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流水:长白山森林采伐的黄金水道

北流水:长白山森林采伐的黄金水道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北流放木材的另一条黄金水道就是松花江,民间称为“北流水”,这是因为松花江从长白山天池发源,又浩浩荡荡地奔北而去,人们依据它的流向而起名。古老的松花江经由松嫩平原和东北平原,最后注入鄂霍克次海;南源到船厂350多公里,是从前著名的漂送木材的北流水。那些从长白山上伐下来的木材,通过北流水源源不断地漂流至此,然后造船。每当从北流水放排至此,都在船厂休息放松,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关于木把的故事。

北流水:长白山森林采伐的黄金水道

北流木材的另一条黄金水道就是松花江,民间称为“北流水”,这是因为松花江从长白山天池发源,又浩浩荡荡地奔北而去,人们依据它的流向而起名。古老的松花江经由松嫩平原和东北平原,最后注入鄂霍克次海;南源到船厂(今吉林市)350多公里,是从前著名的漂送木材的北流水。远古江两岸就生存着诸多的古民族,据考古挖掘发现,早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儿就生存着氏族社会的晚期智人,被称为西团山文化。这些古人类在松花江沿岸从事着采集、狩猎活动,在大自然的冷酷的环境中,与死亡搏斗,一辈辈地生存下来,其中便包括原始人对森林的采伐,对木材的加工、制作。但由于考古中山土的木制品较少,留下的物品不多。不过仅从安图宝马山一带出土的早期松花江一带原住人使用过的石斧来看,早期的松花江人已用它在对树木进行加工,制造出简单的木器来使用了。可见,那时已有了“木帮”。

木帮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指依靠森林而生存的集团和氏族。而真正形成木帮文化则是后来松花江木业造船业的发展。当我们注意到吉林省名时,人们才会了解到,吉林来自“吉林乌拉”。吉林乌拉,满语,是沿江靠川之谓;沿江就是指松花江,是指靠着松花江边的一个地方,这就是吉林;而吉林,从前叫“船厂”,是指在这儿放木造船。古林市的那巨大的市雕就是一个“木把”在摇棹放排,这把木帮文化生动地记载下来。北流水的历史,就是木帮将长白山里的木材通过松花江源源不断地漂流下来,送到吉林市造船,这才有了这个奇特的地名。

记载吉林为船厂的阿什哈达摩崖碑(1992年夏拍摄)

明永乐十八年(1420),朝廷为加强同北方诸多民族的管理与联系,派遣骠骑将军辽东都司指挥使刘清率军到今松花江畔的阿什哈达一带(今吉林市小丰满)造船。此后,在仁宗洪熙元年(1425)、宣宗宣德七年(1432)刘清又先后多次奉命来此造船。对于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女真人,明朝廷一方面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一方面也不断地对他们的首领进行赏赐。于是这儿的大船不断地驶向北方的奴儿干都司,送衣送粮。这不但使松花江成了重要的交通水道,也使吉林市成为明朝时东北重要的造船基地。至清代吉林市始终是古老而重要的船厂。康熙乾隆多次“东巡”,在吉林市的松花江边感慨万千。从前造船,主要是用木材。那些从长白山上伐下来的木材,通过北流水源源不断地漂流至此,然后造船。

古时的吉林市,称为“江城”。百里的江面上,一艘艘木制大船排列在江面上,十分的壮观。一有战事或活动,数百艘大船列队北上,进入松花江,并北上黑龙江流域,直达努尔干都司治所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姆贡河汇入黑龙江处对岸特林地区),进行巡视和运送物资。那浩瀚的江水,载浮着浩浩荡荡的船队,一路招摇,人声鼎沸,鼓乐喧天,旌旗漫卷……

康熙三十一年(1692),康熙东巡来到吉林市,他站在松花江边,作了一首《松花江放船歌》。诗中说:

松花江,江水清,

夜来雨过春涛生。

浪水叠锦绣縠明,

彩帆画鹢随风轻。

箫韶小奏中流鸣,

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www.xing528.com)

乘流直下蛟龙惊。

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锐精。

旌旄映水翻朱缨,

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

浩浩瀚瀚冲波行,

云霞万里开澄泓。

由于有了这样重要的历史,木材的漂流业十分发达,木把们也把吉林(船厂)当成自己的“家”了。每当从北流水放排至此,都在船厂休息放松,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关于木把的故事。

在吉林的松花江上,由于造船和放排每年都淹死不少的“木把”,因此北流水松花江有放河灯的习俗。放河灯主要是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有后人的木把要给故去的先人送河灯,以示纪念,并说是怕木把们的鬼魂上岸。这是一种矛盾,又纪念、又害怕他们。从前的河灯是用糠皮子做的,也有使用各种木板或硬彩花纸做成的。这儿的许多百姓和家庭的老人都会扎河灯,还有一条胡同叫“谭家胡同”,专门是做河灯的艺人街,许多人家买来,然后亲自送往江边沿岸,点燃后放在江水里。随着江水的流动,河灯一亮一亮地漂向远方。据说这是在提示死去的木把鬼魂,每人选择一盏,提着走上阳间来托生。因为东北的民间说淹死的人如果没有“替身”,便永世不能“托生”。

如今,松花江河灯已成为传统节日项目了,但它的起因都是来自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故去的木把们的祭祀和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