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真实故事:二战期间的故事,盟军战俘与德国国家队的激烈比赛

真实故事:二战期间的故事,盟军战俘与德国国家队的激烈比赛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胜利大逃亡》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德军占领下的巴黎,一群来自多个国家的盟军战俘,跟德国国家队之间的一场比赛。二战结束后不久,他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自杀身亡。死亡比赛的真相二战时,德军的战俘营举行过足球比赛。影片的一个故事原型是发生在基辅的“死亡比赛”,电影里的音乐,用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乐》。体育记者库兹明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他认为,死亡比赛的动人故事是宣传机构制造出来的。

真实故事:二战期间的故事,盟军战俘与德国国家队的激烈比赛

谈到足球电影,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史泰龙主演的《胜利大逃亡》,想到其中贝利精彩绝伦的倒勾。这部历史题材的电影,虽然人物是虚构的,但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却是真实的,只是做了加工。

《胜利大逃亡》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德军占领下的巴黎,一群来自多个国家的盟军战俘,跟德国国家队之间的一场比赛。影片在快结束时进入高潮:比赛中场休息,战俘球员面临一个重大选择,是出去把下半场踢完,还是利用这个机会赶快逃走。最后,他们为了自己的尊严,选择重新回到场上。结果他们扳平了比分,让在场的五万名观众无比激动。人们欢呼着涌入球场,簇拥着他们冲破了球场大门,战俘球员由此获得了自由。

《胜利大逃亡》的导演、主演和出品方都来自美国。跟欧洲人相比,美国人对足球的了解单薄一些,但这部影片对足球史实的吸收和处理非常用心。

战争打断了足球

影片开头处,瑞士红十字会派人到战俘营查看食宿和卫生状况,陪同他们的是德国军官斯坦纳。斯坦纳曾经是德国国脚,参加过1938年世界杯。斯坦纳在战俘中认出了一位英格兰国脚科尔比,两人谈了谈。当时德军刚在北非打了败仗,士气低落,斯坦纳提议,为了士气,从战俘中选出代表队跟德军球队踢一场球,科尔比同意了,但要求得到“特殊条件和特殊伙食”,包括肉、蔬菜、鸡蛋和啤酒。

斯坦纳这个角色,专职工作是宣传。历史上,德国纳粹的确有这种做法,他们对宣传很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希特勒上台后,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国民教育和宣传部”,部长是“宣传天才”戈培尔,他上任后的第一个举动是焚书。二战时,德国纳粹拍过集中营的宣传片,在他们的镜头里,集中营的犯人过得很快乐,还能踢足球。一些集中营举行过比赛,波兰作家博罗夫斯基二战时被关入奥斯威辛集中营,他亲眼目睹了惨剧,一边是足球比赛,一边在处决无辜的人,罚两次角球的功夫,三千人被送进毒气室。二战结束后不久,他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自杀身亡。

影片中的战俘科尔比是西汉姆球员和英格兰国脚,德国军官斯坦纳对他说:“战争终结了你的球员生涯,这很遗憾。”科尔比回答说:“Interrupted.”意思是说,只是被打断,自己还会接着踢。还有一个情节,科尔比走近一群正在踢球的战俘,想从中招募球员,一个被他看中的球员同意加入,说:“谢谢你,科尔比。这不怎么像为曼彻斯特踢球。”这名球员在曼联或曼城踢过球。

历史上,的确有一些英国职业球员参加了二战。二战爆发前,许多俱乐部都有球员去当兵,西汉姆和利物浦还鼓励自己的球员加入自卫队。著名球星芬尼加入了一支装甲部队,他跟首届金球奖得主马修斯是齐名的,芬尼随部队前往北非,参加了蒙哥马利指挥的北非战役。后来成为利物浦名帅的香客利,当时26岁,正在普雷斯顿北极队踢球,他加入了英国空军。二战结束后,联赛恢复,香客利就回到了普雷斯顿北极,踢到1949年。

