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权问题”为核心文化主题的框架话语包是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最为频繁使用的框架。人权问题构成了美国主流媒体在涉华新闻报道中最偏爱的“中国牌”。
人权问题的框架话语包中包含了大量隐喻式的框架工具。不少《纽约时报》的记者在报道中将中国比喻为“自由和人权的坟墓”“共产主义的枷锁”,或者“红色的长城”,通过类比隐喻在报道中强调突出中国社会存在的人权问题。此外,新近的报道中还常常将中国政府对互联网信息的管控比喻为“政府想要驯服全球化时代信息爆炸的螳臂当车之举”。《纽约时报》报道文本中这些隐喻形式的框架工具一方面明确地强调突出了中国在人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则通过话语建构反复地将人权问题与“共产主义”和“红色政权”等带有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词汇关联起来,引导读者将人权问题与中国的政治体制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与隐喻式的框架工具相互呼应,“人权问题”的框架中还包括了类似“囚禁”“酷刑”“虐待”和“强制劳动”等标语式的表达。这些话语能够给普通的美国读者造成耸人听闻的情感冲击,让人对中国人权问题的严重程度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人权问题”框架话语包中还出现了大量典型的模式化的范例。其中较为常见的主要有两大类别:一类范例是关于中国对于持不同政见者的处理,另一类是关于公众的人权被侵犯后对此作出反应的具体事例。《纽约时报》报道中第一类范例具体包括:媒体记者在中国采访时被事先告知不要提出与某些敏感话题相关的问题;记者、不同政见者或者网吧的业主因为各种原因突然被政府拘留或者逮捕的情况;在押犯人没有得到公正对待的案例;某些社会运动被政府用武力或威慑手段加以控制的例子。第二类范例则多数通过间接描绘普通公众对人权问题的态度和做法,从侧面强调中国人权相关问题的严重程度。该类别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包括:两位商人因为政府对他们的处罚而跳楼自杀的惨剧;香港在1997年回归之后市民集会抗议政府缩减他们的自由权力等。(www.xing528.com)
“人权问题”框架话语包内的深度叙述主要集中在刻画人们的遭遇和情感反应,以及侵犯人权者的各种行为举止。例如,《纽约时报》曾经刊登过北京市前市长彭真被批斗的照片。照片中两个年轻的红卫兵将彭真双手反绑在背后。彭真本人则是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头上顶着硬纸板做的三角形高帽子。帽子上彭真的名字被红笔打了叉。另外一篇《纽约时报》的报道中,记者详细地描绘了中国某个监狱中的糟糕的伙食情况:“监狱日常的伙食主要是非常稀薄的玉米稀粥、几乎要烂掉的不新鲜素菜和蒸过的玉米馒头。”
在“人权问题”框架话语包中的推理归因工具在媒体报道的文本中一共呈现出几条不同的推理路径。首先,媒体将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表现主要与其政治体制关联起来。与此对应,理解这一状况和解决这一问题时,媒体文本提示受众应该遵循的伦理或政治上的原则则是人权被视为普世的价值,理应得到尊重和保护。其次,中国在人权方面的问题导致了中国与美国之间长期以来不断地发生各种不同的争论和冲突。《纽约时报》将美国在其中的形象描绘为占据伦理道德高地的一方。与美国例外主义(American exceptionalism)一脉相承,媒体或明或暗地指出美国从政治上和伦理上都有责任和义务敦促中国改善自身国内的人权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