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从人的自然属性上看,长期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生活,通过遗传因素等作用,必然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身高、体型、肤色、五官等容貌生理特征。例如,山东人身材高大,皮肤富有光泽,鼻梁挺直,目光炯炯有神;山西人脸型较方正,棱角分明,鼻短而大,鼻翼较宽;广东人身材多较矮小,肤色较黑,颧骨突出,目小深陷,鼻子较扁阔,嘴唇较厚而有些外翻。本书前面部分曾对此进行了一些有关论述,这里另就中国古代美女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饶有兴味的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常言道,“人杰地灵”。古人认为,人杰与地灵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一个地方必须蕴藉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才能孕育出绝代佳人。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神秘、玄乎,但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分析,其中具有一些合理之处,它在某种角度上揭示了人的身材、肤色、容貌等生理特征和俊男美女的出现与地理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即人的体型、肤色、容貌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衣、食、住、行等社会因素影响之外,地理环境也有着潜在影响。这一有趣的现象与问题曾引起过人们的注意。例如,在我国曾有“依山生伟男,临河产娇娃”之说;民谚民谣中的“米脂婆姨绥德汉,不用打问不用看”(见图6);“浑源的女子不用挑”“来到浑源州,回家把妻休”等即是明证。这些民谚民谣可以说是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并具有统计规律的经验之谈。高大、剽悍、英俊的绥德汉,颇有北方阳刚之气。人们常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那位仪表英俊、武艺盖世的三国英雄吕布便是“绥德的男子”,南宋名将、抗金英雄韩世忠也是绥德人,而巧施连环计、幽会凤仪亭、玩弄董卓“父子”于股掌之间的绝代佳人貂蝉则是“米脂的婆姨”。陕北那句名谚“米脂婆姨绥德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就连毛泽东1935年到陕北后,在他的谈话里和文章中都引用过这一谚语。那时米脂中学的不少女学生,毕业后即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她们之中大部分和共产党各级军政人员结了婚。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军政人员,有的成了将军,有的成了省级或中央级领导,因此,米脂又有“丈人县”的戏称。米脂姑娘不仅长得漂亮,如山丹丹花一样靓丽,而且聪明、贤惠、能干。例如,1920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米脂姑娘高佩兰和妇女领导干部杜瑞兰、冯云、安建平、杜利珍、杜彩珍以及革命烈士杜焕卿、张惠明等,都是很有作为的女中豪杰。
那么米脂的婆姨为什么长得这样漂亮出众呢?据说与当地独特的水土环境有关。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因米脂水得名。米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米脂水在米脂县东南处,其土地肥沃宜于种植谷子,谷子碾成小米金黄金黄,煮成小米粥上面像漂了一层油脂。也许米脂的小米还有什么成分,使女人吃了养颜,如花似玉。山西浑源自古出美女历史也有记录,后唐皇帝李从珂继位后从全国选妃,浑源刘氏从众多的候选美女中脱颖而出,艳压群芳,被选为皇后。传说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就是浑源人。浑源美女的普遍特征是肤白齿皓、体态有致、言语温婉。在塞外朔风的历练下,她们的性格又是大气和豪迈的,这份韵味和气质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自然之美。浑源的女人们长得好看,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浑源地理环境好,水土养人;一说是浑源地处塞外,古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诸如鲜卑、突厥、蒙古等,血缘复杂(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血缘混交),通婚之后在优生上子女博采众长,以至于男子俊朗、女子漂亮;还有一说是云州大同北魏时期属于京都,后来京都南迁洛阳,许多宫女或因年龄或因其他原因没有带走,被配发给把守浑源边关的将士们,浑源因此美女众多。
图6 米脂婆姨绥德汉
在我国有许多出美女的地方(如“美人窝”等说法)是人们公认的。在英国,曾有学者绘制出过“美女分布图”,对美女分布的地理规律和环境原因进行过一些分析探讨。
美女是人们饶有兴味的话题,中国著名的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见图7)。纵观我国历史上著名美女的出生地,大多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山清水秀之地,而且尤以江浙一带最为集中,如西施、虞姬、苏小小、严蕊、陈圆圆、董小宛、秦弱兰、徐佛、柳如是、李香君、赵彩云、潘霞等著名美女都是江浙人。江浙优美的环境赋予她们天生丽质,使她们有着杭州西湖那样妩媚的容貌和苏州园林那样玲珑的身材以及江南小桥流水那样的灵性。
图7 古代四大美女(www.xing528.com)
这里试以江浙为例,简要分析一下该地区出现较多美女的地理原因。江浙地处我国江南东部,纬度多在北纬27°~32°,人的身材比较适中,女性身高中等略偏下,小巧清秀,身段不像北方女子那样高大丰满,鼻梁的高低、口唇的厚度也较适中(这些均与地理纬度有关),符合中国传统的人体审美观。江浙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网密布,气候温润,加之濒临海洋,多低山丘陵,气候上阴雨天、雾日较多,日照时数较少,太阳辐射不强烈,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肤色影响较微弱,故这里的女子的皮肤一般比较白净细嫩。江浙一带自然环境山明水秀,有雁荡山、天目山、莫干山、钟山、焦山、惠山、钱塘江、富春江、西湖、瘦西湖、太湖等众多的名山胜水。《世说新语》中对此曾有“千山竞秀、万壑争流”的赞美。青山绿水不仅陶冶人的性灵,而且盛产名茶,自古以来,浙江的茶叶产量、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如龙井茶等),当地的居民具有悠久的饮茶习惯。茶既可以为人体提供多种微量元素,又可以帮助消化吸收和促进血液循环,并将体内多余的脂肪清除掉,而且还具有清心明目、滋润皮肤等美容作用。同时,江浙一带的居民的食物以大米、蔬菜、鱼类为主,脂肪含量较少,加之气候、水土等地理原因,这里女子一般身材苗条,面目清秀,眼似秋水,肤色白净,光彩照人。
