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唱声音位置的把握主要应是对基音位置和泛音位置的把握。
(一)基音位置
歌唱的基音产生于声带的振动作用,正确的基音位置应以声门为基础。但问题在于歌唱中的声门位置却是不固定的,因为声门位于喉头之中,随着喉头位置在歌唱发声时的移动,声门位置也必然会移动。因此,基音位置的正确与否必然受到喉头位置的制约。就某一个人而言,在唱不同的音高时,其喉头位置一般会发生相应变化。就不同的人而言,各人在歌唱中的基本喉头位置都不尽相同。
一般认为,喉头放下之后,有利于组成喉器的有关软骨、喉肌的运动,可有效增强喉肌的运动能力和扩大喉器的结构空间,较低的喉头位置可以让声带在喉器中得到较充分的运动。因此,理想的基音位置应是建立在较低的喉头基础之上。但也有人主张喉头位置应绝对的低,甚至不惜以压迫喉头的极端手段来获得喉头的绝对低位置。由于各人的歌唱生理条件不可能完全一样,每个人都应有适合自己的喉头位置,而不应盲目追求绝对的低喉头位置。
在具体操作中,可通过大开口的深呼吸来感觉和找到尽量低的歌唱喉头位置。当我们在做大开口深呼吸运动时,喉头一般都会自然处于较低的位置,在歌唱发声运动中只要能够保持喉头的这一状态,即可获得理想的基音位置。[4]
(二)泛音位置
在歌唱中,所有的共鸣腔内随时都充满着空气,并形成所谓的空气柱,泛音即由歌唱气息运动引起的空气柱振动所致。因此,歌唱泛音的位置形成就在于各共鸣腔体对空气柱的收缩调节作用。例如,当咽管的管径收缩变细时,其中的泛音频率也随之变高,从而获得较高的泛音位置。反之,当咽管的管径松弛变粗时,其中的泛音频率则随之变低,从而获得较低的泛音位置。
(三)高位置声音
高位置就是要求歌唱者在所有的声区里唱每一个音与每一个字时,都要把声音的共鸣焦点集中在头腔共鸣里,有头腔共鸣的色彩和音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头声”。高位置的声音效果就是头声的效果。声音的位置越高,头声的成分越多,音色就越优美,音质就越纯净。当今中外歌唱家都认为:谁获得了头声,谁就能永葆声音的青春。因此,声音的位置问题在歌唱中就显得十分重要:用高位置去获得头声就成为歌唱者梦寐以求的共同目标。
1.高位置声音的认识
声音的“位置”,主要是指鼻窦,即眉心周围的共鸣音响,也就是咽腔共鸣在鼻腔中继续共鸣后向面部的反射。歌唱中无论是高音区、中音区还是低音区,都要具有该部位的共鸣音响。
声音的高位置是相对于低位置而言的,声音的高位置是歌唱发音的一种正确的声音效果,是各个发声器官、歌唱机能有机配合、协调运动、整体发音的一种感觉。高位置的声音集中、圆润、悦耳、富有弹性,它既有相当的音量,又能够轻松自如地随意控制声音的强弱变化,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而低位置的声音则是在下颌产生,它没有充分的头声色彩,缺乏足够的音量,声音听上去是开放、扁平而发散的。低位置的歌唱声音着力点在喉部,容易使喉部紧张,同时也使声音被挤压,在演唱高音时会使喉咙逼紧、音准偏低,长期下去,噪声就会失去光泽、缺乏弹性,也就会致使声音出现沙哑和虚空的不良现象。
此外,如果从视觉和触觉方面来讲,声音的位置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从听觉上来说,它又是直接的、具体的,因为声音是由听觉感受的,同时它又指挥着、控制着、调节着发音。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要常用听觉和发音感觉来分辨位置的高与低。对声音位置的训练,要在平时的学习与训练中不断地积累,并细心地体会,因为它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演唱者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
2.高位置声音的特征
(1)高位置声音的艺术特征
声音的客观特征被称作物理特征,如“振幅、振频”等,其主观特征称为“心理听觉特征”,如“音量、音色”等。在歌唱中是否具有高位置的声音,其艺术特征表现如下。
从发声基础看:低位置的声音,发声建立在咽部肌肉紧张和呼吸的基础上;而高位置的声音则建立在呼吸弹性而稳定的支持和共鸣的灵活调节上。
从声音的心理听觉和“视觉”形象上看:低位置的声音是横、扁、散的,其声音缺乏致远性;而高位置的声音听上去是圆、竖、集中的,其声音具有穿透性。
从音量上看:低位置的声音由于逼近喉部肌肉,缺乏呼吸支持,因此音量不能根据作品和人物感情需要做必需的强弱变化;而高位置的声音依靠呼吸的弹性支持,声音能做到收放自如。
从音色上看:低位置的声音缺乏共鸣而造成声音尖亮,僵硬刺耳;而高位置的声音具有泛音层次丰富的共鸣和共鸣焦点,声音柔和、圆润,给听众以审美愉悦。
(2)高位置声音的心理视觉特征(www.xing528.com)
歌唱艺术遵循“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的艺术规律。优秀的歌唱者对高位置的声音,首先应具有高度敏锐的心理视觉形象。
心理听觉的预先调节能迅速引发歌唱发声器官的调节,尤其是口咽腔的形状和喉腔机能的调节。振源体和共鸣体的调节产生向上飞升的声束,从低音到高音,随着音高的变化,不断向垂直线后的咽区上方飞升。声束的顶端产生我们所感受到的共鸣焦点,即歌唱追求的高位置。
对于不同音高上不同母音的音形、音响、音色的调节,要通过歌唱者长期反复练习,“刻印”在头脑中,从而形成一种下意识的歌唱行为。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歌唱者在“变”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
3.高位置声音的获得方法
获得高位置声音的关键是要使整个音域保持头腔的共鸣。高位置声音的获得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获得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头声色彩外,还来自呼吸、发声、共鸣等诸环节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作用。因此,高位置虽然是歌唱发音的一种感觉,声音效果具有抽象性,但它却又是由许多具体的发声器官歌唱机能状态、歌唱心理素质等因素有机配合、整体发音产生的综合效果。
要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效果,就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要有正确的呼吸方法与良好的气息支持
在歌唱发声中,深呼吸与高位置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只有通过正确的气息支持,才能获得正确的声音位置。
(2)要有正确的喉头位置和打开喉咙的状态
打开喉咙是为了得到最佳的声音位置。口咽腔的充分打开,后咽壁的挺立和喉头位置的稳定,对获得声音的高位置有其特殊的作用。
(3)要有正确的声音走向
把声音引向“面罩”,集中在鼻腔顶端的眉心和前额到头顶的地方,摆脱喉头肌肉紧张用力的干扰,克服喉音和过于靠后的声音,使声音远离喉头、超脱过头。这样就能达到声音的高位置。
(4)要有正确的起音
柔和平滑的起音是获得高位置声音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5)用闭口或开口的哼鸣练习
这样才能找到头腔共鸣的集中点,从而得到最好的声音位置感。
(6)用“u”元音练习
用“u”元音练习,从而找到通向头腔共鸣的通道,把声音引向头腔的位置,从而获得最好的声音位置。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要想较好地掌握声音的高位置这一技术,是要包括多方面因素的。为此,我们只有在正确的位置要领和意识的指导下,使歌唱机能协调运动、整体配合,同时加以综合的训练手段,并不断地实践与细心体会,才能最终真正掌握歌唱发声的高位置这一技术问题,才能进一步为我们的学习积淀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