这些球员参军后,踢了一些表演赛和临时的联赛。有的球员没去前线,阿森纳的传奇边锋巴斯汀因为耳聋没有当兵,就负责防范德国空军对伦敦的空袭,在海布里球场的最高处值班。

“我们没打败过英格兰”

少校斯坦纳曾是德国国脚,举办这场比赛是他提出来的。他向上司汇报时,说自己参加了1938年世界杯,“没赢过球,但有进步……事实上,这么多年,我们没打败过英格兰。”(www.xing528.com)

历史上,1938年世界杯,德国队没赢球,而且连累了奥地利球员。1938年2月,德国和奥地利合并,本来奥地利已经获得了这届世界杯的参赛权,合并之后,奥地利就不存在了,成了一个省:奥斯特马克省,世界杯参赛资格自然也没了。德国队踢这届世界杯时,队中补充了几名从前的奥地利国脚,但整体实力有限,第一轮跟瑞士打成1∶1,重赛2∶4输掉,然后就回家了。

斯坦纳提到的德国队总输给英格兰队,也符合史实。从1908年到1938年,两队踢了7场球,英格兰队5胜2平,其中前4场是业余比赛。第8场姗姗来迟,是1954年12月,英格兰又赢了。转折点是1968年的汉诺威一战,从此往后许多年英格兰队都无法在正式比赛里战胜德国队。

科尔比开始考察和招募球员,斯坦纳给了他一份球员名单,里面没有东欧战俘。科尔比要求东欧战俘参与进来,因为有些很不错的球员,“随口就能想出六七个东欧球员,波兰的,捷克的。”斯坦纳不太情愿地同意了,但卡车运来的五个东欧球员,都瘦骨嶙峋,精神状况也很糟。

跟科尔比所说的一样,二战之前,东欧国家的足球水平已经很不错,南斯拉夫参加了1930年世界杯,打进四强,捷克获得了1934年世界杯亚军,匈牙利是1938年世界杯亚军,他们的成绩比德国队好。然而德国纳粹推行种族主义,对不同国家的战俘,态度不完全相同,他们对犹太人和东欧战俘是最残忍的,影片中反映了这个事实,东欧战俘的待遇明显差很多。

死亡比赛的真相

二战时,德军的战俘营举行过足球比赛。在波兰有一处战俘营,被俘的英军士兵组成了一支名叫阿斯顿维拉的球队。在许多大的战俘营,战俘们都组织联赛,球和球衣是由红十字会和基督教青年会提供的。

影片的一个故事原型是发生在基辅的“死亡比赛”,电影里的音乐,用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乐》。

1942年8月,这场比赛在乌克兰的基辅进行,一方是斯塔特队,球员主要来自从前的基辅迪纳摩和基辅火车头,另一方的球员来自德国空军,最后斯塔特队5∶3取胜。

据前苏联宣传机构说:比赛在恐怖气氛中进行,场边站着德军士兵,荷枪实弹,牵着狼狗。裁判是一名德国纳粹军官,他纵容德国球员的粗野犯规,把斯塔特队的好球吹掉。中场休息时,一个德军军官威胁斯塔特队,要求他们输掉比赛,否则就要他们的命。但斯塔特队的球员为了胜利,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最后他们5∶3取胜。德国人恼羞成怒,赛后,纳粹党卫军枪杀了一些球员。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在散文集《足球往事》里采取了这个说法,他的影响力和这本书的销量都很大。

其实这跟网上流传的哈佛校训一样是编造的。苏联解体后,记者,作家,历史学家,踢过这场比赛的球员,还有当时在场的球童和观众,都驳斥了这种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来自踢了这场比赛的洪察连科,他说:“当时没人威胁我们,没人让我们故意输掉。”体育记者库兹明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他认为,死亡比赛的动人故事是宣传机构制造出来的。斯塔特队的球员中,后来有五人死于德军之手,但死因和这场比赛无关,当时经常有这种比赛,德国人还经常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