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湖,是大自然的恩赐,像一块被精雕细琢过的翠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绿色的光芒
高州水库,别称玉湖,位于高州市东北部长坡镇,距离市区25公里,是粤西地区著名的旅游景区,入选全国十大水库,是我国水利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这处高州人引以为傲的风景名胜,我当然不止一次探访过。这次,我们在水库干部林科的带领下,直接来到观景台。举目远眺,满眼青绿,八条大堤坝,两侧披满绿油油的小草,如同八条灰绿相间的巨龙,守护着一湖茫茫的碧绿。
玉湖,是名副其实的一块碧玉。无论什么时候,站在哪个角度观看,湖水都是绿色的,浅绿、翠绿、深绿,绿得剔透,绿得温润,让人在欣赏之际,内心盈满如水的温柔。湖里有如黛的小山丘,将整片的绿水间隔开来,湖区就像如来佛张开的大手掌,庇佑着这方水土。
玉湖,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高州人的杰作。
“事实上,这地方是鉴江平原史上水涝旱灾多发点。春旱时,禾田龟裂,庄稼的灌溉、人畜的饮水都非常困难;洪水暴发时,农田被淹,房屋被毁,损失不计其数。”林科告诉我们,“为了根治鉴江平原的水旱灾害和解决油城人民用水的困难,鉴江两岸人民决心兴建高州水库。他们撸起袖子,说干就干,6万多人搬离家园,12万人投入建设,才有了今天这个玉湖。”
林科的话说得云淡风轻,我的眼前早已燃起熊熊火焰,那火光直冲云霄,照亮了粤西大地。“要建水库了!”长坡人迅速收拾包裹,搬离家园。高州人跑入施工现场,放下肩上的锄头、簸箕,卸下装着米和萝卜干的背包,顾不得拿起搭在肩膀的抹汗巾,任由全身的汗水随着挥动的臂膀滴进厚实的淤泥中……
林科说:“建设高州水库的力量主要来自高州的24个公社。第一期工程,从1958年5月开始建设良德水库,高峰期有民工2.4万余人。第二期工程于1959年10月开始,民工队伍转移到石骨,人数多达4.8万。1962年10月,灌区工程总指挥部成立,总指挥部下设高州、电白、茂名三个指挥部,共有干部3000人,民工12万人进场施工。”
◎这块石柱就是当时建设水库的真实写照,人们就是这样,用一砖一石齐心协力把高州水库建设起来
“那么多人一起干活,连吃饭都成问题啊,却能取得那么伟大的成就!”我赞叹不已。
林科回答:“民工每天只吃两顿,一顿就一盅饭,一周只有一顿肉,大多数时间是用自带的豆酱、咸菜拌饭吃,他们也吃得津津有味。”
“支撑他们的该是多么强大和坚韧的信念!”我感慨万千。(www.xing528.com)
林科的脸上写满了敬仰:“是的,他们心里只有水库。‘水库不建成,决不还家乡’,这是他们的信念;‘忘我劳动,不计报酬’,‘革命加拼命’,这是他们的干劲;‘大雨避一避,小雨不停工,晴天加油干,北风当南风’,这是他们的劳动方式。他们用锄挖、用肩挑、用手推,最先进的工具是斗车,硬是用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外国专家预计十年工程期的两个高质量水库。”
我心中一颤,为之动容。雄伟壮观的玉湖,岂止是家乡人汗水和智慧的象征,更是家乡人改造山河和创造世界的丰碑。
“高州水库建设还是高州人民廉洁节约的一个典范。按计划,兴建良德水库的工程投资预算是4500万元,国家投资了3000万元,实际上只用了1270万元就建成,余下的钱就用来建了石骨水库。”林科继续向我介绍,“良德水库和石骨水库竣工后,又在龙头坳处挖通渠道,使两水库相通,互相调节,互补水量。水库集雨面积达1022平方公里,总库容11.48亿立方米,库区面积63.66平方公里,担负着高州、化州、电白、茂南、茂港和吴川市的农业灌溉以及工业和生活用水的重任。”
◎坐在快艇中,飞驰在湖面上,与玉湖来一场亲密接触,欢畅淋漓之感油然而生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都得以亲身感受水库建成后带来的那片绿荫,鉴江平原的广大地区由此解除了水旱灾害,成为鱼游虾跃的鱼米之乡,变成风光旖旎、环境清幽的度假胜地。
“高州水库,是1958年到1960年建成的,这是一个敏感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恰恰与‘大跃进’‘公社化’联系在一起,与‘荒唐虚假’联系在一起,所以高州水库的建成同样引来不少质疑的声音,真让人遗憾和愤慨。”林科的语气有些气愤。
我不懂工程评估,可我能设想,那么雄伟复杂的工程,放在现在,光是论证就得两三年吧。对工程进行评价的诸多指标中,撇开时间不说,效益和影响绝对是应该考虑的首要内容。就像评价一个人,我们需要以全面、客观的视角并结合历史来看待,要看他为社会作出了多大的贡献,而不是看他出世时的生辰八字。高州水库的成就,一系列切实的数据已经证明一切,更何况高州人所投入的真诚和热情是无法用指标衡量的。
“走吧,我带你们乘快艇去。”林科带我们来到码头,租了条快艇下湖。快艇劈开平静的湖面,“突突突”地飞快行驶。小岛、树木快速往后退,阳光、白云与山色湖影在身边交替变幻,我们站在船头,迎着风,呼吸着青山绿水的清新气息,心底油然生发一股快意江湖、吞吐宇宙八方之感。
◎玉湖边“水仙与龙子”的雕像格外出彩,仙子对着玉湖莞尔一笑,不知迷倒了多少游人
◎夯硪像屹立于湖边,三位民工健壮的体格彰显了力量之美,“嘿哟,嘿哟”的原始号子似乎又嘹亮响起
离开玉湖的怀抱,回望玉湖堤坝,大坝旁大型的夯硪铜像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三位民工举起黝黑的臂膀,尽情彰显着力与美。望着铜像,四万多高州人举硪同夯,齐建水库的壮阔场景再度浮现在眼前,“嘿哟,嘿哟”的原始号子似乎又嘹亮响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