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与自信心调控能力

钢琴演奏中的紧张心理与自信心调控能力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引起紧张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有观众在场。每个人的第一次公开演奏或者是比赛都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演奏中或多或少会出现错误,可能严重者还会出现演奏中断,这样的结果对一个意志力薄弱者来说会感到难以承受,自信心受到强烈的打击,此时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失调,因经受不起挫折而精神沮丧,之后的每次登台都会受第一次失败的影响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以至于摆脱不掉“紧张”的阴影。

紧张心理是钢琴表演艺术中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现象, 钢琴演奏是一门带有“冒险性”的表演艺术,演奏者出于对可能出现的失败的恐惧,在演出前和演出过程中出现紧张情绪是非常正常的。有经验的演奏家能自如地将这种紧张感化为适度的兴奋感。这种适度的兴奋感是演奏家所必需的。然而,十分有害的是却是经常遇见的过度紧张。甚至不少著名的钢琴家都难以摆脱这类过度的紧张。过度的紧张往往会造成在表演中出现失常现象,导致无法出色地完成演奏。

引起紧张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有观众在场。如一人在琴房独自练琴时就不会紧张,而在上课时便会有紧张感,这是因为有教师在现场进行教学指导。这时的“紧张”会有它的二重性,心理素质好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指导,虽然紧张,但又有着强烈的表演欲,还是能表现自如。而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则正好相反。登台演奏亦是如此,观众在场能否引起紧张或者引起紧张的程度因在场观众的特点及学生本身的特点而不同,一般来说,观众在场的人数越多越容易紧张;而面对专业教师与学生会比一般观众更加紧张。这是由于对环境的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而造成的。在小的环境、熟悉的环境的感觉和突然到一个大的、陌生的环境是很不同的,往往会由于对琴、手指触感、座位、房子大小差别引起的音响上、共鸣上和光线上等的不习惯,使心情不安定而影响演奏。

观众在场作为客观条件并不是影响弹奏者紧张的决定因素,这个决定因素来源于演奏者本身,主观原因便是技术的解决与技巧高超。所谓“艺高人胆大”所指就是这一因素,这五个字很准确地指出了钢琴弹奏技术与演奏的关系,那就是弹奏水平技术越高,人的演奏便会越“胆大”越出色。而在初级学习者中,决定心理紧张产生的不是弹奏技术的绝对水平,而是弹奏者对自己技术水平的估价及掌握程度,即相对水平。(www.xing528.com)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一个钢琴表演者来说,任何表演都是台上一次性的过程。带有不可重复性,也无法补救。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台下无数次的严格的练习,对技术要求和作品不能够熟练地掌握,就没有上台前的自信,紧张情绪便随之而来。如果一首曲子中个别段落的技术性要求很高,演奏者没有熟练地掌握,只能够勉强地应付下来,这就增加了演奏者的心理负担,而在演奏中弹到这些段落时,就会联想到平时练习的过程,造成神经的紧张,使肢体的各部分器官失去了演奏中的平衡状态。

演奏者登台前要有自信,这种自信心的获得不是短时间内促成的,需要在成长中锻炼,不断地增加演奏经验。一个人的性格、个性品质意志力等因素都影响着自信心的建立。性格内向的人不善于言谈和人沟通,缺乏在众人面前的表演欲望,上台前容易产生胆怯的心理,增加了心理的负担。性格外向的人虽然表现欲强,但是无法获得均匀的速度,因为天生容易急躁的情绪而难以维持演奏平衡的状态。每个人的第一次公开演奏或者是比赛都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演奏中或多或少会出现错误,可能严重者还会出现演奏中断,这样的结果对一个意志力薄弱者来说会感到难以承受,自信心受到强烈的打击,此时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失调,因经受不起挫折而精神沮丧,之后的每次登台都会受第一次失败的影响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以至于摆脱不掉“紧张”的阴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