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抽水蓄能电站三维建模成果

抽水蓄能电站三维建模成果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钻孔数据统计结果,地下水位高程最大值677.97m,最小值517.10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30m,死水位为590m,因此590m高程以上至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岩石可以进行挖除,一方面增加库容,另一方面挖除的岩体可以作为建坝用的堆石料。

抽水蓄能电站三维建模成果

13.3.1  某抽水蓄能电站泰礴顶上水库

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位于昆嵛山泰礴顶东南侧支沟首部,称泰礴顶水库。上水库地形开阔,地质条件较好,具备建设较大装机规模蓄能电站的库盆条件,上水库地面高程一般为500~800m,主峰泰礴顶高程为922.8m。电站上水库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03m,坝顶长度495m,正常蓄水位为630m,死水位为590m,总库容916.6万m3,其中调节库容850万m3,死库容66.6万m3

三维地形建模范围:昆嵛山泰礴顶上水库库区地质平面图长1605m、宽1500m的矩形区域,总面积共240万m3,该范围即是制作三维模型的范围。采用1:2000的地形图,三维网格的间距为10m,网格点总数为43215个。建立了三维地形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根据大坝的标准断面参数,绘制了大坝标准剖面,沿坝轴线拉伸,生成标准大坝的三维实体。按照水库正常蓄水位630m及大坝标准三维实体,进行布尔运算生成正常蓄水位高程的三维水体,如彩图13-7所示。

地质构造特征: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在地表上共有地质结构面38条,以近东西向陡倾角结构面(断层型、裂隙型)为主,少量近南北向缓倾角结构面。在平面图上,每条地质结构面都按照其编号和产状进行赋值,并在地质平面图上自动生成三维BSN数据文件。在三维地质模型中,绘制这些地质结构面如彩图13-8所示。

三维地质建模:泰礴顶上水库目前共打钻孔49个,钻探总进尺4112.35m,其中倾斜钻孔一个,压水试验段数728段,取样总数25个。根据钻孔数据统计结果,地下水位高程最大值677.97m,最小值517.10m。全风化层下限高程最大值683.54m(ZK13),最小值508.90m(ZK505),强风化层下限高程最大值683.34m(ZK13),最小值505.70m(ZK505),弱风化层下限高程最大值648.59m(ZK13),最小值426.28m(ZK515),微风化层下限高程最大值589.32m(ZKL-2),最小值421.28m(ZK514)。在三维地质模型中绘制三维钻孔,并在主视图的钻孔右侧绘制RQD值的阴影区域,如彩图13-9所示。以地形表面地层界线作为分界线,制作了三维地表上覆盖层的表面模型,如彩图13-10所示。

以库区坐标点(4123800.00,41391400.00)为左下角,划定0.7km2的范围,在该区域内,建立三维风化界面和三维水位面,切制工程地质剖面图32张。以钻孔数据为基础,将32个剖面连接成三角网状,以地质平面图为基础,一次切出并绘制32张剖面图,再逐个对每张剖面图进行人工的编辑修改。由于是以钻孔数据作为控制点,剖面图又是由程序自动生成的,是根据钻孔数据,按照地形线走势,绘制的风化界限和库水位,因此剖面图的编辑工作量很小。在剖面图中,将地形、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和地下水位的线条进行转换,转换也是一次完成的,转换时读取线段上的每一个端点坐标,根据剖面线的位置,自动转换成三维离散点(X,Y,Z)数据。通过切制32张剖面,在原有钻孔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离散点数据,使得绘制的等值线图和三维曲面更接近实际。使用surfer对这些数据分别进行网格化,生成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和地下水位的GRD和DAT数据文件,进而绘制风化和地下水位的等值线图、三维表面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剖面位置图如图13-3所示,其中的一张剖面图如图13-4所示。

等值线图是在Surfer中自动生成,储存成DXF文件,使用AutoCAD直接打开即可,如彩图13-11所示。三维表面模型,使用“绘制三维面”程序读取DAT数据文件直接生成。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确定覆盖层及全强风化为无用层,不能作为大坝的上坝料,以强风化下限作为分界面,生成无用层和有用层的三维实体,以上水库死水位高程590m作为开挖底界面,划分为两个部分,即水上和水下部分,并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图层上,如彩图13-12,水上部分的无用层用红色实体表示,有用层用深绿色实体表示,水下部分无用层用粉色实体表示,有用层用浅色实体表示。以上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很方便的按照用户的要求,计算料场储量和开挖体的体积,具体计算时,可以冻结水下部分的无用层和有用层三维实体,绘制开挖区域边界线,进行区域剖切,保留区域内部实体,使用计算体积命令,就可以自动计算出水上部分有用层和无用层的体积,开挖区域边界线个数不受限制。

