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是二度创造的艺术,它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兼顾客观与主观两方面,两方面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所谓客观性首先是指钢琴演奏必须以作曲家的乐谱为蓝本和依据,忠实地表达音乐原作的初衷,符合作品的内在规定性。因为作品的体裁形式、风格范畴、思想内涵等内在规定性是客观的、不以演奏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二度创作正是以客观依据为前提的再创作,脱离了原著的客观依据,二度创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保证钢琴演奏的客观性必须认真研读与理解乐谱,严谨审慎地执行乐谱。乐谱是反映作曲家思想意图的直接记录,作曲家将创作的灵感与心血都凝聚在乐谱中,每一个音符、每一处表情符号、每一则注解都是不容忽视的。知易行难,尊重乐谱虽然看似容易,然而许多演奏者往往并不重视这一点,脱谱后没有经常温习乐谱的习惯,让乐谱里的许多细节成为遗漏的对象,这种读谱惰性是应当极力避免的。同时,正确地研读乐谱也需要对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范畴、思想内涵做出深入全面的了解,以帮助我们研究音乐中包含的虽然是难以确切地把握但无疑是存在的语义范畴。
客观性的另一层含义是从演奏者的角色抽离出来,用欣赏者的身份来聆听和感受音乐,用音乐听觉来适时调整自己的演奏,力求满足听众的审美期待与需求。许多钢琴演奏者常以闭眼弹奏、录音、录像等方式来感受评价自己的音乐表演,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出发,及时发现缺点与不足,能够促使自身对于钢琴演奏的声音塑造、技巧表现、表演效果等进行再认识。钢琴演奏从来不是孤立的活动,它是以某种特定的形式向观众传达信息,通过与观众的互动来实现演奏的美学价值。因此,钢琴演奏者呈现给观众的音响与体态语言,要符合观众的理解方式、理解水平与理解能力,观众便可以通过音乐感受发挥联想,与音响所代表的作品文化、思想精髓和演奏者的个人精神世界进行沟通。(www.xing528.com)
然而,钢琴演奏仅仅遵循客观规定是不够的,还必须与发挥演奏者的主观性相结合。首先,钢琴演奏不能没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和独特的个性,否则它将会成为千篇一律的机械性运动而失去艺术生命。许多作曲家都允许艺术家的表演不同于他原来的概念,也有许多优秀的演奏说明不尽相同的演奏显示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美。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拥有属于自己的生平经历、社会阅历,知识结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自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大脑,演奏者的主观意识总是会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自己的音乐表演,决定了演奏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苏联音乐家谢罗夫对此有深刻的领悟:“正确地理解音响语言的书写记号丝毫不等于是真正的表演,必须发展自己理解音乐语言的含意的艺术。”富于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演奏走向成熟的标志。杰出的演奏家总是把自己与作曲家融为一体,两者间形成微妙的平衡关系。因此,钢琴演奏要将对作品客体的严谨准确的再现与演奏主体的主观感受与理解结合起来,将欣赏者的客观角度与演奏者的主观意识结合起来,将作曲家、演奏者、欣赏者三者的思维理念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是客观性与主观性协调统一的核心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