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上的限制外,本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从以下的各个方面进行一定的拓展:
第一,在量表的测度方式上,现有的研究主要采用了7分制的量表进行打分的方式来进行分析,而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由于主观性的缘故可能产生共同方法偏差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可能采取以下的方法解决:首先是采用时序数据的方法,通过统一变量相同个体在不同时间段的数据的收集,利用变量在不同时间段的差值来进行回归分析将有助于共同方法偏差问题的解决;其次,可以通过同一量表不同打分方式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如对于满意可能采用7分制,而对于易用性、有用性采用5分制来进行刻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共同方法偏差问题的影响;最后,可以用客观数据来替代某些因变量或者自变量,如利用个体使用同一时间段内相关技术的次数来替代相关技术的继续使用意向强度等。
第二,进一步通过大样本调查的方法实证技术性特征下现实和虚拟一致性与技术的使用满意程度和技术的继续使用意向。由于本研究的限制,研究主要考察了使用网络的群体本身现实和虚拟一致性认知对技术的使用满意程度和技术的继续使用意向会如何受到技术性相关特征的影响。基于现有的研究,这一理论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其应用群体,如扩大年龄的跨度等。在下面的研究中有必要将这一理论框架进一步通过大样本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以得到更加有效的外部支持。(www.xing528.com)
第三,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技术性特征是如何对现实和虚拟一致性与技术的使用满意程度和技术的继续使用意向的关系产生影响的。现有的研究主要研究相关这一变量之间的直接调节作用,并且提出了技术的娱乐性特征和现实的娱乐性特征由于在形成源泉上存在不同的假设,用于解释技术的娱乐性特征对体验和习惯一致性负向影响技术的使用满意程度和技术的继续使用意向。因此,本研究认为这种理论机制的解释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尤其是在什么情况下技术性特征会对服务性特征产生互补性效应,什么情况下技术性特征会对服务性特征产生替代性效应将对未来的实践和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理解内在机制的形成也将有利于模拟现实服务的虚拟服务技术的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