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代笔,刻画文字看似比刻绘画作品简单,但想要真正复刻出名家的字迹神韵,并非易事
在雕刻的世界里,在书画的殿堂中,有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正进入大众的视野,在粤西传统文化艺术史上拥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地位,闪耀着光芒,它就是闻名国内外的高州木刻版画。
早在1200多年前,木刻版画就款款而来,落户高州,散发着历史的幽香,为百姓所熟知。这是一门以刀代笔的绘画艺术。雕刻的对象最初是木像和木牌,后来发展到年画、神牌、门神、灶神、利是、符咒等,再经绘画、雕刻以及印刷等严谨的工序,演变成今天的凸版版画——高州木刻版画。
新中国成立后,高州先后出现崔冠璋、张宗俊、卢西林、黄河清、谭耀华、梁光鹏、苏瑞长、吴思志等一批木刻匠人。他们雕刻的版画凭借丰富的主题、接地气的民间工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除了在全国参展,还被送往瑞士、加拿大、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展出,引起国内外的瞩目。
根据雕刻题材的不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的界别,今天的高州木刻版画分为高州木刻画和农民版画两种。高州木刻画以特定的吉祥画类为题材,于2012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代表性传承人首推吴思志。吴思志出生于高州广潭杨颐太史第,是高州木刻画的第七代传承人,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第五十七代后裔。
在高州市区一条安静狭窄的小巷子里,我见到了吴思志师傅,见识了充满传奇色彩的高州木刻画。
◎这满屋子的木刻画,琳琅满目,色彩斑斓,让人叹服之余,更是百看不厌
进入门口,我被那整整一屋子的木刻画震惊了。这间不大的展厅在一楼,地上摆满各种木制工艺品,墙上挂满了木刻画。沿楼梯而上,扶手另一边的墙上也挂满木刻画,二楼和三楼工作室的墙壁上挂着刚完工的木刻画,桌面上则摆满未完工的木刻画。
“雕刻这些画,您花了多长时间?”我禁不住问。
◎看似笨拙的刻刀就像马良手中的神笔,刻画出的形象生动而鲜明
听到这个问题,吴思志师傅只是摇头。他根本无法用精准的时间来计算,因为作一幅小规格的木刻画至少需要三个月,规格大点的则要超过一年,再大的则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他坚持创作木刻画,一晃已经40多年。
有个名叫汤志其的美术老师留在吴师傅的记忆深处。吴师傅回忆,汤老师住在凋敝的小学校园里,很少与外界接触,当然也很少有人主动找老师,因为当时老师仍被称为“臭老九”。幼时的吴思志经常偷偷藏点食物给汤老师送去,然后默默站在老师后面,看老师作画。
当时小孩有的是劳动和玩耍的时间。当同龄的小伙伴满山瞎跑、到河里摸虾、到树上掏鸟的时候,吴思志却往木场走去,看木工师傅在木头上画着像汤老师画在小黑板上的画,看木工师傅将传统吉祥的图案刻在木制家具上。于是,在喧嚣的木场里,人们常能看见这么一个小小的身影:吴思志左手握着废弃的小木头,右手拿着刻刀,心无旁骛地沉浸在自己宁静而又庄严的创作王国里。(www.xing528.com)
童年的生活经历,就像白纸染上的第一道墨痕,具有穿透纸背的力量,影响着吴思志的成长,也成为他创作的源头。
稍稍长大,吴思志喜欢一个人坐在鉴江河畔,看着家乡母亲河绵绵不断地流淌,重新创作失传已久的高州木刻吉祥画的欲望更加强烈。家乡里流传的那些神奇故事和面前这些熟悉的山水草木,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他的刻刀,将脑海里的人物和现实中的景物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有了《看门官》《岭南圣母》《钟馗镇宅》《天皇送子神仙卷》《雄伟宝光》等大作;有了红着脸蛋的荔枝、裹着黄袍的龙眼、羞答答地躲在浓绿大叶子后面半生半熟的香蕉等丰收图景。
◎香蕉就像害羞的姑娘,欲遮还羞,非要农民从大芭蕉叶下请出来,洋溢着浓浓的丰收气息
吴思志师傅的木刻画既沿袭传统,又大胆突破传统;既有黑白木刻,也有拼版套色的木刻。娴熟的刀法和质朴的画面,渗透着强烈的生活气息。他的几十件作品获得国内各种奖项,有36件更被送出国门参加文化交流。
站在《明妃出塞图》木刻画前,吴师傅神色凝重。
《明妃出塞图》讲述了大家熟知的故事——昭君出塞和亲,由金代女画家宫素然创作。画面上,昭君头戴貂冠,身穿胡服,右手挽马鬃,左手遮住下巴,发丝在风中飘扬。她双目平视远方,眼神坚毅果断。昭君身后的女伴右手抱琵琶,左手遮面部。昭君身旁护送和迎接她的各级官员,有人将头缩在厚厚的冠服里,有人以折扇遮挡面颊,目光流露出不安和惊讶。
“这些小草,是我特意加上去的,原图是没有的。”吴师傅指着马蹄边的几簇小草对我说。
真是神来之笔!这几簇伏而不倒的小草与吹皱的衣纹、飞扬的马鬃,朝着同一方向,逼真地再现了胡地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有力地反衬了主人公的精神风貌。只要国家从此能够国泰民安,自己熬点苦、受点累算什么?昭君一脸从容,直面风霜。这股浩然正气,不正是吴师傅心底透出的凛然之气吗?
“这幅画在民国时期丢失了,散佚海外,几经辗转,现在藏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像这幅《明妃出塞图》一样,我们国家还有多少国宝艺术流失海外,再也回不来。”吴师傅沉痛地说,他的目光还一直停留在画中明妃的身上。
◎吴师傅聚精会神地雕刻着作品,作品中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我要让更多‘明妃’回家!”他说这话时声音不大,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看似在对我说,其实更像在对他自己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