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抽样流程获得元分析的文本材料后,笔者对样本中的文本一共做了三轮系统的阅读。第一轮阅读对所有抽样获得的文本进行了仔细的筛选,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了不同研究文本涉及的媒介组织、研究方法(如内容分析、文本分析、话语分析等)、研究对象媒体报道的具体事件或者话题,以及不同的研究者们分别从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文本中分析发现的主题或趋势。第二轮阅读主要是复核上一轮记录下来的研究发现,记录笔者阅读全文时对研究发现产生反思和解读,并且根据研究发现的报道主题之间的相似程度对其进行归类。最后一轮阅读主要调整对研究发现的归类和编码,使其更为简明、便于理解。与此同时,需要确保对材料的阅读和编码归类已经达到饱和(即反复阅读后研究者无需再建立新的类别或者对已有类别不需要再进行调整)。
为了提高文本分析的精确程度,笔者对“文化主题”的概念做了清晰的工作化定义。本章研究中所说的“文化主题”与媒体报道的话题不同:话题主要是对社会经验某一个特定领域整体的总结式标签;而主题则是能够将涉华新闻报道文本中不同的语义元素(如对特定行动者的细节描绘、信息来源引用或叙事背景交代等)串联起来形成有机整体叙事的观念或思想(Pan&Kosicki,1993)。作为框架话语包最为重要的核心,文化主题能够作为各种新闻事件报道的脚本,组织新闻叙事的推进和文本结构。(www.xing528.com)
按此操作化定义,笔者对不同研究论文从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分析得出的各类主题进行了横向比较和对照,并根据他们彼此之间在内容上的异同进行重新归类编码。分类遵循质化分析中实时比较(constant comparison)的研究程序。从样本研究发现中萃取出来的主题首先按照其内容上的差异被归入各个临时设立的类别。本书作者与研究助手一边进行三轮不断推进的分析与阅读,一边不断比较特定类别中主题与其他类别中主题的差异,以及同属一个类别的不同主题间的相似程度。根据比较结果,研究者不断实时调整类别的划分以求将类别内部各个主题之间的相似性最大化,而将类别与类别之间的差异性最大化。当多轮对文本材料的阅读编码达到饱和后,研究者会仔细反思并记录作出归类决策时所遵循的原则,以及类别与类别之间存在的差异。笔者会将归类编码规则和类别之间的差异记录下来,供理论反思时加以参考和诠释。最后,笔者重新根据不同主题之间的关联对归类进行细致的修正,使其包含的各种通用框架主题在表达上更加简明准确,更便于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