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神龙的故事-龙眼村七米长鳄鱼遗骸与顺德人的殊死拼杀

揭示神龙的故事-龙眼村七米长鳄鱼遗骸与顺德人的殊死拼杀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称鳄鱼为“龙”,因此,顺德不少地方都以龙为名。人们对神龙的敬畏与崇仰可见一斑。龙眼村曾出土汉代鳄鱼遗骸,长达7米,头骨1.13米,为典型马来鳄。可见从汉代开始,鳄鱼为顺德颇为常见的两栖动物,当时顺德民众只得与充满死亡威胁的鳄鱼作殊死拼杀。众多“龙”字,自能满足人们求助神灵福佑后神威难匹的互渗性原始思维。

揭示神龙的故事-龙眼村七米长鳄鱼遗骸与顺德人的殊死拼杀

古人称鳄鱼为“龙”,因此,顺德不少地方都以龙为名。最大者莫过于龙江、龙山。龙江因“水接甘竹滩,下流曲折纡绕,势若蟠龙,故称‘龙江’”。龙山则“旧有龙穴”,故名。其他地方如杏坛龙潭、甘竹堡的龙田、龙堡,黄连堡的龙村,如今陈村北滘一带的龙津堡、龙头堡,涵括杏坛五村的龙渚堡。这些曲折迂回,神秘幽深,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地方,昔日鳄鱼满布,人们世代相传,赋以龙名,既能保存古老地理状貌,后转化为彰表其神武威壮,此后,更寄托人们获得保佑神力的期盼。人们对神龙的敬畏与崇仰可见一斑。

杏坛一带的秃尾龙拜山传说,更融入拜祭恩人,不忘旧情等充满人性温情的信息,以人格化的手法将文化伦理与无法实现的理想融入其中,产生教化与推广的作用,也使本来兴风作浪的神龙被赋予更具人格魅力的平民色彩,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

★汉代鳄鱼

龙眼古称“龙渚”,昔日也是鳄鱼群生的浅河地带。龙眼村曾出土汉代鳄鱼遗骸,长达7米,头骨1.13米,为典型马来鳄。可见从汉代开始,鳄鱼为顺德颇为常见的两栖动物,当时顺德民众只得与充满死亡威胁的鳄鱼作殊死拼杀。出土鳄鱼遗骸背部有明显的刀砍痕迹,足可让人遥想到千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殊死的人鳄大战,而这样的大战或许在当年只是司空见惯的家常便饭。

昔日村口有“龙渚初关”牌匾,足见此处为水陆交通要道,经济繁盛,人气鼎盛。

龙眼村民在状若游龙的演河选中位于苍龙眼睛处建造纪念西汉太尉周勃的太尉庙,正与人们祈求画龙点睛,睛点壁破,冲天化龙,神灵福佑从静态到动态不断上升的吉祥心态不谋而合。

★触摸福祥(www.xing528.com)

虽然,村民对周勃毫无深究,但人们只知他是汉代周大将军,挽救危难,匡扶汉室,大义凛然,一片忠心已心满意足,何况他英明神武,辅助帝主,充分体现出他危难时不顾安危,挺身奋出,救助主上的神威与忠烈,这刚好与民众遇厄逢难时祈求他能逢凶化吉的依傍心理相吻合,尤其重要的是周勃素以“忠义”著称,完好满足人们在平素经济与社会交往中最为看重的品格需求,而龙眼、龙船澳、龙船与真龙天子俱有“龙”字,再加上太尉点睛。众多“龙”字,自能满足人们求助神灵福佑后神威难匹的互渗性原始思维。特别是古老传说中新龙下水前必到龙眼点睛,才能所向披靡,一往无前,自然更让人趋势若骛,唯恐落后,而人们点睛龙眼后,再到龙潭龙母庙竞渡一番,完成从新龙下水、点睛龙眼、游龙四方、龙母拜谒、龙归江海等一套完整程序,也完成人们通过龙舟实现谢神祈福,结盟交友,强身健体,筹措资金的乡村民俗与经济活动,更暗合农历五月初一龙眼太尉诞辰、初三龙眼点睛、初五龙舟竞渡、初八龙潭竞渡,以阳为开端,以阴为结尾,阴阳融合,首尾相应,将强悍奋进的苍龙精神与南方阴柔和顺德龙母内涵相融合,构成乾天坤母的完整哲学结构,也凸现出顺德区域充满生趣与人性的文化交融与民间信仰,成为难得的体现中华哲学文化思想的活态典型案例。

★古老风俗世代传

★当年,女子也偶尔主持龙眼点睛(黄铨行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农历四月三十日敲打龙船鼓开始到五月初三登记龙牌、抚龙须尾、派送龙符、龙眼点睛到五月初八拜祭龙母,女性身影一直闪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她们在许多环节的关要点都发挥着独有而不可忽略的作用,清晰折射出女性在珠三角地区远非我们想象中的低微卑曲,相反,倒颇具话语权。正是她们的出现才让本来充满阳刚猛烈甚至亢奋极端的情感结构和文化特质以女性独有的柔性不断融化,最终融合成透射出刚柔并济,周至温煦的迷人色彩,让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周到与温婉,散发着独有的人性色彩,这,也是令龙眼点睛充满独有魅力的关要处。

★龙潭龙母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