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出现了礼仪的萌芽。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知道打扮自己。他们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在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礼。这个时期的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比如原始人早晨相见的问候语是“无它否?”或“无恶否?”等。这里的“它”释为蛇,“恶”释为一种毒虫。上古时代,毒蛇盘地,毒虫遍地,随时危及人类的安全,人们朝不虑夕,因此相见会问对方有没有被毒蛇咬之类的话。可见远古时代,人们便有了自己的礼貌语。
(二)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为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礼仪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如“五礼”就是一整套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和行为标准。古代的礼制典籍亦多撰修于这一时期,如周代的《周礼》《仪礼》《礼记》就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表明礼仪由起初祭祀天地、祖先的形式跨入了全面制约人的行为的领域。在汉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
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进行了研究和发展,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的划分及其意义。
孔子把“礼”看成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他要求人们用礼的规范来约定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彼此尊重。(www.xing528.com)
孟子把“礼”解释为对尊长和宾客严肃而有礼貌,即“恭敬之心,礼也”,并把“礼”看作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
荀子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他认为“礼”既是目标、理想,又是行为过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管仲把“礼”看成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家的第一支柱,认为礼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四)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前221—1911)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在不同的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的礼仪的重要特点就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变成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中华传统礼仪的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