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框架稳定性检验:中国制造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表现

文化框架稳定性检验:中国制造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表现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4.3框架话语包的稳定性检验根据表4.3的数据,在本章考察的60年时间范围内,美国主流媒体常用的五类涉华报道框架话语包从来没有一个从媒体的文本中完全彻底地消失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共产主义威胁”的框架话语包新近若干年中只有当台湾海峡的危机不断升级,甚至出现直接军事对抗的可能性时才会再一次在《纽约时报》的相关涉华报道文本中重新出现。紧随其后的是“归责中国政府”的框架话语包。

文化框架稳定性检验:中国制造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表现

根据前文对《纽约时报》涉华新闻报道文本的分析结果,笔者重构了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常用的五类主要的框架话语包。为了根据第一章的理论命题进一步检验这些框架话语包(尤其是构成话语包的各类显性框架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在媒体文本中长期稳定地反复出现(即H1),笔者还对分析得出的各类框架工具在《纽约时报》长达60年时间内的涉华报道文本中是否连续不断地反复出现做了进一步的探究。

表4.3 框架话语包的稳定性检验

根据表4.3的数据,在本章考察的60年时间范围内,美国主流媒体常用的五类涉华报道框架话语包从来没有一个从媒体的文本中完全彻底地消失过。较长时间内,五个框架都稳定地反复出现。每一个框架话语包中包含的各类显性框架工具在60年间都或多或少地持续出现在《纽约时报》的报道文本中。考虑到五个框架话语包中的文化主题和具体的框架工具都来源于美国主流媒体机构共享的编辑部文化和象征符号资源积淀,笔者根据对历时性数据的考察提出美国主流媒体的编辑部文化具有较长的独立性和相当的稳定性。

在五个框架话语包中,“共产主义威胁”的框架话语包最主要频繁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期间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这一框架中包含的框架工具在21世纪《纽约时报》的涉华报道文本中却几乎绝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共产主义威胁”的框架话语包新近若干年中只有当台湾海峡的危机不断升级,甚至出现直接军事对抗的可能性时才会再一次在《纽约时报》的相关涉华报道文本中重新出现。由此可以推论,在美苏“冷战”时期,媒体文本中大量出现的“共产主义威胁”的报道框架已经构成了美国主流媒体编辑部关于中国话题报道文化的重要构成。当中国本身的情况以及中美之间的国际关系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后,这一文化主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中会处于相对“休眠”的状态。但处于“休眠”状态的框架话语资源并未真正消失。一旦中国和资本主义体制(或者其在亚太地区的代言人)在政治、意识形态和军事上的对抗升级激烈到一定程度时,“冷战”时期的话语形态会再一次被激活启用,重新在美国主流媒体的文本中出现,用以架构中国相关问题的报道。

另外,表4.3的数据还显示,与1990—2000年十年相比,在21世纪最初的十年中,“归责中国政府”“战略伙伴/竞争者”及“人权问题”三个框架话语包中显性的框架工具在《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出现的次数和频率实际上多少都有所增加。其中,在21世纪头十年中被使用频率增加尤其明显的是“战略伙伴/竞争者”的框架话语包。这一趋势提示笔者,在21世纪中,美国主流媒体在实际报道中国相关的各种新闻话题时,越来越多地选择针对更为具体的争议话题和问题领域(如政府行政效率提高或者中国的人权问题等),更多地将中国作为美国在国际舞台各个领域可能的战略合作伙伴和重要的竞争对手来进行描绘。虽然记者应用“人权问题”和“低效率政府”框架进行的涉华报道常常也会间接地质疑或影射中国政治体制,但直接针对中国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体性批评和指责在21世纪以后有比较明显的减少。另外,在五类不同的框架话语包中,“神秘的共产主义国家”这一报道框架在1990—2010年的二十年中,在媒体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和所占比例相对比较稳定,构成了《纽约时报》等一些美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相关话题时最为常见的角度和主题之一。(www.xing528.com)

最后,根据表4.3中最后一行对五个框架话语包在60年时间跨度内的总数统计,笔者发现《纽约时报》的涉华报道文本中被记者使用频率总数最高的是“人权问题”框架和“共产主义威胁”框架。两者分别在所有样本报道文本中占据了22.6%和36.3%。紧随其后的是“归责中国政府”的框架话语包(占报道文本总数的比例达17.8%)。但是考虑到“共产主义威胁”框架话语包在整个60年跨度中的分布极度不均匀——绝大多数携带该框架话语包元素的涉华报道文本都集中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笔者发现“人权问题”框架话语包实际上构成了60年中不仅逐年稳定出现且分布形态相对平均的最为显著的涉华报道框架。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实现稳定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针对中国的人权保护状况提出批评和质疑已经成为美国主流媒体一贯以来最为重要和最为常用的新闻报道话语。从这一观察发现出发,直接或者间接与公民权利和人权保障等话题相关的新闻话题,尤其是那些能够提供大量包括标语式表达、典型范例和细节化叙述的涉华新闻事件,最有可能被美国主流媒体按照其编辑部文化积淀中现成的“人权问题”框架加以重构与报道。

若再仔细观察表4.3最后一列在60年间五个框架话语包在报道文本中出现的总次数分布,则可以发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二十年中,《纽约时报》的涉华报道文本中应用框架话语包显性框架工具的文章数目最高。在1980—1990年十年间,这个数字有所下降,但到了21世纪的头十年中,明显带有框架话语包元素的报道数目再次增加。数字变化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像《纽约时报》这样的美国主流精英媒体在较长时间内,涉华报道文本在客观中立性方面出现历史变化和浮动态势。

上文对《纽约时报》涉华新闻报道的文本分析所发现的五类不同的框架话语包,构成了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中国相关话题时最为常用的框架和叙事脚本。但在具体报道某一新闻事件时,每一个框架话语包对这一新闻事件的适用程度又可能出现显著的差异。譬如有些涉华新闻事件的报道更适合用“人权问题”的框架话语资源进行组织建构,有些事件的报道若使用“归责中国政府”的架构方式或许更为合适。

为了在所有五个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框架话语包中找到最适用“中国制造”产品质量和安全危机事件的框架,笔者在第五章的研究中将着力考察这些植根于美国主流媒体编辑部文化积淀的框架话语包与《纽约时报》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和安全危机的具体报道文本在多大程度上具有适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