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验对实验组和控制组接触实验材料的操纵和改变在实验对象看来是否充分地表现出了文本框架变量上的不同,笔者比较了操纵检验问题所得数据在控制组和实验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实验对象需要在两个7分制的量表上回答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同意“这篇新闻报道强调了中国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This news story was written in a way to call attention to the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product safety regulators),以及“这则报道突出了中国产品质量管理不利产生的负面后果”(This news story stressed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poor product safety regulation in China)这两个不同的陈述。
为此,笔者用ANOVA分析方法比较了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之间在该问题上的差异。统计发现,接受认知基模测试的实验组在这两个问题上得分的平均值为5.46(STD=1.43);没有接受认知基模测试的实验组得分平均为5.29(STD=1.40),而控制组所得的平均值为4.77(STD=1.57)。三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显著(F=4.66,p<.01)。考虑到Levene测试显示变异量存在差异,我们增加了Robust test of means equality的统计测试,结果仍然显示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2)。此后,我们用LSD Post Hoc测试做更详细的组间比较,发现无论是否接受认知基模测试,两个实验组之间在操纵检验问题上的差异并不显著(p=.45),但两个实验组在操纵检验上的得分与控制组皆有显著差异(控制组与有认知基模测试的实验组比p=.003,控制组与没有接受认知基模测试的实验组比p=.03)。换而言之,对操纵效果的统计检验证明实验材料的改动确实对实验对象有效。
另外,为了测试在实验对象阅读“中国制造”相关实验材料之前完成的关于中国的认知基模测试是否会使得他们对研究意图变得更为敏感,并进而影响实验数据和发现,笔者系统比较了两个实验组之间在各种因变量上的差异情况。研究用一系列的T测试比较了包括框架相关的认知激活、信息处理深度、对“中国制造”态度和话题认知归因等因变量在两个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发现,信息处理深度(p=.15)、框架相关认知激活(p=.47)、对“中国制造”产品的态度(p=.78)、认知归因(p=.32)等主要的因变量在两个实验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可以确认事前实验对认知基模的测试程序没有对实验对象造成敏感化影响(sensitizaiton effect),不会显著地干扰实验数据分析的结果。(www.xing528.com)
此外,为了能够确认实验对象在三个小组之间的随机化分配获得成功,三组成员的情况在实验进行前至少在统计上是完全等同的,研究进一步检验了随机化分组产生的效果。为了确认随机化是否成功,笔者比较了实验对象在人类学变量、消费种族中心主义价值观、意识形态、话题相关知识,以及对于中国已有的认知基模等各变量在三组之间存在的差异。笔者假设,若比较未发现统计上显著的差异,则研究对随机化过程更有信心。ANOVA模型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和收入等变量在三个小组之间确实没有差异(年龄F=.69,p=.50,df=2 270;收入F=.30,p=.74,df=2 271)。同样,话题相关知识和消费者种族中心主义价值观念这两个变量在三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知识储备:F=1.44,p=.24;消费者种族中心主义:F=1.93,p=.15)。此外,开方测试的结果显示,种族和大学中的年级在三组之间的差异也不显著(种族:Chi2=4.10,p=.85,df=8;年级:Chi2=8.93,p=.35,df=8)。最后,在意识形态变量上,统计分析发现,控制组较两个实验组更偏向自由主义(F=3.4,p=.03<.05)。但更仔细的比较发现,控制组和实验组在意识形态变量上实际平均值的差异在7分制量表上仅仅表现为0.56到0.59之间,故有理由相信,虽然差异在统计上显著但却不会构成实际上重要的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