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姬如公从尹喜口中得知老子的所知所学后,非常仰慕老子的学识和为人,如今耳闻目睹,果然非同一般,于是向周景王极力推荐,让老子接任守藏室之史。另据史书记载,在“学在官府”的古代,掌管文书事务的史官是世袭的。老子家族中,从帝尧时代起,直至东周,世世代代都有人担任史官,一直延续到老子。从这一点来看,老子担任这一职务,也占了家族先人的庇荫。
守藏室之史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官员呢?由于时过境迁,朝代更迭,后来史家的解释不尽相同。其实所谓藏室,顾名思义,也就是储存物品的房子。作为朝廷的藏室,当然是存放国家珍贵文物、重要典籍以及现行公文的衙署。守是动词,表示看护、保管的意思。至于史呢,从它的职守来看,应当是朝廷守藏室的长官,负责看护守藏室,管理保存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上古时期,史官分为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五种,可见史官的起源很早,并有不同分工。从汉字的构造来分析,《说文解字》说:“史为记事的人,从又,持中。”众所周知,“又”是一个象形字,本义就是一只手。而“中”字的本义,据学者考证,就是用绳带串起来的简,也就是后来的簿书、档册。因此,“史”的本义与手和简都有关系,是手执简簿的意思。后来,“史”成为管理文牍事务官员的称谓,就是从其本义衍生出来的。从上述情况来看,所谓守藏室之史,就是管理简簿衙署的长官。
关于老子的职务,现在有人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有人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文史馆馆长,有人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档案馆馆长,也有人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博物馆馆长。这些说法都不是无稽之谈,但也都不全面。当时史官虽有不同的职责,但没有像现在这样分工细致,尤其是图书、文献、档案未必分得很清楚,未必像现在这样建立各自不同的机构。其实,现在虽然机构不同,但很多机构的收藏并不是单一的,比如: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图书馆除保存图书之外,还收藏了大量档案;所有档案馆,因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购置图书,天长日久,图书收藏量也相当可观了。现在尚且如此,何况在几千年以前呢。
老子每天到藏室上班,早去晚归,表现很积极。他的主要职责有两条:
首先,负责看护藏室,保证藏室及其藏品的绝对安全。老子深知守藏室之史虽然没有多大的实权,但责任重大,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藏室的藏品中,有大量的简。简,也称牍,是竹、木质书写材料的通称,有狭长竹片与木片两种,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单片简或札,在使用前都要编缀成册,称为策(册)。剖竹制简时,先要杀青,即用火把竹子烘干,以便书写,并防虫蛀。木简要把书写文字的一面打磨光滑。据出土实物,竹木简长度一般在10—70多厘米之间,竹简一般宽0.5—1.2厘米,木简宽度有超过1厘米的。简上文字用毛笔书写,竹简大多写在里面,也有少数两面书写。如果写错了,就用刀削去。每简字数多少不一,多数简一行通栏书写,少数有分成两栏以上的。简是最怕火的,也容易被盗窃。因此,老子上任伊始,第一件事就是加强安全,重点是防火防盗,要消除一切隐患。(www.xing528.com)
其次,负责管理简簿,带领手下一帮人做好整理、编目、修缮等日常工作。竹简编绳多用丝纶、帛带,木简用细麻绳。根据简的长短,编绳的道数至少有二道,最多有五道。编绳所勒之处,一般有三角形契口,用以固定编绳。写成的简,要卷成圆柱状存放。卷简时,要以最后一条简为轴心,有字的一面朝里,卷完后,第一条简正好在最外面的一层。由于经常有人查阅,难免有些磨损,需要及时修补。特别是编绳,经年累月,容易腐烂,需要重新编缀,卷好存放。每天新产生的简簿,收缴入库后,都要分类、编号、登记,存放到特定的位置,以便保管和提供利用。
守藏室之史的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老子不可能有辉煌业绩,不可能为朝廷建立什么赫赫之功,但由于他忠于职守,一丝不苟,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出现重大事故,甚至没有发生细小的失误,因而得到了朝廷的信赖,使他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奔走于家庭和藏室之间,乐此不疲,在平凡的岗位上竭诚为朝廷效力。
关于老子担任守藏室之史,学术界有罢官复任的说法。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春秋末年,在周王朝内部,甘氏家族由甘简公掌政,而与族人甘成公、甘景公不和。老聃不知为什么得罪了甘简公,被免去史官之职。此后十多年,老子游学鲁国,颠沛辗转。到了公元前530年,甘简公因为没有儿子,就让他弟弟甘过继承了他的爵位,这就是甘悼公。甘过继承爵位后,企图消灭甘成公、甘景公两支力量。于是,甘成公、甘景公便贿赂朝廷重臣刘献公,杀死了甘悼公,并让甘成公的孙子甘䲡继承了甘简公的爵位,这就是甘平公。这一场甘氏家族的内讧,倒给了老子以回到周王都的机会。甘简公及其弟甘过死后,甘成公、甘景公把老子召回周朝,再次任命为守藏室之史了。
老子得罪于甘简公而被免职的说法,是以甘氏内讧时的老阳子为依据推论的,并无其他文献依据。实际上,这个推论不能成立。因为没有其他材料证明老阳子就是老子,或者老子就是老阳子。即使老阳子就是老子,他也不可能被再次任命为守藏室之史,因为老阳子在公元前530年甘氏内讧时已经被杀了,史书上有明文记载。另据晋朝人杜预注、唐朝人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说,当时被杀的老阳子等六人,都是周朝的大夫,甘悼公的党羽,显然老子的职务和身份与此不符。由此看来,所谓老子被甘简公免职、游学鲁国以及被甘成公等召回官复原职的说法,恐怕都是子虚乌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