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在母语和外语学习过程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理因素。从母语习得研究来看,学习者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年龄,即使有语言环境也很难顺利地习得一种语言,对“狼孩”以及其他脱离人类正常生存环境至一定年龄而未能习得人类语言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Lenneberg(1967)发现,小孩左脑的损伤对语言功能一般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成年人左脑损伤则往往意味着整个语言功能的丧失。Lenneberg认为语言是大脑发育的产物,语言能力的发展受到人的生理基础的制约。继而,Lenneberg提出了颇有影响的自然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认为习得语言的关键期是2岁至发育期。在关键期内,大脑具有可塑性(plasticity),语言习得能够自然而轻松地进行。这时语言的理解和产生涉及大脑的两个半球,整个大脑都参与语言学习,所以吸收语言信息就快些,习得就容易些。青春期到来之后,人们大脑机能发生了单侧化(lateralization),即某些功能偏向左半球或右半球,语言功能主要集中在左半球,右半球的语言功能逐渐减弱。同时,大脑已经发育成熟,左脑负责语言处理的神经协调机制的自动化能力就会减弱,神经系统不再具有可塑性,这样学习语言就比较费力且成效不显著。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关键期终止的具体年龄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关键期假说虽然是解释母语习得现象,但被许多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应用于解释外语学习,并发现关键期对外语习得有着明显的影响。综观目前的研究结果,年龄因素对外语习得的影响可概括如下:
(1)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并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习得的顺序;任何年龄开始学习一门外语都有可能获得成功;(www.xing528.com)
(2)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比较明显地影响习得的速度和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少年比儿童和成年人在习得语法和词汇时表现更为出色;
(3)学习时间的长短影响外语习得的成功程度。学习时间的长短与整体交际能力的获得之间关系极为密切,起始年龄对语言达到的精确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语音方面。当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超过了关键期,说外语时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本族语的口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