图13-3 剖面位置图

图13-4 工程地质剖面图

无用层和有用层的三维实体模型建立好以后,可以适用多个不同开挖方案的比较,输出不同开挖方案无用层和有用层的体积。按照水库的开挖边坡,制作水库的三维实体模型,以无用层和有用层的水上部分作为第一集合,以水库的三维实体作为第二集合,将两个集合进行相交的干涉运算,新产生的三维实体就是开挖体,可分别计算无用层和有用层的体积。同理,可建立三维堆石坝的三维实体,将其与无用层(强风化以上)进行相交干涉运算,就是坝基开挖的强风化以上的体积,与有用层(强风化以下)进行相交干涉运算,就是坝基开挖的强风化以下的体积。

如果开挖体制做成三维实体,将其与无用层水上部分的三维实体进行干涉运算,即可得出无用层水上部分的开挖工程量,与有用层水上部分的三维实体进行干涉运算,即可得出有用层水上部分的开挖工程量。使用以上办法,对于开挖工程量的方案比较是非常有效的。

彩图13-12中绿色实体代表弱风化、微风化及新鲜岩体构成的可利用层,而红色实体代表由覆盖层及全、强风化岩体构成的无用层,蓝色实体代表死水位以下的可利用层,而粉色实体代表死水位以下的无用层。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30m,死水位为590m,因此590m高程以上至正常蓄水位之间的岩石可以进行挖除,一方面增加库容,另一方面挖除的岩体可以作为建坝用的堆石料。

整个上水库库区岩体按是否可以作为堆石料大体可以分为两层:上层为由第四纪覆盖层及全、强风化层构成的无用层;下层为由弱风化、微风化及新鲜岩体构成的有用层。

为准确计算无用层和有用层的储量,利用上水库钻孔勘探资料及测绘资料等原始数据,对整个上水库进行三维地质建模,通过模型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各层的发育规律,同时利用模型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相关地层的体积即储量。

彩图13-13、彩图13-14中绿色实体代表死水位以上正常蓄水位以下弱风化、微风化及新鲜岩体构成的可利用层,而红色实体代表由覆盖层及全、强风化岩体构成的无用层。(www.xing528.com)

将淹没范围内死水位以上的无用层和有用层三维实体分别提取出来,可计算出其相应的储量。其中有用层储量约为146.8619×104m3,而无用层储量约为147.6257×104m3,总储量约为294.5×104m3。由于有构造影响,可能在有用层中也会含有少量的无用层料,根据实际资料,地质人员可以从有用层中减一定的折扣量作为堆石料用。

利用离散点数据可以绘制出三维剖面的线框图,如图13-5所示。

图13-5 三维剖面线框图

地质平面图上的各类地质界线转化为三维界线,包括基岩与覆盖层的分界线、覆盖层与覆盖层的分界线、地质结构面出露线等,如彩图13-15所示。

13.3.2  某抽水蓄能电站厂房

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水工设计参数:厂房尺寸,长度218m、宽度26.5m、高度52m,厂房底板高程为27.5m,机组台数6台,间距25.5m,装机容量1800MW。

三维地下厂房建模:包括三维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和出线竖井等,如彩图13-16所示。

三维地形建模范围:地下厂房区地质平面图长1695m、宽1305m矩形区域,总面积共221×104m3,该范围即是制作三维模型的范围。采用1:2000的地形图,三维网格的间距为10m,网格点总数为35856个。建立了三维地形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

三维地质建模:地下厂房区目前未有钻孔数据,只有两个勘探平洞,在三维地质模型上,按照平洞的实际位置绘制了三维平洞,平洞内揭露的主要地质结构面绘制成三维面。

地质构造特征: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在地表共有主要断裂结构面41条,以近东西向陡倾角结构面为主,少量近南北向缓倾角结构面。在平面图上,每条地质结构面都按照其编号和产状进行赋值,并在地质平面图上自动生成三维BSN数据文件,在三维地质模型中,绘制这些地质结构面如彩图13-17所示。

地下厂房在三维地质模型中的位置如彩图13-18所示。由于厂房顶部高程距地面距离较大,故又针对厂房区建立了一个长580m、宽380m、高200m的三维实体,将地表测绘到的地质结构面延伸,绘制到该区域内,如彩图13-19所示。

地质平面图上的各类地质界线转化为三维界线,包括基岩与覆盖层的分界线、覆盖层与覆盖层的分界线、地质结构面出露线等,如图13-6所示。

图13-6 三维地层模型

厂房区主要地质结构面切割地下厂房形成的三维模型,彩图13-20是断裂结构面切割地下厂房,彩图13-21是冻结地质结构面,显示断裂结构面在地下厂房的截面。通过三维动态旋转观察,会起到很好的说明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