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卦掌转旋内功:锻炼全身穴位,提升气血运行

八卦掌转旋内功:锻炼全身穴位,提升气血运行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八卦掌转旋内功的锻炼,可使肢体节节拧转,促进身体各部得到与日常活动不同的整体锻炼。八卦掌这种拧转的动作能使全身穴位在压挤和松舒的交替作用下得到刺激,开关利气,通经活络,有助于内气归聚丹田和流注肢体末梢。八卦掌穿转式的蹚泥走转,还具有融通内外气的锻炼的作用,刺激人体组织器官在两足的神经反射区域,改善相应组织器官机能的作用。

八卦掌转旋内功:锻炼全身穴位,提升气血运行

八卦掌转旋内功,是八卦掌的筑基功夫,也是基本功。全套由八式构成,简便易学。这套功法体现了八卦掌注重肢节拧旋、蹚步绕转的运动特点,注重“内修意气劲,外练骨肉筋”相统一的练法特点,通过修习能锻炼意、气、劲、形有序化配合的技能,养成八卦掌中一举手顾及三面、一动步照八方的能力,可为修习和掌握八卦掌拳培筑基础功夫。

通过八卦掌转旋内功的锻炼,可使肢体节节拧转,促进身体各部得到与日常活动不同的整体锻炼。八卦掌这种拧转的动作能使全身穴位在压挤和松舒的交替作用下得到刺激,开关利气,通经活络,有助于内气归聚丹田和流注肢体末梢。八卦掌穿转式的蹚泥走转,还具有融通内外气的锻炼的作用,刺激人体组织器官在两足的神经反射区域,改善相应组织器官机能的作用。

(一)预备姿势

口诀:心平气和锁心猿。

并步站立(图4-3-103)。

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同时横出一步呈开立状,两脚间距约与肩宽;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图4-3-104)。

练习时,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排除杂念,集中思想静心于练功中。

(二)养丹式

口诀:顶沉内聚息绵绵。

两手自然前抬至腹部同高,两指尖斜向下,手心向内;以吸气配合。

松肩、垂肘、塌腕,两手随即稍合抱,拇指朝上,其余指尖朝前,两掌相距约30厘米;胸部同时微含,使身躯舒松;以呼气配合(图4-3-105)。保持此姿势同时做腹式呼吸16次。

图4-3-103

图4-3-104

图4-3-105

练习时,头有稍上顶之意,头顶以下各部要向下松沉,保持身躯平正;两手合抱时,身体重心稍后移,两膝盖与两脚涌泉穴上下相对,两足十趾抓地。呼吸时要匀、细、深、长。每吸气时,全身有气归聚丹田之感;每呼气时,丹田之气流注身体梢节,肢体各节随意气外注而依次由上向下、由中向外节节松沉,以促进内气在肩、肘、腕依次松沉的催导下,穿肩、越肘、过腕,达于手指;在胯、膝、踝依次松沉的催导下,穿胯、越膝、过踝,达于足趾。呼吸次数以呼气计,不计吸气,以下相同。

(三)推磨式

口诀:吐推吞拉圆转磨。

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平提于右脚内侧;两手同时内旋翻掌成掌心向下状;以吸气配合(图4-3-106)。

左脚向左前方贴地蹚出一步,身体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双掌同时向左、向前平伸画弧;以呼气配合(图4-3-107)。

身体重心后移成坐步,两脚全掌贴地不变;两掌同时向左、向后平收画弧至腹前;以吸气配合(图4-3-108)。按此动作过程平移推磨8次。此为“左推磨式”。

收提左脚靠于右脚内踝处,以吸气配合;左脚下落,以呼气配合;平提右脚,以吸气配合。接着做“右推磨式”;动作过程与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图4-3-109~图4-3-112)。

图4-3-106

图4-3-107

图4-3-108

图4-3-109

图4-3-110

图4-3-111

图4-3-112

练习时,两手如把着磨杆推磨般,平平画圆。或想象两手心与地气相黏,似牵拉着一束地气承随手平绕般运动。在画圆的过程中,身体重心要缓缓平移,一呼一吸正好画一整圆。动作细节上,要注意膝不过前脚尖,上身不能前俯后仰的,臀部往回不能过脚跟。

(四)转掌式

口诀:滚钻争裹撑八面。

左脚向左前15°出脚,同时向左拧腰坐胯成八卦桩步;两手同时外旋朝左前伸出,并内旋翻成掌向左,食指竖起,其余四指梢节稍扣劲;眼视左手食指尖;以呼气配合(图4-3-113、图4-3-114)。保持此姿势做腹式深呼吸8次。

向右转腰回正,同时带动两臂至体前平举;眼视双掌;以吸气配合(图4-3-115)。

图4-3-113

图4-3-114

图4-3-115

左脚收并;双掌同时收至腹前;以呼气配合。此为“左转掌式”。

右脚平提起,以吸气配合(图4-3-116);接着做“右转掌式”,动作过程与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图4-3-117~图4-3-120)。

图4-3-116

图4-3-117

图4-3-118

练习时,出势两臂要有“滚、钻、争、裹”四劲,即手臂须旋转(滚)伸出(钻),拇指与桡骨还要侧着外拧(争),小指与尺骨侧同时着意内拧(裹)。反之,亦然。定势保持姿势时,要注意体会气感与肌肉感。每呼气时,丹田气向身体梢部流注,肢体则节节松沉。上肢,依次放松肩、肘、腕关节,催导内气经肩、越肘、过腕,达于手指,使掌心有外撑感,手梢有扣物感,两臂外撑导致拔背,背部出现后撑感(气贴背)。下肢,依次放松胯、膝、踝关节,催导内气经胯、越膝、过踝,达于脚趾,使脚趾有抓地感。具体练习过程中,呼气与松沉一致的意念要轻缓,不可猛促,不能引起外形动作的明显变化,应始终保持头顶项顺,畅胸溜臀,落胯屈膝,扣趾抓地。

