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高州木偶戏,最佳时节当属农历正月至二月,那是高州的“年例”。期间,高州各村各镇、大街小巷,几乎都有木偶戏上演。锣鼓声、说唱声伴随着街头巷尾的璀璨烟火,十分热闹。
木偶戏的渊源非常久远。有文字记载“木偶”一词的篇章,可追溯到唐代段安节撰写的《乐府杂录·傀儡子》:“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据载,汉初,匈奴单于冒顿围攻代国,兵临平城,汉王被困其中,情况危急。汉王长兄代王急忙找到陈平,共商对策。陈平知道冒顿的妻子阏氏是个“醋坛子”,于是连夜找来工匠,制作了很多大木偶,运到了平城。那晚,月色妩媚,大木偶在城楼上舞动起来,它们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和曼妙的汉女竟无二致。平城对面的阏氏望见,果真把木偶当成了汉女,心里很不是滋味,害怕冒顿攻破城池后纳娶汉家女,羡慕嫉妒之余,竟然网开一面,放走了汉王。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木偶戏源于汉代,还为汉高祖立下过显赫功勋。
◎精致的木偶
◎表演木偶戏的舞台虽小,优秀的艺人凭借匠心和娴熟的技艺,足以让木偶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木偶戏兴于唐朝,盛于清朝,舞出了新的花样和高度,不仅流行范围广,演出的声腔也日益多样化。早在明万历年间,高州的村寨就已经出现木偶戏表演。清道光年间高州府的县志记载:“元宵节期,觐光者于门外沙洲搭棚弄傀,以润饰太平。”“弄傀”指的就是演木偶戏。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鬼儿戏”,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戏曲艺术。其原始形态是小班(单人木偶戏),清末又发展为中班(四人班)和大班(八人班)。木偶戏的表演一般没有固定的场地,一块一米见宽的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唱腔则是高州白话,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唱词为七字诗体句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等。
高州木偶像头部雕刻精巧,可做出眨眼、喷烟、喷火、杀头等高难度动作,木偶艺人的表演更是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高州木偶戏表演是一门融合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等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是优秀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2006年5月20日,高州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州单人木偶还被邀请至港澳地区,以及法国、德国等地演出,备受欢迎。
说来惭愧,作为土生土长的高州人,我少时忙于学业,疏于艺术,长大后又外出求学和工作,竟没能看完一出家乡木偶戏。
今年春节年例期间,我特地赶回老家,为的就是细细欣赏一次家乡木偶戏。
年例大餐结束后,街灯渐次亮起,木偶戏“咿呀”开演,狭窄的小巷子一下子被抹上一层馨香而浪漫的色彩。
木偶戏的台子搭在小巷一个拐弯处,由比人稍高的蓝布围着,舞台的背景布则是大红、大黄、大绿,在灯光照耀下绚丽夺目。我绕着这个只有一平方米左右的小舞台转了一圈,透过布的缝隙往里瞧,只见一位大叔忙碌着。他左手捧着女木偶,右手将男木偶插在横木上,然后迅速拿起槌子敲响脚边的铜锣,放下槌子后,又立刻扯动木偶身上的各种线条,嘴里唱道:“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唱完诗句,又用高州话讲述一遍:“话说我们的靓女秦罗敷,头上梳了个堕马髻,耳上戴着个宝珠环……”
我侧耳倾听,叹为观止。这剧目应该就是《明月宝珠》,出自汉乐府的名篇《陌上桑》。在大叔娴熟表演的引领下,我跟着迅速穿越,仿佛亲历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亲眼看见那个秀外慧中的女孩正庄严地昂着头,用盛赞自己夫君才貌的方式回绝了使君的无理要求。
大叔身子一挫,双手一举,只见采桑美女秦罗敷,凤眼一斜,一个转身,水袖一拂,就把插在横木上的“使君”拂了个趔趄。
“好!”我禁不住赞叹。
大叔听到了我的声音,将秦罗敷的正面对向我,接着又让使君面朝我。我受宠若惊,有点不安,连忙朝四周看看。
这场木偶戏,竟然只有我一个成年人在观看。
舞台旁边还有两个小孩,他们掀开布幔玩耍,甚至踮着脚尖伸手拉扯插在横木上的木偶。大叔无暇理睬小孩,仍然专心地摆弄着,高声唱诵。
我正想阻止两个小孩的胡闹,有位年轻妈妈走了过来,拉起他们的手,温声细语哄着:“千万别碰倒了香烛,鬼儿戏是做给神仙看的,走啦走啦,动画片开始了,我们回家看电视去。”(www.xing528.com)
“我要看光头强。”
“我要看猪猪侠。”
◎大叔娴熟的表演撑起了一个舞台,一个人就是一台戏,是专门为家乡百姓准备的别样艺术盛宴
两个小孩吵吵嚷嚷,跟着妈妈走了。
夜已深,小巷变得很空旷,木偶戏台是一个人的舞台,观众也只有我一个。舞台对面还有一炉香火和一排我叫不出名字的神仙。
“锣鼓咚咚响,鬼仔闪闪亮;台下人头涌,陶醉一大片。”小时候,逢年过节或婚娶等喜庆的日子里,锣鼓喧嚣处、人头拥挤地,必定有木偶戏的表演。木偶艺人仿佛生出了三头六臂,一双手将几个木偶舞得人眼花缭乱,小小的木偶戏台总会被热情的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个水泄不通,喝彩声与掌声如雷鸣般不绝于耳。
现在,家乡的木偶戏竟然变成如此模样,从娱神到娱人,到再次走向娱神,走向了令人心痛的落寞。
我跺了跺因站久而发麻的双脚,也慢慢转身回家。我突发奇想,地方的各种选秀,能不能也邀请我们家乡的木偶艺人参加,有如此优秀的木偶艺人和精美的木偶作伴,那一台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表演多么值得期待啊!
我的想象也只是想象而已,回望灯火阑珊处,单人木偶戏还在演出着,高低起伏的熟悉乡音还在小巷里孤独飘荡……
◎想象着白面“书生”,仿佛见一袭白衣款款而来
小贴士
▲木偶戏的常见类别
1.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戏,是福建省的地方传统戏剧。布袋戏的特长是演员用手指直接操纵,节奏明快,动作迅捷有力。
2.提线木偶:古老的传统木偶戏的一种,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古称“悬丝傀儡”,当地民间俗称“嘉礼”。泉州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在我国传统木偶戏中,技巧表演难度最大。
3.杖头木偶:是一种地方传统戏剧,古称“杖头傀儡”,以木杖操纵,因而又称“举偶”。木偶内部虚空,眼与嘴可以活动,颈部下面接一截木棒或竹竿。高州木偶戏便属杖头木偶。
4.铁线木偶:又称铁枝木偶或阳窗纸影戏,是一门古老的地方传统艺术,发源于潮州,主要流行于广东省东部(潮州、汕头、揭阳、饶平一带),演出时用木偶身上的铁丝进行操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