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线(IR)亦称振转光谱,因为它主要来源于分子振动,同时也因分子转动而产生。所有的分子都是由化学键联结的原子组成,原子与原子之间的键长与键角并非固定不变的,如同用弹簧连接一样,整个分子一直处于不断振动状态。图2-1所示为分子振动的示意图。
图2-1 分子振动示意图
键的振动频率不仅与键体本身有关,也受到全分子的影响。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子照射分子时,如果分子中某一个振动频率与它等值,这个键就吸收红外辐射而增加能量,其振动就会加强。如果分子中没有同样频率的键,红外辐射就不会被吸收。因此,用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样品时,则通过样品吸收池的红外辐射,在某些区域较弱,在其他区域则较强。
若将透射的红外辐射强度对波数(或波长)做记录图,即可得到一种表示吸收带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之红外光谱。(www.xing528.com)
分子的常态能(E)近似于转动能量(Er)、振动能量(Ev)、电子能量(Ee)三者之和。振动能量比转动能量高100倍,每一振动状态都存在着几个转动能态。因此,当每种振动能级发生跃迁时(符合一定选律),同时有转动能的改变,因后者能量较小,结果谱线密集使振动光谱线加宽成带状。分子吸收红外辐射的条件是在分子振动时,产生偶极矩的净变化不等于零,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交变的辐射场才能与分子相互作用,并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例如CO、NO,由于分子周围的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其中一个原子具有比另一个原子大的电子密度,因此当两个原子中心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即发生振动时,将产生一个与辐射电磁场相互作用的振动电磁场,如果辐射的频率和分子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匹配,那么就会有净能量转换,而使分子振动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辐射吸收,同时不对称分子围绕其质心的转动,也会引起周期性的偶极变化,因此也可与辐射发生相互作用。但像O2、N2、Cl2等同核分子发生振动和转动时,由于偶极矩不发生变化,所以不吸收红外辐射,即非红外活性的。
根据红外辐射波长的不同,红外光谱分为三个区域,即近红外区(0.7~2.5μm)、中红外区(2.5~25μm)和远红外区(25~1000μm)。近红外区主要用于研究O—N、N—H、C—H键的倍频和组合频吸收,此区域的吸收峰强度一般都比较弱。中红外区主要用于研究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有机离子的基频吸收都落在这一区域内,所以亦称基频红外区,人们所说的红外光谱一般是指中红外区光谱。远红外区主要用于研究分子的纯转动能级跃迁及晶体的晶格振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