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光学材料在一定的光谱范围内,都毫无例外地具有线性(单光子)吸收的特点。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双(多)光子吸收情况,即对任意一种给定的物质材料而言,在适当的光谱范围内,一定具有或多或少的双(多)光子吸收能力。以双光子吸收为例,一般在紫外有强吸收的可见透明材料(如光学玻璃和有机玻璃),原则上可对可见(激)光产生双光子吸收;而在可见区有强吸收的光学材料(如块状半导体或染料溶液),可对近红外(激)光产生双光子吸收。在此情形下,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双(多)光子吸收能力的有无,而在于双(多)光子吸收能力的大小。
仍以双光子吸收为例,正如式(14-16)所描述的,在介质给定位置处的双光子吸收程度,与入射当地光强平方和介质的双光子吸收系数的乘积成正比。而介质的双光子吸收系数,又决定于吸收中心(分子)浓度和单个分子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的乘积。因此可以说,对给定的物质材料而言,其双光子吸收程度的大小,既决定于入射光强水平,又决定于其材料本身的双光子吸收系数(宏观参量)或者双光子吸收截面(微观参量)。理论计算和实验均表明,对大多数已知的光学介质而言,只有采用高单色光强(通常>106 W/cm2)的激光束,才有可能观测到明显双光子吸收。不言而喻,与双光子吸收(其为三阶非线性效应)相比,三光子吸收(其为五阶非线性效应)的有效产生,要求更高的入射激光光强水平(通常>107 W/cm2)。(www.xing528.com)
在激光出现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双光子激发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分辨非线性光谱学和频率上转换荧光发射等方面。其中,利用染料溶液双光子激发荧光发射方法测量脉冲激光时间宽度,是早期应用的著名实例。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对与激光防卫有关的光学限幅器件的需求,明显促进了各类具有高双光子吸收系数的新型光学材料的研发[5]。反过来,多种新型双(多)光子吸收材料的研制成功,又进一步促成了与双(多)光子激发有关的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其中包括以双(多)光子活化材料为基础的超高密度三维光学数据存储、超高精度三维微零件光学制作等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