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西山经》在描写华山的基本情况时,提及一种长着六只脚、四只翅膀的怪蛇——肥遗。
根据外形我们可以推知,肥遗能够满天飞、遍地跑,比现代人熟知的眼镜蛇、五步蛇、竹叶青要厉害得多。
如果谁惹恼了这样一条会飞的蛇,还能在它的面前逃走吗?不可能!
除了《西山经》,在《北山经》中的浑夕山山麓,也有这种怪蛇的踪影。由此可见,这种叫肥遗的怪蛇在当时很常见。
不过,尽管它们名字相同,但在形态上却略有差异。华山上的肥遗有六只脚、四只翅膀,这已经够稀奇了,浑夕山下的肥遗则更不寻常。
浑夕山下的肥遗长得像蛇,居然有两个身子,模样非常古怪。
请你想一想,如果有这么一条蛇,它长着一个脑袋,拖着两条长长的身子满天乱飞,两个身子一分开,就在空中摆出一个“人”字形。那场景,一定会叫人目瞪口呆!
肥遗
肥遗
值得注意的是,肥遗还有其他形态。据《西山经》记载,在距离华山很远的英山,也有它的踪影。
不过,这里的肥遗不是蛇,而是一种像鹌鹑的小鸟。它有红红的嘴巴、黄色的身子,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非常可爱。
你以为这种在一些地方是蛇、一些地方是小鸟的动物,仅仅是一种很平常的怪兽吗?
错啦!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它在哪儿出现,哪儿就会发生大旱灾,人们见着它就发愁。
肥遗真的没有一丁点儿用处吗?(www.xing528.com)
那倒也不是。据《山海经》记载,人吃了肥遗的肉,不仅可以治疗疯癫病和麻风病,还能杀死藏在身体里的寄生虫。
所以,无论肥遗是什么古怪的动物,人们还是有办法捉住它、利用它的。
古代气候小知识
《山海经》里的故事总是提到大旱,那么,数千年之前,古人生存的环境到底怎样呢?让我们翻看几本古书,去找一找线索吧!
逮至夏桀之时……山无峻干,泽无洼水。
——《淮南子》
(桀)在位以来……百川沸,伊洛竭……大风扬沙……地出黄雾。
——《资治通鉴外纪》
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雨乃大至。
——《吕氏春秋》
你看,那时候人们居住的地方,环境比较恶劣。山上没有树木,湖泊里没有水。因为大旱,伊水、洛水等大河都干涸了。大风无情地刮着,扬起一团团黄沙,地上冒出黄色的雾,这大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沙尘暴。
商汤在位的时候,天下发生特大旱灾,庄稼多年没有收成。作为一国首领的汤,为了祈雨,亲自去桑林中祷告、献祭,可见当时的旱灾有多严重。
“十日并出”“后羿射日”的传说,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通过自己的想象,解释恶劣的自然现象,记录对干旱的恐惧和对风调雨顺的渴盼,体现了他们朴素的自然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