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探索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之路。
1.世界体育赛事成绩突出
1959年容国团获得多特蒙德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这是新中国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改革开放后,我国运动员积极参与国际体育赛事,成绩显著。从1978年中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获得4项冠军开始,我国运动员共获得奥运冠军252个;获得世界冠军3319个,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99%;创超世界纪录1125次,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总数的86.4%。其中1978年到2000年,中国运动员获世界冠军1392项,年均获得世界冠军60.5个;2001年到2017年获得世界冠军1844项,年均获得世界冠军数量达到115.25个。[4]
2.奥运会赛事成绩优异
从1984年重返奥运赛场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9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24枚金牌、167枚银牌、155枚铜牌,其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以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列金牌榜第一。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国获得38金32银18铜共88枚奖牌,位居第二,追平在伦敦奥运会取得的境外参赛最好成绩,连续6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3名。(www.xing528.com)
3.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果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开始实施人才强体发展战略,建立了包括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多个群体在内的优秀人才培养体系,体育运动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大幅提升,人才结构日趋合理。从2009年到2017年,运动健将每年超过5000人,国际级运动健将每年超过700人,2014年达到了854人。[5]从2012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开始实施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计划重点培养100名专业运动队优秀教练员和100名业余训练教练员。
4.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我国围绕后备人才培养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发展规划》《奥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14—2024)》等多个指导性文件,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方式,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形成了体育部门、教育部门、社会力量共同培养后备人才的新格局。东京奥运会首金获得者杨倩为代表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就是体教融合的典型。2017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开始在攀岩、冲浪、滑板、小轮车四个奥运项目开展跨界跨项选材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