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Piaget和Vygotsky都研究儿童发展,但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差异,如:Piaget的理论倡导自由主义,而Vygotsky的理论倾向于社会主义; Piaget的研究具有生物学的倾向,而Vygotsky的研究方法明显地表现为社会文化取向;Piaget深受哲学家诸如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的影响,Vygotsky则深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思想的影响;Piaget在哲学观上是一位多元论者,受到许多哲学观点的影响,他的态度是兼收并蓄,为我所用,而Vygotsky是一位一元论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并以此贯穿其整个认识论。这些深层次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对儿童发展作出了不同解释。
以下从研究视角、心理机制、语言的产生与语言功能及学习、教育与发展等几个方面对Piaget和Vygotsky的发展理论逐一进行比较。
一、研究视角
Piaget和Vygotsky是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的。Piaget终生所关注的目标是人类知识的获得和观念的发展,他通过研究儿童认知发展来探索知识的起源和性质。
Piaget较为关注儿童的先天心理特质,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均有其独特的、基础的认知结构,所有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并且,认知发展阶段序列具有跨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认知发展阶段标志着心理生活发展的逐渐复杂的智能和概念的系统,表明事件的一种必然的结果正在发生之中,同时每一相继的事件是建立在前一事件之上,并且也是后续活动的必要的先决条件。当儿童从第一阶段发展到最后阶段,他们便从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对其所处的环境没有任何实际知识的婴儿,变成能熟练地运用逻辑和语言、能理智地应对环境,并能更现实地理解客观世界是如何运行的青少年。Piaget的发展阶段论指出,在儿童认知发展各阶段的转化过程中,儿童的整个认知结构和系统发生了转变。发展阶段论为不同阶段的儿童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心理依据。
Piaget更多地关注儿童自身如何利用已有图式去进一步建构更高级的图式,强调个体自身内部发展的阶段和方向。Piaget将个体作为基本的关注点,认为发展开始于无差别的前自我状态,然后逐渐向社会化发展,儿童“自我中心”的减弱与相应的“社会中心”的提升就是最有力的证明。Piaget强调儿童的探索性学习对其发展的影响,在他看来,儿童就像一个“小科学家”,在已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外部世界,主动构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因素或人际之间的因素对儿童个体的发展只产生一些间接的影响。
Vygotsky认为,个体的发展是由原始的、社会的、人际之间的层面向个性化、人格化层面的转化,发展不是朝向社会化,而是朝向社会机能的个体化。Vygotsky所关注的是儿童如何成为高级文化共同体的成员,关注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如何在儿童已有心理结构上进一步促进其心理结构的发展,强调儿童外部的社会文化规律对发展的作用。Vygotsky注重探究外部世界和个体内部心理过程的二元关系,他明确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儿童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结果。决定发展过程的不是儿童的内部因素,而是儿童的心理过程和外部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Vygotsky坚信儿童的发展源于社会、人际关系和文化,外部的影响是中心,贯穿在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中。
Vygotsky通过对概念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提出儿童以不同的方法建构词汇概念的一系列发展阶段。Vygotsky认为要理解这一系列发展阶段的传递,不能从广泛的、普遍的角度,而要从地域性的变化加以理解。发展阶段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是以地域为背景的,以活动为基础的。
二、心理机制
Piaget认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发展的动力是平衡化。平衡是实现儿童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力量,同化和顺应是达到平衡的一对重要的辩证因素。同化指个体将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质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在Piaget看来,平衡在影响认知发展的各种因素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使成熟、经验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协调起来,成为一个一贯的、不相矛盾的整体。社会因素或人际之间的因素对儿童个体的发展仅能产生一些间接的影响,社会因素通过创造认知冲突而发挥作用,从外部对儿童认知系统产生“干扰”,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引起不平衡状态,进而达到新的平衡。儿童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www.xing528.com)
Vygotsky将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两种心理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Vygotsky认为儿童出生以来就处在其周围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中,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符号的过程中,他的高级心理机能逐步从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Vygotsky将外部的社会文化现象视为认知发展的信息来源,将社会交往作为心理发展的重要介质。Vygotsky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和不断内化的结果。儿童的认知发展由外化而逐渐内化,由出生时的自然人逐渐变成社会人,成为一个符合社会文化要求的成员。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周围人们的帮助,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Vygotsky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社会文化、历史发展以及社会规律制约的结果,是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掌握了能对高级心理机能起中介作用的工具——语言符号的结果,是高级心理机能本身不断内化的结果。
三、学习、教育与发展
Piaget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经过同化、顺应最终达到新的平衡的结果,儿童的认知图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为他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儿童不可能有超出发展水平的学习,发展是学习的必要前提,发展先于学习。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而言,在理论上的启发性大于在方法上的实用性。Piaget之所以研究儿童的认知行为,其目的只是探究儿童在自然情境中对周围事物认知的心理过程。Piaget从未强调他的理论是教学理论,因此,他并没有考虑教育的手段与目的等问题。
Piaget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并以已有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儿童在年龄上的发展,又要考虑儿童学习知识的心理历程。教师创设或提供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既能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又不过分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
Vygotsky则认为学习是生理过程与社会交往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该概念说明了儿童在现有水平基础上,经过努力可以达到一种新的发展状态。Vygotsky指出:“好”的学习是先于发展的学习,先于发展的学习可以促进发展。
Vygotsky在阐述教学与发展的问题时,明确提出“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这样一个著名的命题。因此,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到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学设计通常要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和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社会和教育对发展起主导作用。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可以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充分体现了Vygotsky强调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同时更突出了同伴和成人对儿童发展的引导与帮助。
Piaget与Vygotsky作为同一时代的两位发展心理学家,尽管在研究取向、关注重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两位大师的理论是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关系,相反,他们从不同角度关注了同一问题,即儿童发展。两者都认为,儿童发展存在着彼此交织的两个方面(个体和社会),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整地理解发展。两种理论研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了辩证法,这一共性构成了两种理论的方法论基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通约决定了两种理论研究过程及具体观点的多处交叉与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