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的学习不仅要努力练习,而且要会学和巧练。因为声乐的技艺并不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最好体现,量变的体现只能在声乐作品的积累上,声乐作品的积累则意味着上述所谈到的“音乐文化”和“音乐语言”的积累,但对于声乐学习者的声音来说,并不是每天无休止的练习就能达到的良好的效果,声乐艺术的“乐器”是嗓子,机械地演唱和练习不但对于声乐演唱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之外,而且对于嗓音健康也会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声乐的演唱除了教师在声乐课中的引导之外,演唱者的课下练习也是极为重要的,不论是演唱还是演奏,练习方法都应该围绕“实际练习”和“精神练习”来展开。
(一)实际练习
著名心理学家加涅所提出的八个学习类型和声乐演唱艺术极为相似,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合、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这个过程如果用声乐演唱来解释的话,可以是整体感知作品的音乐声音属于信号学习,作品中的音乐识别作为刺激—反应学习,之后的练习中,听到几个音就可以渐渐搭建下一个音或另外几个音,连锁的预期状态成为连锁学习,“音乐语言”的学习(音乐要素和组织形式等)属于言语联合学习,也是基本的概念学习,辨别不同声乐作品的文化风格和不同作曲家的作曲风格属于辨别学习,通过迁移和泛化多样性而达到更高的概念学习。而原理学习构建对声乐一些技术技巧的学习,为之后的“二度创作”的创造性活动进行问题解决,然后才能达到预期的情感的表达。
实际练习中,声乐学习者其实并不是只要感情用到位声音就能附带出感情的。很多学习者都会苦恼“声情并茂”的真正含义,而有的时候还会遇到技术不到位反而想用“情”去练习却还是唱不出具有情感的声音。因此,细微差别上的不同感受和反应,笔者认为“情感”的产生不仅不是真正可以运用的生活情感,而是音乐中语气语调的附带结果,当然,生活经验的丰富可以增长演唱者的阅历,当然,更多的应该是音乐经验的积累对于声乐演唱的特殊效果,而生活阅历的积累只能是在声乐作品中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感受,是音乐本质之外的价值判断,而相对于美感的声音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我们更多的实际练习是围绕于声音的审美感受,在不断地强化训练中,调节大脑的听觉和内心听觉,重视“音乐语言”的学习和理解,建立正确的审美认知才是较为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从有效的声乐实际练习中激发出情感的表达。
(二)精神练习
“精神练习”涵盖了声乐演唱者需要多用脑、多走心的练习要求,声乐艺术有其专长的表现世界,听觉审美就应该靠听觉去体验,而其他从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审美情感只能靠心灵去感受,这些所谓的理解与认识,而后达到的精神状态都成为练习中审美过程的副产品。虽然我们的机体对于声乐演唱的调节结果是整合性,但是演唱过程中,个人演唱的注意力却无法同时注意多个音乐要素,因此这样的心理活动是微妙而复杂的。此时,“精神练习”的作用就是从简单的声音感知学习开始,然后进行不断的调节适应复杂的概念性学习,“概念性”即对于“音乐语言”的学习。(www.xing528.com)
“精神练习”依靠的是实际练习,当演唱者在实际的练习准确地把握了“音乐语言”之后,就会逐渐形成内心听觉意象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没有发出声音的状态下,用内心听觉形成的声音和意象来增加对作品更深刻的演唱和理解。有的时候,感悟就在一瞬间,也许在不断练习时遇到一个环节的脱节问题,在“精神练习”的大脑环境下就能解决,在进行之后的实际练习时就能很清楚地明白应该怎么去做。当然,“精神练习”的整体链条很难完全丝毫不差地练习下来,更多的其实是某个部分的想象练习,比如声音的高位置带给听众的审美感受,高位置的点处于哪里,需要如何调节等是可以由“精神练习”完成的,整体的“精神练习”只能依靠于对乐谱的声音感知练习,是需要一些视觉上的联觉辅助的。多数有关精神练习的实验表明:精神练习优于不做练习,但不如实际练习有效。
迄今为止,人类的进化已经相当复杂,人类具体产生的情感界限还未能有一个严格的理论框架。因此,对于人类情感的表达是如何开始的应该也存在许多方面的未知数。论及声乐艺术和情感,并不是我们单纯地将两者结合就能进行因果关系的简单研究的,即单纯地谈论“因为有了情感才有好的声音”和“因为好听的声音从而表达了情感”的论断都是有所欠缺的。音乐艺术的本质功能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要去认识和理解音乐,如果让音乐体现一些内容,那么,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都将比音乐更直接而准确。所以,音乐的功能就是使人们获得丰富的心灵体验与听觉的审美享受。而声乐艺术表演中情感的表达不是我们自身去创造就会有的,它需要我们真正地学会运用“音乐的语言”。
音乐才能相关于人的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的存在一部分是天生赋予,另一部分我们可以积极地进行训练,在长期且有效地训练与强化下,音乐才能对于声乐表演中情感的表达是可以有所提高的,加之具有效率的“重复”练习,目的是在有意识的声乐作品的音乐注意力中“重复”强化大脑的听觉皮层对于声音的反应,这样我们才能让大脑调节和形成更多的“音乐语言”的空间,由此内心听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在声音的情感表达上增添连锁反应的色彩。
音乐文化也是由音乐语言来传达和表现的,分析作品的文化可以为声乐艺术表演的情感传达提供纽带。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手法,都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他所属国家的地域文化,在这些音乐语言的发掘中,声乐演唱者逐渐锻炼出对于一位作曲家的特定听觉感受,对于声乐作品的听觉感受,演唱者则需要在实践练习中,在实际练习和精神练习上不断进行有效“重复”,增强本真的审美享受,从而会更加细致地完成特定的曲目所形成的声音意象和内心听觉,那么,声乐作品中演唱情感的表达也随之会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