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位置发声的训练与方法

高位置发声的训练与方法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声音的“高位置”,是指歌唱发音的一种正确的声音效果,是各个发声器官、歌唱机能有机配合、协调运动、整体发音的一种感觉。我们可以从高位置声音的三个标准进行分析。(二)获取声音“高位置”的方法“高位置”声音的获得是歌唱发声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高位置声音的获得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获得来自呼吸、发声、共鸣,特别是良好的头声色彩等诸环节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作用。

高位置发声的训练与方法

(一)声音的“高位置”

“声音位置”这一概念,对声乐学习者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歌唱发声、声乐教学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是指歌唱出字、出声的集中点,也是共鸣的集中点。高位置实际是指声音需要有头腔共鸣的位置,有头腔共鸣的声音就是有高位置的声音,失去头腔共鸣,声音的位置就低。

正确的声音位置能诱导声音获得丰富的头腔共鸣、整体共鸣和优美的音色,这种具有高位置的头声,音质纯净、音色优美、柔和明亮、轻松灵活、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并容易使声音统一、吐字清晰、音准好,是最富有表现力的声音。

歌唱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声音位置的高与低,反过来,高位置的概念和意识的正确形成又促进了歌唱方法的快速发展。保持高位置的歌唱方法是保证歌声优美流畅、贯通统一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科学发声的基本要求,同时还是发展和完善歌唱技巧必不可少的条件。

1.什么是“高位置”的声音

歌唱中所指的声音“位置”,主要是指鼻窦,即眉心周围的共鸣音响,也就是咽腔共鸣在鼻腔中继续共鸣后向面部的反射。在歌唱中,无论是高音区、中音区还是低音区,都应具有该部位的共鸣音响。声音的“高位置”,是指歌唱发音的一种正确的声音效果,是各个发声器官、歌唱机能有机配合、协调运动、整体发音的一种感觉。高位置的声音集中、圆润、悦耳且富有弹性,它既有一定的音量,又能够轻松自如地控制声音的强弱变化,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2.获取高位置的标志

如果从视觉和触觉方面来讲,声音的位置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从听觉上来说,它却又是直接的、具体的,同时它又指挥着、控制着、调节着发音。所以,在平时的声乐训练中,我们要常用听觉和发音感觉来分辨声音位置的高与低。那么,如何判断声音是否处于高位置呢?我们可以从高位置声音的三个标准进行分析。

第一,当声音进入头腔后,歌唱者会明显感觉到声音在头腔有震动感和麻木感,这种振动感就是头腔共鸣,即高位置。有些歌者在歌唱发声时感到头腔晕晕乎乎的,这就说明了声音进入了头腔并产生了这种振动感。[2]

第二,凡是头腔共鸣好的歌唱者,声音里都有明显的高泛音。对这种高泛音的描述,不同的歌唱家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称之为“鸣响”“蜂鸣”,也有人称其为“小灯泡”“小亮点”等。这种高泛音不但别人听得见,而且歌者本人也能清楚地听见。如果歌者本人对于头腔里的这种颤动感不明显,说明头腔共鸣就不充分,声音就没有真正地获得高位置,那么发出的声音就不会有光彩。

第三,头腔共鸣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众所周知,声音大并不一定传得远,只有获得头腔共鸣而具有高位置的声音,才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使声音传得很远。检验歌唱者是否获得了真正的头腔共鸣时,可以请别人在远处听,如果听到了远扬而具有穿透力的声音,便是获得了头腔共鸣而产生的高位置声音。

上面所谈的振动感、高泛音及穿透力都是检验头腔共鸣的有效手段。当歌唱者真正获得头腔共鸣时,就会同时感受到以上三点,相反则说明其的声音没有真正进入头腔或头腔共鸣不够充分,没有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二)获取声音“高位置”的方法

“高位置”声音的获得是歌唱发声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在整个音域中每个音都应具有相对统一的头声色彩,整个音域保持头腔的共鸣,是获得高位置声音的关键所在。

此外,高位置声音的获得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获得来自呼吸、发声、共鸣,特别是良好的头声色彩等诸环节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作用。因此,高位置虽然是歌唱发音的一种感觉,声音效果具有抽象性,但它却又是由具体的发声器官、歌唱机能状态、歌唱心理素质等因素有机配合,整体协作发音产生的综合效果。要想获得高位置的声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正确运用呼吸方法

