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机体产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体温不断增高,机体热平衡机能紊乱的一种急症。环境温度过高,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是中暑的主要致病因素。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体弱、对热未适应等都易发生中暑。
一般来讲,在高气温、高气温合并高气湿、强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高温作业按气象条件的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指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温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的作业。如冶炼、铸造、玻璃制造等作业。
(2)高温、高湿作业:指气温、气湿高(相对湿度80%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30%称为低气湿),而辐射强度不大的作业。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如印染、造纸工业的液体加热和蒸煮作业。
建筑工人的安全需要引起关注
(3)夏季露天作业:夏季建筑、搬运、农田劳动等露天作业中,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辐射热。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虽较高温车间低,但其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又形成高温、热辐射的作业环境。
人在热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产生对热负荷的适应能力,称为热适应。人体热适应后,体温调节能力提高,由于出汗增多,蒸发散热增强,皮温下降,出汗机能的改善是热适应的重要表现。热适应者对热的耐受能力增强,这不仅可提高高温作业的劳动效率,也有效地防止中暑的发生。但人体热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如超出适应限度,则可引起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出现医学称为“中暑”的疾病。
中暑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弱。
(1)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热与获热超过散热,致使体内蓄热所致。初感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心跳加快,严重病例可出现昏迷。(www.xing528.com)
(2)日射病: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日光直接曝晒无防护的头部,致使颅内受热,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同热射病。
(3)热痉挛:因为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由于在高温环境中,身体大量出汗,丢失大量氯化钠,使血钠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4)热衰竭:也称为热晕厥或热虚脱。一般认为是由于热引起机体血管舒缩调节发生障碍,使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引起大脑供血不足所致。患者出现昏厥,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皮肤冷湿等。
上述分类是相对的,在临床上常难以区分。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常将中暑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先兆中暑: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全身疲乏、头晕、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休息后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
(2)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外,体温升高到38.5℃以上,可伴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征象,或出现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冷湿、血压下降、脉搏细快等。如及时离开高温环境,适当休息,解松衣服,给予含盐清凉饮料,服用解暑药物等,在数小时内可以恢复。
(3)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重症中暑应送院紧急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