图4-3-119

图4-3-120

(五)盘旋式

口诀:腰如轴转臂旋绕。

以腰带动两掌在腹前沿顺时针画一平圆形;身体重心同时移至右脚,左脚向左横开一步;以吸气配合。

身体重心向左移;两掌掌心向上、向左侧抬起;紧跟身体重心向右移,两手向右平摆,以左掌掌沿切击右腰侧带脉;眼随手走;以呼气配合(图4-3-121、图4-3-122)。

图4-3-121

图4-3-122

两脚足趾抓地不动,身体重心移中,同时向左后拧转至极;左掌随转身同时沿带脉摩绕一周,两手心向上,右掌随即转落于左腰侧;眼随左掌;以吸气配合(图4-3-123)。

身体重心向左移,腰部同时右拧带动左臂伸至左侧,以肘关节为轴,使左掌保持掌心向上,由前向右、向后、向左在左侧方画一平圆形,右掌同时随附左肘下;眼随左手;以呼气配合(图4-3-124)。此为“左盘旋式”。

然后,双臂右摆,接着做“右盘旋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左右姿势相反(图4-3-125~图4-3-128)。

按此左右盘旋共做8次之后,身体转正呈俯掌两臂平举状;以吸气配合(图4-3-129)。(www.xing528.com)

图4-3-123

图4-3-124

图4-3-125

图4-3-126

图4-3-127

图4-3-128

图4-3-129

练习时,动作过程要连续进行,不能间断或停滞,同时注意体会以腰转带臂旋,掌切带脉时,稍加快呼气,以促呼气。其他则应正常均匀呼吸。

(六)拧转式

口诀:身似绳拧头顶悬。

右脚内扣45°(图4-3-130);两手同时屈肘圆臂、右上左下、手心相对摆于体前;眼视右掌;以吸气配合(图4-3-131)。

左脚外摆45°,身体向左拧;左掌同时向上外旋拧领,右掌同时经胸前于左腋下向后推撑;眼视左侧方;以呼气配合(图4-3-132,正视图4-3-133)。保持此姿势做腹式深呼吸8次。此为“左拧转式”。

图4-3-130

图4-3-131

图4-3-132

然后做“右拧转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左右姿势相反(图4-3-134、图4-3-135)。

右脚内扣朝前,身体同时回转朝前,左脚平提收于右脚内侧;右掌同时内旋下落,两掌俯掌收于腹前;眼视前方;以吸气配合(图4-3-136)。

图4-3-133

图4-3-134

图4-3-135

图4-3-136

练习时,整个动作过程要保持头顶上领,沉敛臀,身体重心平移时,四肢与身体处于不断向左或向右拧转中,定势时身体处于绳拧状;每呼气时,体会缓缓以意气注于两手的感觉,上手外旋时拧动,下手向后时推撑,强化绳拧感觉。动作不可用力过猛或刻意蛮力。

(七)穿转式

口诀:沿圈摆扣蹚泥行。

左脚朝左前蹚出一步,右脚同时蹚上步,左脚蹚出一步,右脚再扣上一步,四步脚蹚轨迷呈左弧线形,正合一个半圆;双掌同时先外旋前伸,后随走转再内旋翻拧成掌对圆心;眼随视左手食指;以呼气配合(图4-3-137~图4-3-140)。此为“左穿转”。

图4-3-137

图4-3-138

图4-3-139

图4-3-140

然后,蹚出右步接着做“右穿转”,动作与“左穿转”相同,唯姿势左右相反(图4-3-141~图4-3-146)。

图4-3-141

图4-3-142

图4-3-143

图4-3-144

图4-3-145

图4-3-146

练习时,穿转整个动作要连贯圆活,手脚均匀动作。脚步蹚进时,有“步若蹚泥”的意念,移动脚先蹬地提离地面(蹬劲),以踝部向前踢物之劲促足前移(踢劲),靠近支撑脚内踝前迈(摩劲),至将落地时再向前探出寸许(探劲),再以全脚掌平踩踏于地,如踩毒蝎般(踩劲)。此谓八卦掌中“一意五劲”之法。

(八)收势

口诀:转旋八卦返先天。

左脚向左前弧形蹚出一步;两掌同时内旋翻掌相对掌呈圆形;眼视左手食指成转掌式;以呼气配合(图4-3-147)(动作1);身体稍右转,双臂前伸平起;眼看双掌;以吸气配合(图4-3-148)(动作2);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并于右脚内侧,慢慢直膝立起;双臂同时屈肘,双掌缓缓下落垂于体侧;眼视前方;以呼气配合(图4-3-149)(动作3)。

图4-3-147

图4-3-148

图4-3-149

练习时,转掌随呼气松沉肢体,稍保持定型,再做动作2、3。“转旋八卦返先天”,即练习此功法能“取坎填离”,使水上火下,养炼内丹。长期练习,能返璞归真,驻形延年。从八卦图上来看,后天八卦图为坎(☵)在下,离(☲)在上。经过锻炼,坎卦画中间的阳爻(—)与离卦画中间的阴爻(--)交换(即取坎填离)后,在上的卦画成了“☰”,在下的卦画成了“☷”。正与先天八卦图的乾坤位相合。因而成为“转旋八卦返先天”(图4-3-150)。

图4-3-1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