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技术

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技术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澳大利亚和部分欧美国家通过补偿大范围铺建道路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在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生态学原则,力求减少物种丧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针对青藏铁路冻土区无论在工程防护或是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方面都有了较成功的经验。综上所述,冻土区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较少,虽然在冻土区铁路修建中的环保措施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针对冻土区高速公路建设还没有一套完备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技术

在公路建设中生态保护技术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国内外均做了大量研究。在此进程中的一些标志性年份被人们铭记: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新建公路必须进行生态恢复;1979年第16届国际道路会议维也纳召开,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新建与改建的道路必须考虑建设过程中对道路的环境保护;1995年9月举行的第20届国际道路会议对世界上一部分国家进行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状况做了一次调查,目的是督促各国加强公路环境保护的研究。

澳大利亚和部分欧美国家通过补偿大范围铺建道路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在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生态学原则,力求减少物种丧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在边坡防护方面,加拿大和美国在公路建设中十分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例如在公路建设中强调保护自然与历史遗迹,公路沿线建立生物通道,保持自然及生物的连续性;公路建设中明确规定了公路项目与自然区域要尽量保持距离,将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在边坡防护的应用中,已基本取缔了喷射水泥砂浆护面和浆砌片石等破坏自然环境的工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柔性支护和绿化措施。法国、瑞士、德国、荷兰、日本等国在生态建设方面的研究也已开展多年。法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重视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修建高速公路的同时利用取土场修建了两个生物栖息场所。德国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对于敏感保护目标首先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开,在无法避开的情况下将采取措施进行异地补偿。公路边坡采用倒角处理减少边坡棱角,再采用草、灌木植物进行绿化,使周围景观尽量协调,将公路边坡景观与水土保持完美融合;日本在公路绿化上面针对不同路堤形式和路堑的坡面采取了袋筋绿化、防灾绿化及岩盘绿化等不同绿化方法去恢复公路生态环境。韩国在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有明确的法规,对公路建设过程中经过的森林或者特殊地貌隧段要避让或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与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近年来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在很多退化或脆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农牧交错地区、风蚀水蚀交错地带、干旱荒漠区域、丘陵山地、干热河谷等。荒漠区、黄土区、长白山区和高山区等的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研究也有很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研究才刚刚起步。陈济丁等于2000—2002年在青藏公路开展了边坡防护试验,曾在青藏公路边坡建立人工植被。马世震等经过对青藏公路的取土场高寒草原植被的恢复进程进行研究,发现人类对青藏公路沿线高寒草原植被的破坏影响很明显,并且自然植被的恢复需要大约20年的时间。2002年青藏铁路在沱沱河、北麓河和安多等地建立了实验基地,开始进行青藏铁路沿线植被恢复的研究工作。目前针对青藏铁路冻土区无论在工程防护或是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方面都有了较成功的经验。(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冻土区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较少,虽然在冻土区铁路修建中的环保措施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针对冻土区高速公路建设还没有一套完备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