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季奥运会项目竞技实力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夏季奥运会项目竞技实力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奥运会项目的发展经历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划分的“二战”前和“二战”后两个发展时期。面对奥运会项目种类繁多,情况错综复杂的赛场现实,为了合理结合本国(地区)资源优势、人种特点、文化宗教、经济基础等方面的情况,科学地确定项目的配置和结构调整,国家(地区)奥运会项目发展策略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

夏季奥运会项目竞技实力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奥运会项目的发展经历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划分的“二战”前和“二战”后两个发展时期。“二战”前奥运会项目的设置变化大、随意性强,且项目种类繁杂,如第1届奥运会9个大项43个小项,第2届奥运会14个大项98个小项,第4届奥运会21个大项100个小项,第5届奥运会13个大项108个小项。大项小项设置跌宕起伏,没有合理规划,添加和删减随意性较大,且部分项目仅保持了两三届,有的项目甚至昙花一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奥林匹克运动获得空前发展,奥运会项目开始急剧增加,仅从第18届奥运会到第25届奥运会,每届平均增长1个大项,13.38个小项,[3]至北京奥运会项目已经发展到28个大项302个小项,奥运会项目已经达到历史极限。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提出:“奥运会的巨大畸形是一种危险,对竞赛项目的增长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刹车。”世界冠军李玲蔚在其博士论文中也认为:“今后奥运会竞赛项目的总量将趋于稳定,并会出现小幅波动,按照国际奥委会的基本思路,夏季奥运会项目规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保持在15~28个大项的弹性区间和300个小项的上限区间内。”[4]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2001年就提出奥运会“瘦身计划”,通过缩小奥运会规模、减少奥运会项目,从而达到减少奥运会人数、降低奥运会成本的目的。因此,在伦敦奥运会上虽然参赛国家(地区)有所增加,但是大项减少两项,小项没有变化,参赛运动员的人数减少了1000多名。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百年来夏季奥运会项目的发展呈现出早期的混乱无序、“二战”后的逐渐规范、20世纪中后叶的快速发展到21世纪的逐步稳定的变化特点。

面对奥运会项目种类繁多,情况错综复杂的赛场现实,为了合理结合本国(地区)资源优势、人种特点、文化宗教、经济基础等方面的情况,科学地确定项目的配置和结构调整,国家(地区)奥运会项目发展策略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国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早在1983年,我国学者田麦久教授等人对奥运会项目进行科学分类,分别阐述了以不同主导竞技能力、运动成绩评定方法、动作技术结构为标准的奥运会项目划分方法。[5]并依主导竞技能力为项目分类标准,完成备战1988年奥运会我国竞技项目的等级配置研究,首次提出我国奥运会竞技项目的优势项群、发展项群和开发项群等概念。[6]并于1989年建议将举重体操跳水、射击、乒乓球田径等18个项目确定为我国重点发展项目。[7]1999年吴寿章和孙汉超等人在《中国2010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认为,任何国家,即使是竞技体育实力最强的国家,也不可能在所有奥运会竞技项目上称雄,因此,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和有限的财力,应继续贯彻缩短战线,调整结构,突出重点的战略方针,在运动项目结构和布局中要集中人力物力发展优势项群,锻造拳头项目和重点扶持女子项目。我国学者马铁也提出科学地、有重点地安排项目布局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保持优势项目、重视基础项目、强化个人项目、突出女子项目、选好新兴项目。[8]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杨树安曾列出“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五大趋势”中特别强调应从战略高度调整项目发展结构,加速形成优势项目群,其中,俄罗斯为备战第28届奥运会重新确定13个重点项目,加拿大把奥委会的一些职能转为政府行为强化实施,并调整项目结构,形成自己优势项目的群体。[9]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提出“119工程”概念,指的是奥运会赛场上的田径、游泳和水上项目(赛艇皮划艇帆船)的金牌分别为46枚、32枚、41枚,三个项目金牌总和为119枚。因为这三个项目是奥运会赛场的“金牌大户”,占奥运会300多枚金牌的1/3。这些“金牌大户”成为了今后中国奥组委开发的重点项目。学者鲍勇(2006年)对1984年以来的6届奥运会成绩从横向、纵向和剖面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即中国与其他国家、中国自身的奥运会成绩和中国各个项目之间的比较,并由此提出2008年我国奥运项目布局策略为“继续保持优势和潜优势项目;突出女子项目;加强集体项目;开发新兴项目;突破欧美体育强国的弱势项目,进一步挖掘‘119工程’的潜力”。[10]田麦久教授于2007年建立了对国家(地区)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的评定及优势、潜优势项目的遴选方法,并对我国备战北京奥运会提出“环境优化策略”、“双赢策略”、“偏食策略”、“凤飞策略”、“催化策略”以及“人才支前策略”五大潜优势项目超常规发展策略。[11][12]以上研究我们发现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面对不断变化的奥运赛场情况,我国竞技体育管理机构的领导或从事竞技体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对我国奥运项目布局也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改变,以期完成最优的项目布局,从而获得最佳的奥运成绩。同时,这些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也都为我国今后奥运会项目布局和设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在对国外的文献资料进行查询发现,欧美发达国家对奥运会项目布局的相关政策研究资料较少,可能与国家体育体制的差异相关,中国在“举国体制”下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对奥运项目合理的布局和调整。(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