳子绑紧。冬季外面加罩两三层毛毡防寒,夏季搭帆布或柳条以袪热。小型的蒙古包内无支撑,大型的有支撑柱。蒙古包搭建拆迁较方便,适合游牧生活方式。哈萨克族牧民春、夏、秋三季居住在毡房,顶部为圆弧形,四壁支杆为穹隆状,外围芨芨草编的席子,再覆毛毡,顶部开天窗。柯尔克孜族的毡包因地而异,天山以北是圆锥形的高顶毡房,天山以南是半球形的矮顶毡房。藏族和裕固族牧民一般住长方形、方形或椭圆形帐篷。用木条做框架,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四周用毛绳牵引,并固定在地上。帐顶多为两坡式,中间留缝隙通风采光。冬暖夏凉,便于拆装、搬迁。

窑洞: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壁具有直立性好、干燥而黏结的特点,挖成窑洞作居室,冬暖夏凉。挖建在沟壑、梁峁区的靠崖式窑洞,靠山或靠沟,分别从垂直的黄土山壁面或沟壁面开阔,可数孔并列,沿山坡叠层开挖,宛如阶梯形楼层。窑洞常呈曲线形或折线形,和谐美观。在黄土高原的塬区既无山坡又无沟壁,人们在平地上向下开挖成下沉式窑洞。院内设渗井排水,入口处挖成通地面的阶梯。窑洞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冬暖夏凉,干燥防火,能防噪音,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一种建筑形式。

平顶土屋: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温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民族的住房,大多为方形、长方形的院落式平顶土房。以木材为房架,筑土为墙。房顶用木料、木板或树枝铺盖,上面涂上半尺左右厚的泥土,可用以晾晒粮食、瓜果。这种平顶房适合干旱少雨的气候。农家还用土坯砌成可晾制葡萄干的镂空花墙的晾房。住宅的后院是饲养牲畜和积肥的场地,前院为生活起居的场所,院中引进渠水,栽植葡萄、杏等果木。葡萄架既可提供鲜葡萄和葡萄干,又可蔽日纳凉和美化环境。由于新疆各地降水量不同,土坯房在构造上存在差异。如北疆的昌吉、伊犁地区降水量较多,土坯墙多用砖石做基础。天山南麓的焉耆的地下水位较高,民房采用高地基并在基础和墙身结合处铺一层防潮层,以祛湿、防风、御寒。楼上逐层缩小,下层屋顶为平顶,是供晒谷物等的晒台。

堡垒碉房:如青藏高原的碉房,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这是一种用石头垒砌或土筑的房屋,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藏族碉房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及四川西部一带,为了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建筑,形如堡垒。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由于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杂物,所以都设在房屋的顶层。为了扩大室内空间,二层常挑出墙外,轻巧的挑楼与厚重的石砌墙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建筑外形因此富于变化。藏族碉房民居色彩朴素协调,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黄色,石块的米黄、青色、暗红色,木料部分则涂上暗红色彩,与明亮色调的墙面屋顶形成对比。粗石垒造的墙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带有彩色的出檐。在高原上的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的映衬下,座座碉房造型严整而色彩富丽,风格粗犷而凝重。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