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语学习者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的影响

外语学习者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的影响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语学习者除了具有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之外,还具有社会文化差异。Gardner & Lambert认为,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群体抱积极的态度,例如,想了解他们,和他们在感情上融为一体等,则会引发很高的参与性动机。削减性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被目的语、目的语文化认同所取代;附加性学习者在获得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归属的同时,保持其母语和母语文化归属。

外语学习者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的影响

外语学习者除了具有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等方面的差异之外,还具有社会文化差异。社会文化差异指学习者态度、文化适应、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外语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一、语言态度

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致性与持久性的倾向。这种倾向可由个体外显行为去推测,但态度的内涵却不限于单纯的外显行为。态度的内涵除了行为的成分之外,还包括情感和认知。正因为态度中含有认知和情感的成分,因而在对人对事的态度表现上,也就有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之分。

语言态度指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说话者对他人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所持有的态度。对语言表示出的积极或消极的看法可以反映语言的难易度、语言学习的难易度和重要性、语言品位、社会地位等。语言态度还可以反映人们对说这种语言的人的看法。

外语学习态度是学习者的认识、情绪、行为在外语学习上的倾向。Lambert(1963)认为对待第二语言学习的态度及倾向(orientation)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而决定了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就。Gardner & Lambert(1972)认为,如果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群体抱积极的态度,例如,想了解他们,和他们在感情上融为一体等,则会引发很高的参与性动机。Stern(1983)提到外语学习中的三种态度:(1)对目的语社团和人的态度;(2)对所学语言的态度;(3)对语言和学习语言的一般态度。

态度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关系上:一是态度与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关系。学习者对第二语言抱积极态度则容易提高学习水平,而持消极态度则提高较慢。二是态度与投入程度的关系。Gardner & Lambert(1972)的研究发现,半途而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大多都是被动消极的,其学习成绩也较之持积极态度的学习者要差。三是态度与课堂行为的关系。Gilsman(引自Gardner & Lambert 1972)的研究表明,学生上课的表现与学习态度之间有很高的相关系数。持积极态度的学习者课堂上表现活跃,参与意识强,学习成绩较好;相反,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二、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是某一群体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因与另一群体相接触而发生的顺向变化。Linton(引自McLaughlin 1987)认为,文化适应的总体过程涉及到态度、知识和行为方面的适应,文化适应的进程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受行为者主观心理因素的限制。一般来说,两种文化之间的适应性越强,两种文化的社会价值和规范矛盾越小,则两种文化之间的抵制就越少;反之,两种文化之间的适应性越弱,两种文化的社会价值和规范越相矛盾,则两种文化之间的摩擦就越多,抵制性就越强。

文化适应过程包含着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文化互动行为的选择以及对文化心理结构的改造,表现为对文化心理层次的认同,如对社区认同、群体认同、语言认同等。文化适应的过程要从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来进行调整,其中包括学会适应语言习惯,以便能在目的语社团中进行交际。文化适应水平与语言精通水平之间存在相关,但是不同文化适应水平与第二语言精通水平之间的相关存在差异,语言认同、社区认同和群体认同高于民族文化认同。不同个体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阶段性差异明显,其结果也有很大不同。Lambert(引自Arnold 1999)认为成功地学习第二语言需要学习者能够并且愿意调整包括言语在内的各方面行为,这些变化是获得与目标语言群体相容的重要条件。

Brown(1980)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1)兴奋阶段:最初接触新文化时的兴奋感和幸福感;(2)文化休克阶段:对目的语文化产生的生疏感和抵触情绪;(3)文化初步适应阶段:对新文化的紧张、抵触情绪逐渐得到缓解;(4)文化基本适应阶段:对新文化基本上产生认同感。Brown认为,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儿童更早地完成文化适应的各个阶段,这是因为儿童对母语文化的意识程度较低,受母语文化的束缚较小,文化休克和文化紧张的程度较轻,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弹性相对较大的缘故。

Schumann(1986)把文化适应按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结合方式分为两类:第一类学习者把目的语社团作为参照系,希望被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完全同化而成为其中的一员;第二类学习者则仅希望与目的语社团进行社会结合,心理上对其语言持开放态度,但不愿被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化。Schumann强调,这两种文化适应均能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

