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教学启示与《老子》天道哲理

孔子教学启示与《老子》天道哲理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几天来,孔子心中总是有些不安。孔子教导学生时,也把从老子身上学到的关于天道的道理告诉学生。从这段记载也可以看出,老子不但向孔子讲述了生物以形相生的道理,而且还讲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宇宙万物生成论的根本观点。

孔子教学启示与《老子》天道哲理

几天来,孔子心中总是有些不安。他此行的目的是问大道,但上次刚谈到正题,就被老子岔开了。他决心问个究竟。

一天,老子正在家中静坐养神,孔子又来拜访了。

孔子见到老子,开门见山地问道:“今天安闲,请问什么是天地间最根本的道?”

老子没有直接回答孔子的问题,而是先开导他:“你要斋戒,疏通你的心灵,洗净你的灵魂,去掉你过去所知道的一切。你要知道,道是深奥而难以用语言表述的。”

老聃见孔子确实诚心问道,只得说:“我为你讲述道的大概情况吧!一切显明可见、可听、可感的东西,都是从不可见、不可听、不可感的冥暗之中生出来的。有形的东西是从无形中生出来的,精神是从大道中生出来的,形质是从精气中产生的,而万物都是按照不同种类的形体互相产生的。所以,九窍的动物(含人类)都是胎生的,八窃的动物都是卵生的。道这个东西,来的时候没有迹象,离去的时候也没有界限,没有门径,没有归宿,四面通达,广大无边。一个人顺着道去做,就会四肢强健,思想通达,耳目聪敏。他处事时用心并不劳苦,接应外物从不拘执。道主宰一切。由于道,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运行,万物不得不昌盛。这就是道啊!”

孔子问:“知识渊博了,岂不容易掌握大道吗?”(www.xing528.com)

老子回答说:“学问渊博的人不一定就能懂得大道,擅长辩论的人不一定就具有真正的智慧,圣人早已摒弃那些所谓的知识和辩术了。得道的圣人总是保持这样一种状态:知识增加了却看不出增加,减少了也看不出减少。道就像茫茫大海、巍巍高山,道总是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行,在运行中主宰着万物,赋予万物以动力,永无穷尽。由此看来,君子所得之道,难道只在外表么?天地万物都依赖着道而不会匮乏,这就是道啊!”

“中国有人,处于天地之间,我们姑且称他为人,因为人总是要返本归宗的。从本原考察,所谓生命,就是气聚而成的东西。有生命的物类中,虽然有的长寿,有的短命,但长寿与短命又能相差多少呢?人的一生,也只是俄顷之间而已,还值得分别尧与桀、是与非吗!瓜果有瓜果的生长规律,人伦关系虽然复杂得多,但也是可以依一定秩序相处的。圣人处理人事关系从不有意违拒,处理过了也从不拘守不忘。他们对一切人事总是那样调和顺应,这就是德。如果随机应变,那就是道。帝王的兴起,就是凭借了这样的道德。”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阳光掠过空隙一样,是非常短暂而迅速的。万物蓬蓬勃勃,没有不生长的,变化衰萎,没有不死亡的。一会儿变化而生,一会儿又变化而死,生物都为之哀伤,人类也感到悲痛。其实,解开自然对人的束缚,毁坏自然对人的桎梏,生命功能的变移转化,精神将要消散,身体也随着衰亡,这正是返归根本啊!从无形变为有形,由有形返归为无形,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不是得道的人所从事的,是众人所共同议论的而不是得道之人所议论的。从明处寻求就不会遇见,逞口舌之辩不如沉默不语。道是不能够听到的,与其到处打听,不如把耳朵塞起来不听,这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

老子这一番关于天地万物生成变化根本大道的宏论,除了关于“人生几何”那些带有伤感的议论外,孔子是基本上接受的。天道虽然支配一切,却是无形无言无意志的,它不是上帝鬼神,只是自然本身变化的巨大力量罢了。后来,孔子很感慨地对学生说:“天何尝有言语呢?然而,春夏秋冬循环往复,各种生物都依时而生,天何尝有言语呢!”

孔子教导学生时,也把从老子身上学到的关于天道的道理告诉学生。有一次,子夏问孔子:“我听说,在《易》里面讲的是,人和鸟兽昆虫等万物的产生各有奇偶,气分不同,而一般人不了解实际情况,只有品德通达天下的人能够推究其本原。天一、地二、人三……所以人怀孕十个月而生……其余生物也依从各自的种类而生。鸟和鱼生于阴而属于阳,所以都是卵生的。鱼在水中游,鸟在空中飞,所以立冬后,燕雀入海,化为蛤蜊。蚕吃桑叶而不喝水,蝉饮露水而不吃东西,蜉蝣不吃不喝,这是万物不同的地方。有鳞甲的动物夏天进食而冬天蛰伏,不经咀嚼而吞咽的动物都有八窍而卵生,咀嚼后下咽的动物都有九窍而胎生,四条腿的动物都没有羽翼,头上长角的动物都没有上齿。无角无前齿的肥肉多,有角无后齿的脂肪厚。白天出生的人像父亲,夜里出生的人像母亲。因此,至阴主牝,至阳主牡。请问是这样的吗?”孔子回答说:“对,我从前听老聃讲的,也和你说的一样。”从这段记载也可以看出,老子不但向孔子讲述了生物以形相生的道理,而且还讲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宇宙万物生成论的根本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