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通常称为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Q还原酶(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coenzyme Q reductase;NADH-Co Q reductase),又称为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dehydrogenase;NADH dehydrogenase),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最大的结构成分:含有30至40多个多肽结构。其特征性的酶活性是鱼藤酮敏感的NADH-辅酶Q还原酶(NADH:Q Reductase)。复合物I催化线粒体内电子由供体NADH传递到内膜上辅酶Q受体(泛醌;ubiquinone)的能量转移反应,为整个呼吸链反应系统的第一步。基于辅酶Q底物,在鱼藤酮存在与否的情况下,通过NADH-辅酶Q还原酶的催化,转化成还原型泛醌(CoQH2),同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转化为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在分光光度仪下产生吸收峰值的变化(340 nm波长),由此定量测定NADH-辅酶Q还原酶的特异活性。
图5-1 蛋白定量标准曲线及公式(www.xing528.com)
由于通常反应1 min后比色测定值趋于稳定,测定值由高到低变化,测定可以持续3 min。因此,分别对1 min和3 min的吸光度值进行了分析,发现对照和CNT处理样品的1 min和3 min测定值均低于0 min测定读数,表明有复合物I活性。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NADH-辅酶Q还原酶)单位活性定义为:在30℃,p H 7.5条件下,每分钟内能够氧化1微摩尔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所需的酶量作为一个活性单位。反应1 min时,对照样品的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活性为0.026 8 U/mg,CNT处理的线粒体其复合物I活性为0.004 7 U/mg;当反应至3 min时,对照样品的复合物I活性为降至0.006 7 U/mg,CNT处理样品活性则为1.759 16E-16 U/mg,结果表明CNT处理显著降低了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的活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