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乡的乡邻中间,在劳动生活的最底层,老子深切了解到人民的穷困,感受到劳动者的朴实的真切的感情,他开始与他过去所维护所信仰的制度决裂了。
什么是礼制?礼难道就是让百姓忍受剥削痛苦的麻醉药?礼难道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原则?礼难道就是诱骗青年为少数人的私利去争战厮杀的信条?
老子想起在这次周王朝内乱中,王子朝对神灵是那样虔诚,他甚至把成周的宝珪沉于河中。王子朝的言辞也是那样冠冕堂皇,口口声声要维护周王朝的祖制,奢谈什么周景王没有因为宠爱哪个儿子就立他为继承人,三公、六卿不要私附周景王的庶子,立他为王,要求诸侯要遵守国家的法令,不要帮助那些狡猾的人。真是彬彬有礼极了。其实,骨子里却是为了自己能登上王位。闵子父就揭露了王子朝的企图,痛斥他极其无礼。但是,王子朝的言辞不也是很合乎礼制的吗?这些人都以“礼”为武器,互相攻击,而涡河边上的村民却只凭借忠厚诚信,彼此相处得很好。
礼究竟是什么?老子突然大声喊道:“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起始的开端啊!”老子这一声呐喊,把自己也吓了一跳。他的思想重负卸去了,从礼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他的精神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他对许多社会现象有了全新的看法。老子在成周任职的时候,就听说在郑国强盗很多,执政子产制订了许多法律,甚至铸了刑书,其目的之一就是用刑法来对付铤而走险的百姓。结果不但收效甚微,而且法令对人民压迫得越紧,人民越想方设法反抗;有些法令被统治者利用,给人民造成更大的苦难,所谓“盗贼”也就越来越多了。子产死后,郑国的盗贼闹得更厉害了。老子感到事情往往是向相反方向发展的,提倡礼制正是因为社会上非礼行为太多,实行法制正是因为非法行为太多,社会生活维持不下去了。但是,人民的要求得不到适当的满足,法令越花样翻新,被称为盗贼的人也就越多。郑国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虽然得逞于一时,但是不能维持长久,抗争之火一定会重新燃烧起来。老子不禁对短视的统治者发出了嘲笑:“人民不畏惧死亡,用死亡来恐吓人民又有什么用呢!”
产生于古魏国的歌谣《硕鼠》,自晋国吞并了古魏国以后,也随着晋国版图的向南扩展流传到了涡河一带。老子回到家乡以后,也经常听到贫苦奴隶哼着这首歌谣:
大耗子啊,大耗子,
你别偷吃我的黍子!
整整三年把你喂足,
我的死活你可不顾。
老子发誓另找生路,
明儿搬家去到乐土。
乐土啊,乐土,
那才是我的安身之处。
大耗子啊,大耗子,
你别偷吃我的麦子!
伺候你们整整三载,(www.xing528.com)
一个劲儿把我坑害。
老子和你这就撒开,
去到乐国那儿才痛快。
乐国啊,乐国,
在那儿把气力公平出卖。
大耗子啊,大耗子,
你别偷吃我的稻子!
三年喂你长了肥,
连句好话儿也落不着。
你我从今就算拉倒,
老子撒腿投奔乐郊。
乐郊啊,乐郊,
谁还有不平向人吼叫
这歌声里,饱含着愤怒,也饱含着希望。
乐土在哪里?乐国在哪里?老子在苦苦寻觅。他望着清早踩着露珠去田里耕作的农民,他的目光追随那赶着牛、背负夕阳归来的农民,他们有一块自己的土地,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简陋而温暖的小家,收下的粮食可以填饱肚子,织出的布帛可以使一家人穿得温暖整齐,圈里喂养的猪可供全家人在节日里吃到肉。如果没有人来干扰,他们永远这样平静地生活,相邻的村庄之间连鸡鸣狗吠之声都互相听得到,但一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彼此间不会垂涎对方的财富,不会有战争。这样的乡村生活不正是乡邻们所追求的吗!乐国、乐土就在自己的家乡,就在每个人的家乡,重要的是统治者不要有贪欲,要能够无为而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