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蕨原产亚洲东北部,在俄罗斯、日本及朝鲜北部也有分布。我国目前只有长白山地区有野生植株存在,分布在抚松、集安、长白县、浑江、通化、桦甸等长白山南麓和西侧局部地区分布星散,长白山脚下少量地区有人工栽培。对开蕨分布极其狭窄,数量又极其稀少。呈块状分布或零星点状分布于陡坡地段的石砬子下的风化碎石堆下的阔叶杂木林。
对开蕨的分布区域气候温凉、潮湿,土壤为酸性暗棕色森林土。其分布极为局限数量非常少,由于森林砍伐,生态环境破坏,对开蕨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现被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已是中国的珍稀濒危植物。在蕨类植物中,以桫椤为代表的蕨类植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成果,主要体现在它的引种栽培、孢子繁殖、组织培养和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何川生,1997)。
随着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物物种多样性锐减,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水土保持法》《森林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条文的颁布,《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中国植物红皮书》等著作的出版,蕨类自然保护区和蕨类植物园的建立等,对保护有关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蕨类植物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野生观赏蕨类和药用蕨类资源的掠夺式利用,已使某些保护蕨类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甚至于在某些原产地已经绝灭。如江苏南京和浙江杭州、诸暨等地的中华水韭很可能已经绝灭。历史上在江苏省、浙江省普遍分布的水蕨,目前已很难找到它的踪迹。桫椤、金毛狗、玉龙蕨、鹿角蕨等种类的野生资源的破坏现象也相当严重。因此,蕨类植物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www.xing528.com)
根据20世纪80年代资料显示,整个长白山地区对开蕨总量不超过5000株(中科院植物所,1991;吉林省区划委员会,1989)。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1987年国家环保局、中科院植物所修订的《中国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名录(Ⅰ)》列为稀有物种,保护级别为Ⅱ级;1999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将其列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未列入(IUCN RL,2003);未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2007年吉林省保护植物档案中将其列为第一类保护植物;2007年东北地区国家级稀有濒危植物档案中列为稀有种;2009年《吉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将其列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VU(IUCN RL,2011)。
对曾经记录过的所有分布区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结合前人报道,彻底摸清对开蕨现存数量,调查了对开蕨分布的自然种群,详细统计了调查到对开蕨种群数量6650株,因此,对对开蕨种群的保护迫在眉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