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的发现,也和武术形成发展一样,是我国广大人民在经年累月中与疾病做斗争的产物。而内功锻炼与经络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通过练习武术内功,有时可以体会到气血在经络路线上走动的感觉。所以,有练功体会的李时珍就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一著名的论断。后有《针灸指南》一书,也有记载着:“学习针灸者,必先自愿练习……静坐功夫,则人身内经脉之流行及气化之开阖,始有确实根据,然后循经取穴,心目洞明,否则无法可以证实”。从这些记载来看,通过练功是可以体会到人身内经脉的运行。因此,无论是在练功实践上,还是理论探讨上,研究经络学说,都有着其重要的意义。
内功锻炼对于经脉气血的运行,还起着很大的作用。内功锻炼通过全身放松,把注意力集中,逐渐转向身体内部,再通过呼吸锻炼的鼓荡推动,更可以使全身经络上的气血畅通,甚至可使某些阻塞的现象能够得到改善,经气也随之充实。
内功在经络方面与奇经八脉的关系甚为密切。因为,奇经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冲、任、督、带八脉,有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正如《奇经八脉考》中所说:“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所以,当练内功一个时期时,正经的经气充实后,就可能在奇经八脉上有经气走动的感觉。(www.xing528.com)
宋代张紫阳的《八脉经》,就是专讲练功与奇经八脉关系的一部专书。李时珍强调奇经八脉的重要性和练功的关系,就是以此书为指导思想的。《八脉经》中论述:“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炁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而从练功实践来看,八脉中更以督脉、任脉为重要。所以,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就指出:“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李时珍还进一步联系与练功的关系说:“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炎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他还引俞琰的《周易参同契》中的话说:“医书有任督两脉,人能通此两脉,则百脉皆通。”李时珍又引征长寿动作来加以证实说:“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两物皆长寿。”
一些练功的书上也把这种在任、督等脉上经气走动的感觉分为小周天、大周天两大类。只在任脉、督脉上走动的称为小周天,兼通其他各脉的称为大周天。这种感觉可能是经脉本身在执行它调节气血时所出现的活跃情况,是自然现象。当然,在练功中不能盲目追求或夸张这些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