江浙地区在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优越的人文环境与秀美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共同陶冶了该地区人民的性灵,可谓“精诚所毓,灵秀所钟”,使得这里的女子在气质、风度上比其他地区的女子更胜一筹。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较优越,这里的女子一般较有文化素养,谈吐不俗,举止文明,气质高雅。南国的花香鸟语、千里烟波、细雨和风、平湖曲岸等“柔化”着吴越女子的心理,同时江浙一带的女子的劳作以刺绣、采桑、摘茶、采莲、插秧为主,细腻精巧的劳作,也陶冶了女子们温柔性情,加之吴音软语,丝竹歌舞,很能给人以灵秀、温婉、文雅、阴柔等美感。历史上曾有许多诗人写过不少赞美江浙一带女子的诗句,如大诗人李白曾在《越女词》中写道:“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生动地描写了江浙一带女子别致的风韵与美姿。
江浙一带人口稠密,美女如云,加之交通方便,信息较灵通,故成为历史上朝廷经常挑选宫女的主要地方。例如杭州,历史上是美女辈出与云集之地。这里的女子容貌出众,灵动慧巧。杭州不仅山水秀甲天下,而且人文环境极佳,自唐宋以来,这里就是江南第一大都会,文人骚客、商贾官绅、儒道僧众、歌妓舞女,荟萃于此,或寻灵感,或享欢娱,或养天年。就连皇帝也慕杭州芳名,率文武百官浩荡前来。皇帝及文武百官不仅玩够了杭州的山水,掠走了那里的珍宝,也带走了那里的美人。山水被绘上了雕梁画栋,美女被锁进了深宫后院。西子湖衅,这个巨大的“锁娇窟”,历史上不知葬送了多少垂泪的美人,也不知阻碍了多少英雄的行程,更不知迷乱了多少痴汉的心灵。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也造就了许许多多的奇女子,如倾国倾城的苏小小、诗才杰出的李清照、击鼓退金的梁红玉,还有鉴湖女侠秋瑾,更有无数的歌女、舞女、采桑女、采茶女、采莲女……为这湖光山色、江南都会平添了十二分的姿彩。
江苏省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分会主任委员黄金龙认为,“人的外貌的确与地域有关系”。去掉人口流动这一变化因素,当地气候与饮食习惯都是影响外貌的重要因素,“成渝地区湿度比较大水分多,所以女性皮肤好;北方女性因为光照充足,加上吃粗粮,所以身材匀称、五官长得比较开;江南一带女子无论是身材还是面容,多为小巧玲珑型”。如果总结美女分布比例较高地区的气候关键词,应该就是光照和湿度。湿度影响皮肤质地,光照和饮食影响身高、骨骼和面容。
历史上许多著名美女的出生地,都有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如绝代佳人西施的出生地浙江诸暨的苎萝山,山下有一条美丽的浣纱溪,四周丘岗起伏,茂林修竹,风景佳丽;唐代与杨贵妃争宠的梅妃,生长于临江濒海、潮音悦耳、水网如织、风景如画的福建莆田江东村。有碑文为证:“……其地绿野连绵,碧水环绕,秀气所钟,江妃毓焉。”至于著名美女王昭君的出生地湖北兴山宝坪村,更是众人公认的风景优美之地,其故居背靠秀丽的纱帽山,面临清澈的香溪水,四周林木苍翠,花果飘香,景色如诗似画。唐代诗人杜甫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就是描写这里。该地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长年温暖如春。这里的水质极佳,香溪水、楠木井水清凉甘甜,不亚于矿泉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昭君这位美貌惊人的绝代佳人、千古流芳的东方女性。如今兴山、秭归的香溪一带的女子容貌与肤色出众也是许多人所公认的。即使我国北方盛出美女的地方也是风景美丽之地,如前面说过的“浑源的女子不用挑”,山西的浑源位于太行山的北段,北岳恒山即在此县境内,山水与南方一样秀美,同样具有孕育美女的自然环境与灵奇水土。
尚需补充说明的是,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著名美女却较多地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区,与前述的多分布在南方的情况有些不同。据笔者初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秦汉以前,北方的陕西、山东、河南一带的生产力水平比南方高,人口远比南方多,产生美女的概率相应较南方高;二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在北方,交通与信息较灵通,容易发现美女,并能通过史书记载下来,而南方则远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美女的山清水秀之地一般位置比较偏僻,加之南方多山河阻隔,交通闭塞,信息不灵,许多美女“养在深闺人未知”;三是自春秋战国到秦汉(公元前770年—公元初)是我国历史上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的时期,气候带北移,据史书记载,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遍生梅、竹,呈现出一派亚热带风光,许多地方具有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我们从“齐鲁有桑、渭川有竹”等记载可以推测出当时的山东、河南、陕西一带的气候与后来的江浙一带相差不多。直到唐代,华北的许多地方还是保持着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如唐诗中的“秦地有吴洲,千樯渭曲头,人当返照立,水彻故乡流”便是真实写照。这在客观上为上述地区美女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美人往往只是人群中的少部分人,并不是某地域人群的共性。其产生原因还有待深入探究,因此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不应夸大和断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