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文明之基。生态(ec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简单来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文明有着丰富的释义,《周易》最早记载“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所描述的是远古农耕祥和的美好景象。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解释:“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是指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是指驱逐愚昧,创造精神文明。《说文解字》论述道:“文,错画也,象交也,明,照也。”亦有驱赶落后愚昧,照亮人的精神世界之意。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辟草味而致文明”讲的实则就是社会整体面貌的进步、开化的状态。在西方国家,“文明”发轫于古希腊“城邦”一词,拉丁语“civitas”是现代文明概念的起源,含有“公民的”“有组织的”之意。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J.汤因比把文化的发展过程称为“文明”,他认为文明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灭亡五个阶段,文明在人类成功应对各种挑战的实践中起源和生长,一个社会应对环境挑战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这个社会文明的繁荣与衰亡。1964年版的《英国大百科全书》中称:“文明的内容包括语言、宗教、信仰、道德、艺术和人类思想与理想的表述。”1978年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中称:“文明是社会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水平和程度。”从字面解释可以看出,生态是承载文明发展的基础,文明是在生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发展历程无疑确证了这一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人类文明是从砍倒第一棵树开始,到砍倒最后一棵树结束,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这一规律。春秋时期的《管子·立政》也早有类似记载,“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正如《人类环境宣言》中所写:“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它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在随后的人类发展史上,文明发源地的生态转衰,给几大文明带来致命的打击,文明湮灭在其发源之地。人类为了进一步发展过度开垦和拓荒,全然不顾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致使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洪水泛滥、气候失调……生态环境被恣意破坏,它所支持的生活和生产也必然难以为继,最终导致文明的衰落或转移。诚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2]
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生产力。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理念。”[3]这一重要论述蕴含着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密切关系,释出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人们对于生产力的认识和理解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法国经济学家魁奈在18世纪首次使用“生产力”的概念,他认为:“……大人口和大财富则可以使生产力得到发挥。”[4]
这里说的生产力实际指的是土地生产力。随后,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劳动生产力”的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生产力本质的理解也是逐步成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5]还说道:“组织共同的家庭经济的前提是发展机器,利用自然力和许多其他生产力,例如自来水、煤气照明、蒸汽采暖等,以及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没有这些条件,共同的经济本身将不会再成为新生产力。”[6]由此观之,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考察是与自然、与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继承马克思生产力思想的优秀基因,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概念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特别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是最基本、最富有创造性的生产力。”[7]一方面,自然是人类文明创造和发展的基础,自然创造了包含人类本身在内的人类文明。1991年,科学家们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建造了一座占地1.28公顷的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生物圈2号”。这个试图探究地球生物圈自然系统运作的封闭式人工生态系统,最终以氧气循环、碳循环、水循环失衡而告终。这充分说明,自然的复杂运作远非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自然的创造远非人类所能企及。另一方面,自然生产力为社会生产力提供了两个自然富源:一是“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二是“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8]人类生产是在自然创造基础上的一种再创造。没有这两个富源,社会生产活动都根本无法开展。这些自然富源,长期被认为是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从来未被计入财富总量。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这些自然财富,其他所谓的财富也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在大规模开发、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生态生产力的呵护,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马克思就曾深刻地指出,“城市和农村分离,对地力的掠夺性剥削和滥用,造成了人和土地的物质代谢出现‘无法弥补的裂缝’。”[9]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又很少给予,以致生态系统长期超载运行,日渐衰退,失去平衡,可谓“元气大伤”。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要使生态环境发挥最大的生产力,需要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注重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让其继续发挥生产力作用,让其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和没有污染的土壤等生态产品,这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www.xing528.com)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考古发现,“在人类生存和繁衍的10万年间,原始文明几乎占据了全部——长达9.5万年,农业文明约占4700年,工业文明只有300多年的历史。”[10]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迫使人们开始思考人类文明未来的走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