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为全书后续的一系列包括框架分析和框架效果在内的实证研究部分奠定理论和概念上的基础。首先,笔者在本章开篇回顾了整个20世纪中传播学媒介效果研究领域在理论上的发展。理论回顾通过对整个媒介效果研究领域中发生的一系列范式转换进行详细的描绘和勾连,刻画出框架理论作为媒介效果研究重要的构成,按照研究范式的发展变化如何不断地调整其自身背后的基本假设,并不断地改变提出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范式转换过程中关于媒介效果研究的基本假设(包括什么构成了传播效果这样最为基础的问题)将成为框架理论建构和发展的基础。本书接下来的实证研究中也会在这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推动框架理论的建构和理论建构效度在研究中的提高。
然后,本章将现有学术文献中对“媒体框架”概念本身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不同角度的含义解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反思、整合和分析解读。概念解析的部分视“框架”为全书最为核心的分析性概念,并将其意义解析置于框架概念与其他相关核心概念构成的相关关系之中加以理解。通过对框架概念含义的解析和反思,本章旨在按照安吉洛(Angelo)关于研究计划(research program)的相关描述,明确地勾画出由框架概念本身的抽象理论属性出发形成的基本假设和一系列关于框架概念含义的推论。基本假设主要界定了框架研究计划的核心构成和界线划分,而由假设推导而出的相关推论则主要涉及框架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框架概念在本书分析中所扮演的角色。该部分根据框架概念化过程提出的假设和相关推论,一方面成为后续章节中具体研究的依据,另一方面也为第三部分对现有文献的反思回顾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标准。(www.xing528.com)
最后,笔者根据对媒体框架概念的界定与解析提出一个左右对称的描述性模型。描述性模型整合了框架建构(frame building)和框架设置(frame setting)两个在实际框架研究中常被区分对待的框架过程:两个不同的框架过程被建构为模型的左右对称部分。描述性模型中包含了媒体框架、受众框架、显性媒体文本和不同类型文化积淀等与媒体框架概念紧密相关的理论概念。在第一章结束部分提出围绕框架概念的描述性模型主要为了达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第一,笔者希望更清楚地给全书的研究架构以及本书在现有文献中所处的位置有个相对整体性的完整描绘。第二,笔者根据对称性描述性模型的架构,更为系统地组织和反思现有的框架理论研究文献(而不仅是对框架概念的解析),形成基于文献回顾的独立的理论叙事。此外,通过提出对称性描述性模型,笔者将根据概念解析提出的一系列假设与推论作为评价的参照标准,对现有的框架研究相关文献存在的优劣之处进行分析评估。结合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以及框架概念本身的抽象理论属性,本章在结尾处提出了本书针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问题媒体报道框架一系列的相关研究问题,并对下文章节中将会应用的相关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