良好的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生命力,有气才有声,有声必有气。如果没有正确、自然的深呼吸,就没有正确的歌唱发音,更谈不上高位置的歌唱声音,所以要想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就必须有正确的呼吸方法与良好的气息支持。在歌唱发声中,深呼吸与高位置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只有拥有了正确的气息支持,才能获得正确的声音位置。

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教师就必须从歌唱气息的原理入手。教师必须在每一次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并理解歌唱气息与正常呼吸的异同之处,使他们了解到歌唱气息形成的原理,并能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奠定好高位置发声训练的理论基础,再由教师进行示范和循循善诱的引导,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高位置发声”,发声的“高位置”在何处,“高位置发声”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一般来说,声音的位置随着气息的加深而升高。只有呼吸对了,才能为声带的振动提供有效的动力。气息训练中,我们通常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单纯地用语言来阐释这种呼吸法,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要想让这些歌唱呼吸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消化,教师必须把无形的理论变得有形,可采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法来讲授,比如在训练中借助其他科学领域中的原理,如“气球效应”“滴管效应”“喷泉效应”“针管效应”等来解释歌唱气息中的原理。

当歌唱者把呼吸的着力点真正放到横膈膜和小腹支点上,才不会用胸部、肩部、颈部、下巴等部位的肌肉去帮忙控制气息,才可以消除喉咙外部肌肉的紧张,而尽量排除其对喉咙内部包括声带运动的干扰,才可以使控制声带运动的喉内肌肉群得到真正的解放,从而为真正获得良好的声音位置奠定一个坚实而稳定的基础。由此可见,获得高位置声音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掌握一个科学的、正确的、合理的、自然的深度呼吸。

2.充分自然地打开共鸣腔体

充分而自然地打开共鸣腔体是掌握高位置发声技术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声音的高位置主要是指声音共鸣的焦点比较高,而良好的共鸣又是来自各个腔体的综合运用,所以腔体的打开合适程度将直接决定声音位置的高低。

人体所涉及的发音腔体主要有头腔、口腔、鼻腔、喉腔、咽腔和胸腔。而腔体的打开指的也正是以上这些腔体连通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能随着音高的变化不断调整的通道,使声音自然、丰满、集中地传出。要实现这种腔体的打开,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以软腭为中心的鼻咽腔上通道的打开。人的软膊位于上颚后部,介于鼻腔与咽腔之间,起桥梁纽带作用。平常我们讲话时,软腭一般处于放松、下垂的状态,歌唱时要求软腭上抬形成一个棚顶,以打通鼻咽腔。软腭在上抬的过程中一定是自然的,不能有任何一点僵劲。软腭应往脑后上方移动,并且要尽量做到最充分的上抬,这时应感受到鼻腔与咽腔之间的通透,同时体会此刻面部的精神已经到了极为兴奋的状态,努力保持这种精神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包括接下来发声的过程中也要一直保持。(www.xing528.com)

二是以喉咙为中心的喉咽腔下通道的打开。打开喉咙既是打开腔体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调节声带机能状态的主要手段。充分打开喉咽腔,形成正确的喉头位置和打开喉咙的状态。口咽腔的充分打开、后咽壁的挺立和喉头位置的稳定,对获得声音的高位置有其特殊的作用,而打开喉咙是为了获得最佳的声音位置。

3.注意母音的形成变化位置

从歌唱发声角度来说,其声音一般是由母音来传送的。母音可以灵活的变化声音色彩和音量。对于高位置声音来说,母音正确形成的位置是在咽部。在咽腔的作用下,母音之间的转换连贯自如,从音域的最低音到最高音,必须把母音唱圆,唱圆的主要目的是使声区自上而下协调统一,这对于高位置声音的获得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在歌唱发声中,为了使母音之间的转化过渡和整个音区协调一致,我们应首先在思想上预先有变圆母音的形状与设想,然后再用咽腔来做适当的调节。但如果这种概念不正确,就会使咽腔调节失误,从而造成吐字不清、声音模糊,也就影响了歌唱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因此,演唱者在训练过程中,必须预先设计好一个母音变圆的过程,即必须知道从原来的纯母音开头到所要变圆的感觉以及变圆后音响改变的感觉。正确的母音形象与准确的音高,是在咽腔的准确调节下,使声音形成“音柱”直接进入头腔,这样所产生的声音效果也就必然更具光彩与穿透力。由此可见,各种母音的音响在咽腔管道共鸣中变圆对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并使这种高位置贯穿于整个音域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正确的起音

