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纽约时报》文本抽样分析:揭示美媒对中国制造的文化框架

《纽约时报》文本抽样分析:揭示美媒对中国制造的文化框架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纽约时报》还是一份美国全国性的精英报纸。因此,可以认为《纽约时报》对中国相关话题的报道框架话语包对美国乃至全球其他媒体有着重要的参照和示范意义。本章的抽样框架总共包括38186篇《纽约时报》发表于1949年10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之间的新闻报道。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方式发生了多次重要的转变。

《纽约时报》文本抽样分析:揭示美媒对中国制造的文化框架

为了从《纽约时报》涉华新闻报道的相关文本中辨识出显性的框架话语符号与推理归因工具,本章对1949—2009年较长时间段内《纽约时报》发表的涉及中国大陆相关话题的新闻报道做了系统的文本分析。

本书研究之所以选择从《纽约时报》中抽样新闻报道的文本主要因为:(1)《纽约时报》通常被认为是美国主流精英媒体中最具代表性的媒体机构,不仅能够反映和塑造美国的公共舆论,更足以代表美国主流媒体机构共享的编辑部文化(Liss,2002)。有些美国传媒方面的专家学者甚至认为《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大体上能够代表美国主流受众群体每日通常能够获得的新闻信息总量”(Page&Shapiro,1984)。因此,选择抽样《纽约时报》的新闻文本来抓取框架话语包中的显性符号工具,一方面使得分析结果更有可能与第三章发现的美国主流媒体编辑部文化紧密契合;另一方面,根据对《纽约时报》报道文本的分析结果组合而成的框架话语包也有可能对美国的公众舆论产生更为意义深远的影响。(2)尽管笔者并无意声称研究发现能够适用于美国所有的新闻媒体,但《纽约时报》长期以来用来向公众呈现中国相关话题的框架主题和语言形态大致可以代表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相关话题较为典型的报道方式。(3)《纽约时报》还是一份美国全国性的精英报纸。也就是说《纽约时报》常常能够设置整个美国范围内其他更为地方性媒体(包括数字网络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方式和报道的议程(Danner&Walsh,1999)。因此,可以认为《纽约时报》对中国相关话题的报道框架话语包对美国乃至全球其他媒体有着重要的参照和示范意义。(4)与本书研究直接相关,第三章中笔者从中抽取美国主流媒体共享编辑部文化时抽样的研究论文中,有超过一半的论文将《纽约时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即便没有直接将《纽约时报》列入研究数据来源的研究,也大多将美国全国性的主流媒体机构作为自己的研究数据来源)。因此,笔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本章通过文本分析提取的框架工具和推理归因工具与第三章分析发现的通用框架主题都属于同一个美国主流媒体编辑部文化长期形成的积淀。故此,两者更有可能在下一步被顺利地重组为完整的框架话语包。

本章的抽样框架总共包括38186篇《纽约时报》发表于1949年10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之间的新闻报道。笔者在Proquest's New York Times Historical Database中,搜索了发表于1949年10月1日到2006年12月31日期间新闻标题包含“China”或者“Chinese”的新闻报道(不包括股市信息和各种广告和短讯)。另外,笔者还在Lexis nexis academic database中以同样的关键词搜索了2007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期间《纽约时报》发表的相关报道。在样本的抽样框中,约有26.8%的材料发表于20世纪50年代,16.9%的报道发表于60年代,15%的报道发表于70年代,12.9%发表于80年代,12.7%的报道发表于90年代,而大约15.7%的新闻发表于21世纪的头十年。研究抽样之所以选择这一时间起点主要考虑到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方式发生了多次重要的转变。(www.xing528.com)

然后,笔者以单篇的新闻报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从样本框中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大约400篇相关的新闻报道供下一步深入的文本分析。具体步骤上,笔者先将所有抽样框中的报道依次编号排列,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挑选了抽样的起点编号,然后将样本框中报道文本数的总量除以样本量得出95作为抽样间隔。按照随机选取的抽样起点和计算得到的抽样间隔,笔者从样本框中按每隔95篇抽一篇的方式获取了共400篇新闻报道。更进一步的数据描述发现,在样本的400篇报道中,每十年新闻报道量的分布与样本框的新闻报道量分布基本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