Lambert的观点与Schumann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Lambert(1974)提出“削减性双语现象”(subtractive bilingualism)和“附加性双语现象”(additive bilingualism)两种不同的双语类型。削减性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被目的语、目的语文化认同所取代;附加性学习者在获得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归属的同时,保持其母语和母语文化归属。

文化适应要消除文化定势、减少偏见。文化定势(stereotypes)是一种整体式的文化取向,即把某一文化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当作该文化的代表的一种倾向,其结果是文化群体的每个成员都被当作其所属群体的代表而具有此群体的文化特征。文化定势使得人们用过分简单的语言概括并描述目的语文化,而忽视了其文化的个性。例如,有人这样概括:中国人谦逊、好客,美国人富有、慷慨,犹太人精明、吝啬,德国人呆板、机械,等等。这种文化定势忽视了目的语民族的个人文化特征,无疑对交际是不利的。

偏见是以一种错误的或不可变通的概括为基础的一种反感心态。这种心态可能表达出来,也可能被别人知觉到。它可能是针对某一群体,也可能针对某一群体中的个体。偏见和文化定势一样,具有执著的情感内涵:它对使其改正的证据总是固执地抵抗;它是僵化的、不可逆转的、不可改正的态度;它基于错误的判断或先入之见,是对其他群体或个人采取的否定态度,是一种不健康、不合理的心态。偏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人际交往。(www.xing528.com)

外语学习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一种外语的过程就是逐步适应这种新的文化的过程。因为语言既是表现文化的主要手段,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看法和态度。学习者要学好这种语言,就必须了解和适应该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体系和信仰体系,以及涉及到的文化格调、风俗习惯、交际系统等。

三、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和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是文化适应模式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学习者对外语文化的适应程度表现在他与该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大小。

社会距离指学习者社团相对于目的语社团而言的地位,或学习者被目的语社团容纳并与之接触的程度(Ellis 1994)。社会距离由体现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关系的一系列社会因素决定,主要包括:(1)社会优势(social dominance),指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各自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领域里的地位。(2)融合方式(integration pattern),指学习者社团是被目的语社团同化,还是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或是二者兼顾。(3)封闭性(enclosure):指两社团被各自的学校教堂、医院等社会设施隔离的程度,封闭性有高、低之分。(4)凝聚力(cohesiveness),指学习者社团以圈内交往还是圈际交往为主。前者具有凝聚力,而后者无凝聚力。(5)学习者社团规模的大小(size)。(6)文化和谐性(cultural congruence),指学习者社团和目的语社团的文化是相近还是相异。(7)社团的态度(group attitude),指两社团对彼此所持的态度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8)打算居留时限(intended length of residence),指学习者社团打算在目的语社区居留时间的长短。

Schumann(1978c)认为,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之间的社会距离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因为,决定社会距离的各种社会因素通过影响学习者的动机、他们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态度、目的语输入的质量和数量以及总体学习环境来影响语言习得水平。

心理距离指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总体心理感受,它与个体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适应程度有关(Schumann 1978a)。心理距离主要由以下几种心理因素决定:(1)语言休克(language shock),指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所体验的困惑和恐惧。(2)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指学习者在接触一种新文化时所产生的焦虑和失落感。(3)动机(motivation),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目的,以及为达到该目的而作出的努力。Schumann沿用了Gardner& Lambert(1972)的动机分类法,把动机分为融合型(integrative)和工具型(instrumental)两种。具有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的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具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则仅为达到某一具体目的而学习目的语,如通过某一考试,获得某一职位,出国深造等。(4)自我渗透性(ego permeability),指学习者的语言自我的可塑性和僵化程度。(5)语言自我(language ego),指外语学习者在母语习得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并具有保护性能的一种心理屏障。对外语学习的心理抑制越强,自我渗透性越弱,语言信息就越不容易吸收。

Schumann认为,在自然语言环境下习得第二语言时,心理因素的作用不如社会因素明显。心理因素主要是在社会距离难以确定,即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不构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时才发挥作用。如在外语教育环境下,学习者不能与目的语社团直接接触,反映两个社团关系的社会因素对文化适应的作用变得模糊,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心理感受,即心理距离的作用可能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语言和文化休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跨越语言自我的心理屏障,是外语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思考题

1.关键期假设对第二语言学习有何启示?

2.概述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3.概述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4.概述学习者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