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的成书年代及作者讨论成果

《老子》的成书年代及作者讨论成果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可否认,这一时期的学者讨论《老子》的作者与时代,搜罗的材料非常丰富,启发或加惠于后学者也多有。20世纪50、60年代的学术争论中,关于《老子》的成书年代,没有出现全新的见解。据发掘报告,郭店一号楚墓的年代为公元前四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三世纪初,为战国中期偏晚,有学者推定为公元前三〇〇年左右。

《老子》的成书年代及作者讨论成果

从1919年到1936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和撰写“中国哲学史”著作的影响,学术界对老子其人其书的问题,进行了一次集中大讨论。《老子》成书于什么年代?这个问题成为本次讨论的重点之一。这方面的主要文章被收入当时出版的《古史辨》第四册和第六册中。这两册的主编是罗根泽。他在“自序”中说:“关于考据《老子》年代的文章,止第四册及本册所收,就有三十五、六万言,真是有点小题大做。不要说旁观者望而却步,当事者也见而生畏。但《老子》的年代问题,究竟是需要解决的,除非将先秦的学术束之高阁,否则这个问题如不解决,一切都发生障碍。”

在“自序”的最后,罗根泽列举了宋代、清代和当时学者对老子其人其书的29种见解,其中关于《老子》成书年代的有如下19种:

(1)陈师道:老子在关、杨后,墨、荀间。

(2)汪中:老子即太史儋,在孔子后。

(3)崔述:春秋时有老聃,但孔子并没有向他问礼,《老子》书是杨朱之徒的伪托。

(4)牟廷相:《老子》书作于战国

(5)康有为:《老子》书在孔子后。

(6)梁任公:《老子》书作于战国之末。

(7)张怡荪:《老子》书无产于战国嫌疑。

(8)唐立厂:《老子》书是老聃的遗言,撰成在《墨》《孟》撰成的时期。

(9)刘泽民:教孔子者是老聃,辑老聃格言为《老子》书者是[战国时期的]李耳。

(10)张仁父:《老子》著作的时代在孟子前后。

(11)钱宾四:《老子》成书于宋钘、公孙龙同时或稍后,作者大概是詹何。

(12)张西堂:《老子》书成于《庄子·内篇》后。

(13)黄方刚:老子长于孔子;《老子》书成于孔时。

(14)冯芝生:老聃与李耳非一人;《老子》在孔、墨之后。(www.xing528.com)

(15)张季同:《老子》书是战国初期的产品,老子思想在孔、墨之后,杨朱、慎到、申不害、孟子、庄子之前。老子有是太史儋的可能。

(16)顾颉刚:老聃是杨朱、宋锎以后人;《老子》书成于《吕氏春秋》与《淮南子》之间。

(17)胡适之:孔子确曾向老子问礼,《老子》书确是老子所作。

(18)马夷初:《老子》非战国后期作品。

(19)郭沫若:老聃确是孔子之师;《老子》书是关尹即环渊所记老聃语录。

这些不同的见解,按历史时期划分,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

一是春秋说,又称早出说,认为老子在孔子之前,《老子》一书成书于春秋末年,郭沫若、吕振羽、高亨、张岱年、李学勤等人都持这种见解。

二是战国说,认为《老子》成书于战国时期,王国维梁启超冯友兰侯外庐等人持这种看法。这一说又可细分为战国初期说、战国中期说和战国晚期说。

三是秦汉说,又称晚出说,认为《老子》成书于秦汉之间或汉文帝之时,顾颉刚、刘节等人持这种见解。

不可否认,这一时期的学者讨论《老子》的作者与时代,搜罗的材料非常丰富,启发或加惠于后学者也多有。但是他们的方法论存在不足:其一,把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完全等同于一个时代,以《老子》其书的晚出证明老子其人的晚出。其二,用现代的思想、理论、逻辑给先秦学术的发展制定一个演变轨迹。比如认为诗、史、论三者依次演进,是文学进化的规律,《老子》文体属“论”,而用诗的形式,是韵语的论文。这种形式见于《庄子》,到了《荀子》就更多了,那么《老子》只能是《荀子》同时代的作品,老子也就只能是这个时候的人了。或者认为古代思想的发展线索必然是由“甲”到“乙”再到“丙”,而《老子》中有“丙”的思想,所以老子只能出现于“丙”的时代。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吧!

20世纪50、60年代的学术争论中,关于《老子》的成书年代,没有出现全新的见解。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证明《老子》是秦代以前的作品,《老子》晚出说基本上被否定了。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又出土了竹简《老子》,为考证《老子》成书年代提供重要佐证。据发掘报告,郭店一号楚墓的年代为公元前四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三世纪初,为战国中期偏晚,有学者推定为公元前三〇〇年左右。而竹简本《老子》的抄写年代当然还要早于墓葬年代,至于它的成书年代,自然还要更早。无论如何,只要考虑到古籍的流传有一个过程,那么《老子》成书于春秋末年的说法基本是可信的。这样一来,战国说也基本上被否定了。正如王中江在“郭店竹简《老子》略说”(载《中国哲学》第二十辑)一文中所说:“简本《老子》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老子》为老子所著,特别是更证实了《老子》一书的早出。”关于《老子》成书年代的旷日持久的争论,随着竹简本的出现而偃旗息鼓了。

在竹简本《老子》出土以前,曾经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若《老子》成书于春秋末叶,何以老学在六国初没成为显学?何以墨子、孟子等好批评的人都没有批评老子的学说?詹剑峰认为:“这是容易解答的。我们知道,学术的著作可以在当世即发生影响,广泛流行,其学说立即成为显学,也可以埋没无闻于当世,经过后人的研究、阐释、表彰,才流行于社会,且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显学。老子的著作及其哲学思想是属于后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