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老子之争:是儒家尊称还是老哲学家?

关于老子之争:是儒家尊称还是老哲学家?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老子”这个称谓,也有不同的说法。有学者认为,“老子”是儒家给老子的尊称。因为孔子崇尚礼制,于诸多场合中不便直呼师长姓名,所以称“老聃”。有人根据这个解释,认为“老子”是“老哲学家”的意思。由此可见,先秦时期虽有因寿考而称老某的,但并没有由此而称“老子”的事例。比如,太上老君生下来就像白发老人一样,因而称为“老子”。玄妙怀胎八十一年,生了一个孩子,因为生下来就长着一头白发,所以称为“老子”。

关于老子之争:是儒家尊称还是老哲学家?

关于“老子”这个称谓,也有不同的说法。

有学者认为,“老子”是儒家给老子的尊称。因为孔子崇尚礼制,于诸多场合中不便直呼师长姓名,所以称“老聃”。老实际上是对他的尊称。后来儒门弟子因孔子称师为老,遂不敢改称,由是相传,久而久之,相因成习。有人认为,尊称说具有合理性,有一定的根据,但根据不足。比如,鲁国乐官师襄子也曾经当过孔子的老师,郯子、苌弘也都是孔子的师长,但是孔子及其弟子没有以“老”尊称他们。还有人说,孔子曾经师事的不止一人,严事的即有上十人,为什么对其他人却不是这样称呼?可见这种尊称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并认为,老聃被称为老子,是因为他姓老,而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先秦时期,这种在姓字后缀接子字的称谓颇为流行,寓有尊敬和褒扬之意,如称孔丘为孔子、墨翟为墨子、荀卿为荀子、孟轲为孟子庄周庄子等等。与这些称谓一样,老子是人们对老聃的敬称。

有人认为,“老聃”是古代长寿老人的称号。这是郑玄的解释,颇有影响。有人根据这个解释,认为“老子”是“老哲学家”的意思。有人说,“老子”就是楚国的“史老”,即担任楚国史官的“老某”。还有人说,老子本不姓“老”,作为隐君子,他连姓都没有传下来,只是因为他长寿而被称为“老先生”,以后“老”便成了他的代号、他的姓,一变为“老聃”(长耳朵的老先生),再变为“李耳”。

有的学者据古代文献反驳说:《礼记·曲礼》说“七十岁叫做老”,《管子·海王》说“六十岁以上为老”,《论语·皇疏》说“五十岁以上叫做老”,按这些记载,孔子、孟子、荀子等都可以称为“老”,但世人没有称孔丘为“老丘”、孟轲为“老轲”、荀况为“老况”的,为什么偏要称年老的李耳、李聃为“老子”、“老聃”呢?可见郑玄的解说缺乏根据。又,老聃是周史,何时做了楚史?没有证据。所以“史老”说也不能成立。还有人指出,长寿老人的说法难以说通,如果因寿考即以老相称,则古代寿考者多,被称为老子者必不止一人。譬如彭祖,是传说中最长寿的,虽有老彭之称,但并无老子称谓。由此可见,先秦时期虽有因寿考而称老某的,但并没有由此而称“老子”的事例。(www.xing528.com)

有人认为,“老子”来自所谓“生而皓首”即天生一头白发的说法。在仙传类古书中不乏记载。比如,太上老君生下来就像白发老人一样,因而称为“老子”。玄妙怀胎八十一年,生了一个孩子,因为生下来就长着一头白发,所以称为“老子”。现在有人也认为,老聃、老莱子以“老”为称,这一点应与神仙家说有一定关系。

反对者认为,“皓首”说是一种神话或神化老子的说法,它同“寿考”说、“史老”说一样,都起到了掩盖老子本氏的不良作用。诸如此类虚妄之辞,必定是道教信徒们为了神化老子而捏造的。毋庸置疑,神仙类古书中的关于老子的种种说法都是穿凿附会的虚妄之辞,是道教信徒们为了神化老子而捏造的。这些说法的产生,应当是在老子成名、老子学说流行以后。因此,老子之称就不可能来自所谓天生白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