关于如何起音的问题,在声音训练中也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稳定打开的喉咙为起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准确而纯净的起音则是由声带的积极闭合而产生的。它们使声音直接进入头腔产生共鸣,以此为获得良好的声音位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就起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该用柔和的声音起音,也就是说用软起音,而不是用硬起音。因为用轻而柔和的声音能够较容易地控制住自己的发声器官;其次,应注意放松喉咙和声带,并以一个较深、轻松而又柔和的感觉去打开喉咙。气息的推动和声带闭合在发声时要同时进行,起音后呼吸支持要立刻跟上,气息要有流动的感觉,咬字吐字既要清楚又要自然,嘴唇的动作必须与气息的推动融为一体。可以说,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讲,柔和平滑的起音是获得高位置声音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5.混合声的合理运用

要想使身体的各个共鸣腔体与不同的声区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就必须把真假声进行混合使用,以保证歌唱的整体性与完整性。因为,一方面混合声可以很好地解决声音的换声点问题,将高、中、低三个不同声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仅拓展了演唱者的音域,而且还避免了“破音”的出现。同时,这种声音本身音质干净、集中,富于穿透力,更容易送进腔体,形成良好的高位置声音。另一方面,由于高位置声音的获得主要是以头腔共鸣为主导的(其他机体组织当然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假声的成分就相对要多一些。但这种高位置的获得绝非头腔共鸣所能单独完成的,它同时还需要胸腔等其他各共鸣腔体的有效支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声。只有把它们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才能使我们的音色变得自然、统一、协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要想较好地掌握发声的高位置这一技巧,是需要包括多方面训练才能达到的。为此,我们只有在正确的位置要领和意识的指导下,使歌唱机能协调运动、整体配合,同时加以综合的训练,并不断地实践、细心体会,才能最终真正掌握歌唱发声的“高位置”这一技术,才能进一步为我们的声乐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高位置发声的训练

1.微笑练唱法

微笑容易使声音进入头腔。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笑时的声音位置很高,并且有很强的穿透力。因为人在微笑时能使后咽腔打开,自然提起上口盖,小舌放松适度地拍起,这些都为声音进入头腔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哼唱练声法

哼唱是常用的一种练声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头腔的共鸣,从而找到声音的高位置。当然这种哼唱必须是建立在良好的气息支持和打开喉咙的基础上,否则是哼不到头腔里去的。哼唱时应感觉到声音是集中在鼻腔顶端,眉眼的后上方,不管声音的高低如何变化,声音的位置都应保持在这个部位上。

用“u”母音的练习,有利于找到通向头腔共鸣的通道,把声音引向头腔的位置,从而获得最好的声音位置。

3.哼鸣练习法

要有正确的声音走向,把声音引向“面罩”,集中在鼻腔顶端的眉心和前额到头顶的地方,摆脱喉头肌肉紧张用力的干扰,克服喉音和过于靠后的声音,使声音远离喉头、越过喉头,从而达到声音的高位置。

不张大嘴有助于找到头腔共鸣,并可以迫使口腔里面打开,即打开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嘴张得太大了,会使声音直接从口腔出来,进入面罩也就比较难,而歌唱时嘴开得小一些可以帮助打开喉咙,更有利于获得面罩共鸣。用闭口或开口的哼鸣练习,找到头腔共鸣的集中点,从而得到最好的声音位置感。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张小嘴歌唱时要保持半打哈欠的感觉。

4.小声练唱法

声音洪亮应该是歌者所具备的优点,但过分追求音量很可能造成气僵、喉咙紧、声音散、位置低等问题。小声练唱可以克服气息僵、喉咙紧等不利于歌唱发声的因素,而且更有利于体会和寻找头腔共鸣。所以那些过分追求音量的人,要想获得充分的头腔共鸣,小声练多于大声练是必经之路。

5.保持高位置说话的习惯

保持高位置说话的习惯是巩固头腔共鸣较好的方法。一个人如果在平时说话的时候能够故意放下喉咙,抬起上软腭和笑肌,并有意识地把声音送进头腔,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对学习声乐很有帮助。歌唱者好不容易在练声中找到的共鸣位置,却在讲话时全部被破坏掉了,不能不说这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