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合唱的百年传承与发展

中国合唱的百年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唱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聂耳、冼星海学习西方专业技法创作的《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可称为合唱之魂。冼星海的《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和《牺盟大合唱》都是各具特色的合唱作品。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二十年来,中国合唱有很大发展,田青的《云南风情》、谭盾的《蜀道行》、陆在易的《中国,我可爱的母亲》等大量合唱作品都是我国合唱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国合唱的百年传承与发展

合唱是指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歌唱者按自己一组的曲调,同时演唱同一首乐曲,它是一种具有高低各声部的集体演唱形式。

合唱艺术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合唱,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合唱不同于一般的独唱和重唱,在单声部齐唱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人的声音特点。在人数上,合唱不能低于12人,人数太少就可能同重唱的形式相混淆。合唱形式按旋律声部划分,可分为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按声音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与混声合唱等。合唱一般用钢琴或乐队伴奏,也有无伴奏的合唱、领唱合唱等形式。合唱具有庞大的气势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音响上讲究整体的融合性,各声部音色要求统一集中,声部之间音量配合要平衡,同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整体协调性,因此对音准、节奏、速度的掌握十分重要。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能够直接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具有五方面特点:第一,音域宽广。合唱的音域是所有参与者音域的总和,从男低声部的最低音到女高声部的最高音可达到三个半至四个八度;第二,音色丰富。合唱中包含男女高、中、低声部中所有的戏剧、抒情种类,还有每个人的不同音色以及各种音色的不同组合情况;第三,力度变化大。合唱所能够胜任的力度变化范围大,任何个人都是不能与之相比的;第四,音响层次多。由于合唱是多声部音乐,不同的和弦、不同的和弦转位、不同的声部组合、不同的力度级别、不同的音色变化等都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和层次;第五,表现力强。合唱可以表现各个种类的作品,不论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不论哪一历史时期、何种情绪、何种风格的作品,都可以通过合唱进行完美的表现。(www.xing528.com)

合唱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学堂乐歌时期,有李叔同的《春游》《送别》、赵元任的《海韵》、黄自创作的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等。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聂耳冼星海学习西方专业技法创作的《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可称为合唱之魂。冼星海的《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和《牺盟大合唱》都是各具特色的合唱作品。20世纪60年代以刘炽的《祖国颂》为代表,是合唱的辉煌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二十年来,中国合唱有很大发展,田青的《云南风情》、谭盾的《蜀道行》、陆在易的《中国,我可爱的母亲》等大量合唱作品都是我国合唱经典之作,深受人们的喜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